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抗战胜利的关键.国际上,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得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开始对外侵略;国内,日本为强化法西斯统治并转移国内经济矛盾,开始将矛头指向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断努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上级组织,共产国际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他们吸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指导中共不断调整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政策,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指示中共在与国民党合作时要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浴血坚持》讲述了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被迫开始长征,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陈毅临危受命,协助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坚持就地抗击,掩护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任务,带领红军队伍在敌人异常残酷的清剿中,顽强拼搏,最后发展成一支坚强的抗日力量的故事。但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之初,两位主要领导人项英和陈毅对形势的估量和斗争的部署存在着严重的原则分歧。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省于都县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浅灰色蝴蝶花纹的绸缎被单,它记录了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妻子张亮与苏区普通农民谢招娣的一段革命友谊。项英夫妻住进井塘农家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苏区领导红军开展游击斗争的项英、陈毅,于1934年12月率领中共苏区中央分局转移到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当地党组织决定,项英和他的妻子张亮等人住在村民谢招娣家里。  相似文献   

4.
吕志贤 《黑河学刊》2006,(1):126-128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1月。1941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蒋介石集中兵力围歼在皖南的抗日新四军。上饶集中营的斗争是皖南事变后我党我军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继续。今年是皖南事变65周年,通过历史资料丛书《皖南事变,》写了此文,缅怀老专员赵天野同志。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并介绍了廖仲恺、邓演达分别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和总政治部主任的提名斗争过程,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重视廖仲恺、邓演达,把他们视作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是因为廖仲恺作为左派的中心,支持了1925年8月广州革命的兴起,邓演达作为大革命武汉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国共合作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迫于形势和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与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南方八省14支红军  相似文献   

7.
戴季陶主义是产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反动政治思想,它歪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妄图破坏国共合作。本文结合戴季陶的人生经历分析其"道统说"、"阶级调和说"以及反对国共合作的观点,并试图找出这些观点中的矛盾之处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简论1947年的黄金风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47年 2月的黄金风潮 ,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实行金融开放政策遭到的一次重大挫折。此次风潮在经济上造成物价暴涨 ,民怨沸腾 ;在政治上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致行政院长宋子文黯然下台 ;它标志着国民党战后以金融开放维持经济稳定政策的失败。此次风潮的爆发 ,是通货恶性膨胀、政治形势不稳、内战烽烟四起而导致的必然结果。金融开放政策实际成为国民党企图以经济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最后一次尝试 ,此后其经济政策更无章法 ,也更失去民心  相似文献   

9.
李苗  王凤环 《理论观察》2007,1(6):40-41
大革命失败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产,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受到成立以后从不曾遇到过的严峻考验.事实证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危险.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临危不乱,对革命前途作出科学的判断,将革命任务转移到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上来,革命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了农村.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在领导根据地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调文化教育工作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当代陕西》2006,(9):47-49
一部长征的历史,是一部险象环生的历史。 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恶劣自然环境的生死威胁,正确与错误路线的较量,团结与分裂的斗争……红军一次次陷入死亡的边缘,又一次次在绝境中重生。  相似文献   

11.
正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不但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骨干,发展了30多名中共党员,而且为新四军输送了大批枪支、弹药、棉布、药品等抗日物资,被称为"鄂北抗大"。借"合作"之名中共创办鄂北手纺所1939年春,经中共鄂西北区党委与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协商,决定以国民党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的名义合作创办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所长由杨显东担任。杨显东自1937年与董必武、周恩来等取得联系后,一直以社会职业为掩护在中共领导下工作。按中共鄂西北区党委的计划,鄂北手纺所的公开活动是培训学员、生产棉布、为国民党第五战区提供军需物资,但真正目的是为中共武  相似文献   

12.
"9·11"后东南亚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后东南亚各国虽因国情差异,在反恐问题上的具体政策上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还是采取了支持和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一致立场,在各方面表现出重视和加强反恐斗争的共同趋势。这几年东南亚反恐形势颇为严峻,东南亚也成了"9·11"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重灾区,恐怖活动成为影响东南亚各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毒瘤。东南亚各国在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和障碍,反恐仍是21世纪东南亚政治与安全事务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反恐合作将会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3.
正钳制和消耗敌人兵力,掩护和支持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和邻近苏区的斗争闽东革命根据地东濒东海,可扼守闽浙海上通道;西越笔架山、太宝山,与闽北革命根据地相连;北接浙江平阳、泰顺等县,同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通声气;南临福州,与闽中根据地南北呼应,构成对福州的钳形包围之势。1934年春,闽东苏区刚刚创建,闽东红军和各地苏维埃政权蓬勃发展,迫使国民党急调动兵力转向闽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压力。同年9月,闽浙两省国民党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团大刀会共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廖承志1936至1937年在延安新华社工作期间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以及为争取国民党左派柳亚子等人支持国共合作,所做的有益努力。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左派邓演达与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曾一度合作共事,为推动农民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农运思想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历史证明,毛泽东的农民运动思想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正确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党政机关及地方武装、地方工作人员奉命北撤。少数熟悉地形、民情,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干部坚持原地斗争。他们在国民党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干部依靠革命群众,分散隐蔽,建立起"红色堡垒户""红色堡垒村",开展反"清乡"、反"清剿",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战争之初,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参与了党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国内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奔走的同时,他也是中共中央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中共中央确定抗日外交方针和"加紧对外宣传,力争国际援助,实现对日制裁"的原则下,周恩来于1939年4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内部正式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后称南方局外事组),组长王炳南,副组长陈家康,  相似文献   

18.
1927年7月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赣南地下兵运正是在这个总方针指导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黑河率先掀起了抗日斗争。以有中共党员加入的马占山部为主力的抗日队伍先后迎战、发起了"江桥战役"、"胡家柈子场战役"等一系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行动,从而使黑河这个东北边陲重镇在抗日初期逐步形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萌芽地"、"抗日统一战线的初始地"、"红色抗日队伍的雏形地"、"东北抗日联军的摇篮地"。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国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合"运动.它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专门生产物资以供应军需民用的合作社生产运动."工合"运动也成为经济史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于这一历史问题,目前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有成果问世,但基本上还是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文章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抗日战争时期"工合"运动衰落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