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重庆》2015,(3):30
精准扶贫坚持瞄准贫困,全力落实贫困户搬迁政策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瞄准贫困人口搬迁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强化搬迁的"扶贫"宗旨和"精准"理念,防止"搬富不搬穷"、"搬近不搬远"问题。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搬迁安置根据搬迁户的客观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充分考虑深度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有地安置为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梯度安置,有闲置出来的农村二手房,搬迁户愿意的,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坚持瞄准贫困,全力落实贫困户搬迁政策 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瞄准贫困人口搬迁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强化搬迁的“扶贫”宗旨和“精准”理念,防止“搬富不搬穷”、“搬近不搬远”问题. 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搬迁安置 根据搬迁户的客观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充分考虑深度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有地安置为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梯度安置,有闲置出来的农村二手房,搬迁户愿意的,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实施后,我国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稳就业、能致富仍然需要后续帮扶。研究选取了秦巴山区 4 县 1 区的 3015 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对各指标进行归类,再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对其进行最后的权重排序,得出影响搬迁户后续就业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和就业信息因素。最后,从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就业方式、优化就业环境三个方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有效途径。青河县作为全疆五个率先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实地调查,找出了政策规定、搬迁计划和后续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行,应该在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以及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着手,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5.
移民安置地后续扶持是影响异地扶贫搬迁的重要因素。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数理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移民安置区公共产品供给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安置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方案、需求反馈机制、农户搬迁投入、资金投入的公开情况、公共产品供给丰富程度以及安置区选址等因素对农户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区建设》2008,(13):36-36
湖北省阳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2006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对贫困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并把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在国、省、县、乡道和通村公路旁边。截至目前,全县12个镇19个贫困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先后搬迁2066户8883人。整体扶贫搬迁,量依路而设,方便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加快其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个体特征因素对煤矿业一线员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关系,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提取5个个体特征因素,即员工认知能力、员工自我效能、员工思考能力、员工工作压力感、员工工作动机,并提出研究假设,借鉴成熟的量表,编制注意力安全问卷,最终建立安全注意力个体特征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5个个体特征因素均与一线员工安全注意力显著相关;员工工作动机、员工认知能力和员工工作压力感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茂名市对边远分散的老区村采取搬迁安置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年年扶贫不见效的问题。从1997年至2006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含省、市、县配套和搬迁户出资),先后对99个自然村1582户9232人进行整村搬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产生大量搬迁移民农户,识别被动式移民农户并准确估算搬迁前后收入分化的福利影响效应,对评估工程建设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例,根据212户原云龙水库区域农户搬迁前后收入情况的入户调查样本,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法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对移民农户收入分化的净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改变了移民农户原有的生活方式,会对移民农户搬迁后的收入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具有不同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移民农户在搬迁后会产生收入分化效应.当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移民农户搬迁后的收入水平越高;当移民农户选择搬迁至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搬迁后收入增加相对容易.据此,从鼓励居民外迁、加强技能培训、选择工业化水平高的迁移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易地搬迁解民忧,扶贫开发显真情。兴国县方太乡富美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紧临方太乡号镇,共安置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做好贫困户房屋易地搬迁这项工作,方太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解决了项目施工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着力完善了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一条龙,建设扶贫车间,抓好产业发展与转移就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搬迁户“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应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将互联网招聘作为一个整体,从源头发现求职者对互联网招聘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在采用科学规范方式展开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然后,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招聘态度的三个维度:互联网渠道态度,互联网测试态度和互联网面试态度。得出如下结论:互联网招聘态度与性别、学历、专业等个体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互联网招聘态度与个体期望薪酬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个体期望企业类型,期望工作地点等个体期望方面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今日重庆》2015,(3):8-9
2013年1月26日,市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对加快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步伐,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把握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加强搬迁安置的房屋建设和土地管理、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的意见。这也标志着,重庆启动了新一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13.
樊凡 《老区建设》2022,(17):50-57
易地搬迁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易地搬迁安置区作为搬迁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后方”和“主阵地”,让易地搬迁安置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站在共同富裕伟大征程的新起点,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河北省康保县的实际情况,找寻一条实现康保县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置区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月26日,市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对加快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步伐,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把握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加强搬迁安置的房屋建设和土地管理、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的意见.这也标志着,重庆启动了新一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15.
姜英汉 《老区建设》2012,(23):43-44
江西省都昌县是一个湖区农业大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不均,一部分群众 仍居住在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库区、血吸虫重灾区和生态保护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2008年都昌开始享受西部延伸县政策实施移民搬迁,五年来共搬迁26个自然村、712户、3337人,让他们彻底告别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向小康生活迈进打下基础.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转移工作. 一、居住地转移实现城镇化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不搬离恶劣的生存环境,就谈不上奔小康,因此,我们对仍生活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群众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实行微机管理,只要群众自愿,政府就会分期分批实施整体搬迁,将他们转移到条件优越的安全地带.在做好搬迁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安置工作,一是无土安置,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镇化;二是有土安置,无法安置到集镇的,必须安置到近路、近校、近医院的地方,同时要避开次生灾害发生,确保移民安居乐业;三是敬老院安置,把那些孤寡老人安置到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  相似文献   

16.
赖波平 《老区建设》2012,(13):52-53
修水县是江西省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较严重县份之一。从2011年7月起,修水县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共建立8个集中安置点,完成避灾移民安置337户1738人,比分配计划超23人。目前,移民全部搬迁入住,已有80%的搬迁户拆除旧房。通过避灾移民搬迁,使部分群众彻底摆脱了地质灾害的安全威胁,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17.
王生 《老区建设》2008,(15):42-43
移民扶贫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重要工作,扶贫效果也表现得最直接、最明显。移民扶贫工作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搬得出”是脱贫前提,是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基础单位实施整体搬迁,不能搬一部分留一部分,以降低扶贫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稳得住”是发展过程,是指通过有土安置、无土安置以及敬老院安置等方式,使搬迁户能够稳定下来。“富得起”是最终目的。通过有效的扶持,使移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社会质量理论,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质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社会质量具体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研究发现:这四个维度均对居民幸福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相比个体特征和地区经济因素,社会质量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地区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居民幸福感的同步增长。建议政府将提升社会质量作为增进居民幸福感水平的重要政策目标,具体可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方面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珠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服务类企业共257份问卷调查数据,对联盟伙伴个体因素、关系因素、合作后效应因素与联盟合作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伙伴个体因素、关系因素对联盟合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合作后效应因素对联盟合作意愿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选择高校作为联盟伙伴时要高度关注合作治理机制、平等关系、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认同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具有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向于负面的经济认同、失衡的制度认同和滞后的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要通过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撤村建居政策和教育政策,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夯实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基础,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