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杭州作为东方化名城,跻身于我国“七大古都”之列,在马可波罗笔下,曾经是“世界上最华美、最富于东方情调的城市”。古往今来,每一个西湖的过客仿佛都在追寻它的历史化渊源,而公元十二世纪的“南宋化”,则在杭州游览史上写下了最为耀眼的篇章,也曾经在人类史册占有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是浙江省政治、经济、化的中心,同时,作为世界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化名城,杭州风景优美,自然神秀,山水旖旎,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嘲其历史化内涵深厚,源远流长。杭州的这种城市特色为自身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与历史化资源,并进行了基本性质的定位。这就是:杭州城市性质是属于智力型化城市。杭州城市形象塑造应基于这种性质来进行内涵的界定和思路的展开。  相似文献   

3.
耕夫 《中国高新区》2010,(10):57-5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古都,西湖多藏胜迹。吴越名城,杭州久负盛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天城美丽而华贵,西子俏丽而多情。茶茗之都,名传龙井;丝绸之乡,誉载织锦。生活品质之城,敞开公开公平公正之胸襟,海纳百川;人文山水之都,打造宜居宜游宜业之滨江,共享福祉。正所谓:强市龙翔,名城凤起!绝代风华,尽在杭城!  相似文献   

4.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古城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化积淀,是杭州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借鉴其他古都名城之经验 相对于其他六大古部来说,杭州的古都化研究组织建立得晚了。七大古都有着各自的历史化与发展模式,但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存在不少共性之处,如城市的发展定位问题,城市规划与化遗产保护问题等等。近年来,南京依靠历史化着力打造古都与化品牌,申报世界遗产城市,力争建设成一个国际性历史化名城。四合院和胡同是北京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陈跃 《杭州研究》2003,(3):39-42
历史建筑是历史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保护杭州的历史建筑就是保护杭州的传统脉;历史建筑是现代建筑的基础,传承历史建筑的脉,是现代建筑获得永恒生命的必要前提。保护历史化遗产,尊重地域性、民族性化和强调城市脉的设计理念,应成为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们的历史使命。笔通过对杭州历史建筑特色的分析,并在总结杭州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建筑中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杭州的历史建筑风貌特色,谈一些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工作》2007,(1):I0001-I0001
经过60年的建设,呼和浩特市这座历史化名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赋有草原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建设,加快了现代化首府的建设步伐。“十五”期间是呼和浩特市历史上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建设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法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扮演着特有的角色,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往往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法治化水平。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对杭州建设全国经济强市、名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大都市,建设和谐社会、“法治杭州”、强市名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杭州的前身是钱塘县;杭州,始建置于公元589年,次年,建州城,约30平方里。唐末五代成为吴越国的首府。吴越国王十分重视对首府的城市建设:首先是扩大了城区,比隋时增广一倍多;其次重视对西湖的疏浚和景观的建设,新建了寺院与塔幢数百处之多,使西湖比唐代更加美丽;三是兴筑钱塘江“捍江石塘”,初步消除了潮患,保证了城市安全。经过一系列的措施,为杭州确立了“东南第一州”的地位,为今后杭州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革新 《杭州研究》2005,(3):47-49,56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华夏西湖三十六,唯有杭州著天下”。杭州旅游人流一方面是冲着杭州的西湖来的,另一方面也是冲着杭州的文化来的。山水与人文是旅游业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本文着重就发展文化旅游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膺 《杭州研究》2006,(1):63-66
整理和发掘洪氏化,对于浙江建设化大省、杭州建设化名城意义重大。宋明时期,杭州的印刷出版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发达。在杭州写作并出版的各种历史述和其他化、科学述在全国也属最多。自北宋开始,官方所修正吏以及国子监用书大部分在杭州印刷。活字印刷的发明毕昇也为南宋“杭州布衣”。中国最早的戏曲宋元杂剧形成于杭州,明清走向历史高峰,其中洪氏家族有特殊贡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洪家埭留有包括洪氏宗祠、洪园等许多洪氏家族的历史化遗迹,留下镇东穆坞则有洪钟墓。这些化遗迹,是杭州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十分重要的有机的内在化因素,具很高的历史价值。[编按]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区扩大区域后,已成为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市。如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使杭州较快成为国际知名城市,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杭州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国际知名名城”的目标,笔者认为捷径只有一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张尚松 《杭州研究》2004,(4):F003-F003
为实现《杭州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目标,积极研究杭州古都化,挖掘和展示杭州历史化名城内涵,大力发扬优秀传统化,提高群众的思想和化素质,“杭州古都化研究会”,日前在杭州宣告成立。参加会议的有省、市领导,大专院校教授、专家学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古化研究爱好100余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世界性大潮流。杭州市正在涌入这股潮流,向着建设富有特色的国际名城的方向前进。审视杭州的情况,既缺乏矿藏,又缺乏重工业基础,也无深水海港可凭借。且近旁有特大城市上海,分走大量人才,物资和市场;苏州、无锡、常州也是竞争的强手。走建设一般的大都市的道路困难很大。按国际大都市的发达水平,要求达到以下的硬指标:人均GDP8000美元以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60%以上;国际航线70条以上,人均道路面积13平方米以上;人均绿地20平方米以上;电话拥有率每百人拥有100部以上;劳动力化指数10年以上(义务教育高中毕业)……杭州与这些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短期内无法全面实现。即使按“国际旅游城市”的一些单项指标考察,也可望而不可及。如“接待国际游客每年人数相当于本市居民人口总数”,杭州现有人口372万,而每年国际游客人数仅40万,差距甚远。  相似文献   

15.
《今日重庆》2014,(1):23-25
重庆大都市区最核心的区域。要充分体现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集中展现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山水城市、智慧城市和现代大都市风貌,加强中央商务区和重大商务集聚区建设,使之成为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工作》2007,(1):34-36
经过60年的建设,呼和浩特市这座历史化名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跨人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赋有草原特色的现代大都市为目标,大手笔规划、大规模投入,加快了现代化首府的建设步伐。“十五”期间是呼和浩特历史上城市建设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同“九五”末的2000年相比,2005年年底,全市人口规模由106万发展到150万,城区面积由83平方公里发展到143平方公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蒋欣 《宁波经济》2023,(3):42-44
<正>文化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灵魂与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的精神根脉。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增加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宁波作为滨海名城,在全力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开局中,有责任也有能力乘势而上、积极推进文化建设,让城市文化为城市品牌赋能,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彰显港城文化魅力。宁波是现代国际港口城市,更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宋炳坚 《浙江经济》2006,(14):46-47
按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杭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江南城是杭州市的三个副中心之一,更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明确江南城萧山区块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江南城与杭州主城的对接和融合,对提升杭州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实现大都市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以“东方明珠”西湖取名的西湖区,是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名城杭州市的游览中心,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和省内众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集聚地。辖区9个乡镇,人口47万余人,面积316.5平方公里。辖区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高校荟萃,智力雄厚,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优越。著名的杭州西湖名胜区和国务院批准的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座落在辖区内;杭宁、杭徽、杭新三条国道线纵  相似文献   

20.
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以前是西湖边上著名的私人园林刘庄,现在是杭州西湖国宾馆。“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独厚,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这是诗人对刘庄的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