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可以说,物业服务企业要想成功跨越"鸿沟",仅仅依靠低成本的价格策略是难以持续的,能够承担跨越功能的载体唯有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商业模式。2013年10月,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第一次全面总结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并系统地阐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优秀企业凭借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胜人一筹的战略执行力,成功实现业  相似文献   

2.
<正>"相互关爱、携同发展、多方共赢、幸福福田"是我对福田物业新的梦想和期望。时光荏苒,一晃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走到了第三十个发展年头。在这30年里,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初创到规范  相似文献   

3.
<正>齐骥副部长在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要抓住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同时,齐骥副部长还对行业所面临的三项机遇做了详细的说明。厦门物业管理行业认真学习齐骥副部长的讲话后一致认为,要紧紧抓住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紧密结合厦门城市建设和行业实际,奋发进取,向更高更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不管是着眼于解决项目扩张、成本加大、提高效率、提升品质等现实问题,还是着眼于行业的未来发展,物业管理引进先进科技都已经或者必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物业人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无论是在2011年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周年庆典上,还是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年会上,"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来实  相似文献   

5.
<正>新书预告:先进的理论是行业发展的指导,技术的进步是行业前行的支撑。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向中国物业管理发展三十年献礼——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业管理》2011,(12):16-17
<正>《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的协办年会已经举办了十届,我是后面几届连续参加的,如今的协办年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知名的品牌。尽管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周年大会已经在深圳圆满落幕,但三十周年的余音还在,各地仍在开展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主题进行。回首物业管理行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物业管理行业的精神面貌、发展状况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物业管理》2011,(12):18-19
<正>张玉海总经理寄语物业管理改革发展的30年,演绎出无数精彩故事,创造出巨大的成绩。结合天津滨海高新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改革发展历程,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服务园区企业的物业管理单位,创建工业物业管理品牌是我们公司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如果说过去的十几年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初级阶段,那么今后十年应该是我们公司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创建品牌的新时代。在物业管理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是工业物业发展之路,成为工业物业管理的探索者已成为我们公司的管理目标和奋斗方向。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法律法规的健全,行业的发展,客户消费意识的增强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亦将面临更大的机遇。相信通过行业的共同努力,我们这个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8.
4月6日上午,2007年南京市物业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南京市2006年的物业管理工作,分析了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认清了物业管理行业在共建和共享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目标,通过了《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诚信自律公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的十五年时间里,我们不仅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体系,而且构建了一个覆盖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个层级的物业管理行政监管系统。在总结物业管理三十年的发展和成就之际,各级从事物业管理行政监管工作的同仁,有必要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抽身,重新研讨物业管理市场监管的依据和目标,分析梳理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监管的现状和问题,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地区和其他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并为今后优化和完善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监管体系探索新路。为推进业界深入开展此方面工作的交流和学习,本刊特别开辟"市场监管"栏目,欢迎各地、各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撰文,畅谈行业和市场监管的思路、措施和方法,交流和研讨各地工作经验,共同推动物业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才短缺客观上是市场的原因,但从主观上还是企业自身的原因,物业管理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人才培养与管理的瓶颈。针对目前物业管理行业普遍面临的人才短缺的问题,在中物协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物业管理长江论坛上,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柴勇、武汉市福星惠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咏梅和江西银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道茂就"如何改善行业人才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正>如同短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行业底线决定了物业管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题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创业到九十年代的创优,从新世纪与时俱进的创新到当下时不我待的创富,中国物业管理走过了高歌猛进的前三十年。谋划物业管理行业的未来,我们有必要暂时收拾急迫的心情,停止匆忙的脚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物业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业主们享受着我们提供的细微、贴心、舒适的专业服务,在安全、整洁、温馨的环境中生活。2011年正值中国物业管理发展30周年,三十年的风雨洗礼中,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从无到有,从举步维艰到逐渐成熟。而在物业管理行业摸爬滚打十八  相似文献   

13.
<正>物业管理费的价格变化速度不如其他商品价格变化速度快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在物业管理行业的资源配置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2013年10月28日,谢家谨会长代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北京发布《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物业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运作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报告同时也指出,物业管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包括价格失衡在内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引发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物业管理》2011,(9):70-71
<正>品牌评价以成熟的管理模式、独特的服务体系塑造了北方物业优质的品牌形象,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行业寄语三十个春秋,物业管理行业风华正茂;三十载耕耘,物业从业人硕果累累。物业管理改革发展的30年,是风雨与歌声交织的行业发展史,更是一条通往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值此物业管理改革发展30周年之际,北方物业开发有限公司衷心感谢行业协会、企业同行以及广大业主长期以来的指导、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度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理事会首次发布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精神——"诚信服务务实创新专业规范共治和谐",这既是对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三十多年核心价值观的凝结,也是北京万科物业二十五年的自我约束和不懈追求。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系万科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为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相继布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个省份的七个城市,迄今已接管"万科  相似文献   

16.
<正>将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甚至居民委员会纳入物业管理监管体系是深圳构建物业管理大监管体系的成功之举。经过30年高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外部环境和行业自身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只有进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无论是法制建设、产业规模、社会地位,还是商业模式、管理服务水平、行业价值均在实践过程中的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升。物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行业发展下一个三十年的起始,我将怀揣新的梦想,一直走下去。就像看着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我亲历了常州物业管理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对于常州的物业管理,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今年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改革发展三十周年,作为一名老物业人,看着常州物业人用智慧和汗水所铸造出的物业管理在常州已经遍地开花,我感到由衷的光荣和自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物业管理》2014,(10):34-35
<正>2011年11月22日,那天,全国物业管理同行的目光聚焦深圳。"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物业服务企业领导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业代表千余人欢聚一堂,共庆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三十华诞。当晚,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承办的"全国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年文艺汇演"在深圳东部华侨城景区圆满落幕。此次汇演参演人员大多为物业管理行业一线员工,不少文艺作品均为原创,歌曲、舞蹈、曲艺等种类繁多,节目精彩纷呈,剧场、灯光、音响、舞美均高端大气上档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各级领导、全国同行、演员和观众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作为文艺汇演的承办方,为此次活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文以一组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向纵深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逐渐由粗放到集约、由规范到创新。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人口红利的逐渐耗尽,劳动密集型的物业管理模式也随着人工成本的迅速提高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成为每一个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为此,全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对物业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笔者仅从下列六个方面发表拙见,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