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对于电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围电信业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电信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电信业跨越式发展;通过信息化,提高电信企业丰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促进通信业软件产业化;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把推进信息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电信运营企业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它不仅提供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平台,而且直接提供信息服务,对信息的开发、流通、应用等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倘若电信运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都做不好,又如何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呢?如今,电信运营企业正在从网络竞争走向服务竞争,从追求用户数量走向注重运营效益,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各电信运营企业势必要开源节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竞争的新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信息化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因此电信运营企业要做大做强,信息化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服务是为满足客户某种特殊需要而提供的活的劳动,它比单纯的产品销售市场附加值更高。尤其对电信运营企业来说,服务是无形的。顾客看不到服务,但是能看到服务的工具、设备、员工、资料、其它顾客以及提供服务的场所、传递服务的声音等,所有这些有形物都对顾客购买和使用电信产品有着直接影响,若将无形的服务用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传达企业和产品的内涵,就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欲望。电信运营企业客户服务现状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运行多年,但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垄断的环境中经营,电信运营企业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平台的电信企业采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通信》2004,(5):38-42
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早经过剥离改制上市的电信运营公司之一。1998年剥离重组,同年6月被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收购,成为一家拥有13个市级分公司和54个县级分公司、按照国际准则运营的现代通信企业。自1998年起,该公司各项业务和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收入年均增长率达32%,用户数由1998年的140万,迅速增涨2002年的940万,2003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和外资的逐步进入,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受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中国的电信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信业将逐渐由技术——资金密集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产业转型,电信业在注重产品经营的同时,将不得不采取更高级的经营形式——资本运营,以实现企业的脱胎换骨。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从而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一种经营方式,是与国外电信…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运营系统及软件(NGOSS)简介 下一代运营系统及软件(NCOSS)是由电信管理论坛(TMF)提出的一个技术中立的分布式系统结构.它充分体现了”业务流程驱动”的思想.通过流程建模致变业务流程,将各种业务功能组件组合起来完成一定的业务.使流程易于重组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电信运营商不断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这个引入管理方法的过程,被视为电信企业的“管理再造”,是以企业战略驱动的、系统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它包括组织结构调整、知识整理、流程再造、绩效考核改革和跨组织工作流管理等内容,并体现为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结构和管理文化之间相互支撑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8.
9.
“持续提升企业信息化整体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业务运营支撑的新跨越。”在信息化能力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之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紧抓IT不放松,力争把企业信息化锤炼成核心能力,并为全业务运营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运营商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不同企业面对信息化课题采取了各自的应对手段。部分新兴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选择了抓大放小的方略,即由企业的高层信息化部门主导制定IT战略以及业务技术规范,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则外包给集成厂商,IT人员只负责一般性的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然而对于志在开展全业务运营的综合电信运营商而言,要使企业信息化成为核心竞争力,就务必在统一的规范之下,于各个运营层面保持并加强信息化工作的自主创新,掌握主动权,确保IT系统具备深厚的技术业务底蕴,使企业运营于一个先进强大的支撑系统之上。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一期我们已经提到实现电信产品获利分析的关键是建立电信产品的成本模型.其中的难点是产品级的间接成本分摊。限于篇幅原因.在本中我们将简要介绍SAP公司的电信产品成本管理解决方案.对于其中的细节就不再进行深入的探讨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一期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电信产品成本模型的建立与成本核算的要点。在本中我们将简要介绍SAP公司的电信客户收入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通信行业体制改革进程中,形成了公司制电信运营企业,并由此衍生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层层授权与监督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了解决多层委托代理问题,激发各级经理人(即代理人或经营者,下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行为和公司的目标尽量保持一致,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电信运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业绩评价的思想和方式。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指标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在一个分权化的管理系统下,模拟所有权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使其采取和委托人一样的思维行事,像委托人一样承担企业的最终成败风险。以下笔者主要就电信运营企业构建基于EVA的业绩评价体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信增值业务、全业务以及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电信运营产业链的问题日渐突显,从上游的供应商至下游的用户构成的产业链上生存着规模不一、形形色色的企业,大企业在想办法增加产业链的控制权,或向上向下延伸自己的市场属地,小企业则在链条中寻找着生存空间,以求分得一杯羹。本专栏将以产业链为主题,本期介绍目前产业链角色分工;下期以服务提供商SP为对象,剖析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标志着中国正在向信息化国家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16.
缴费渠道是企业实现业务销售和收入回现的通道,在电信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缴费渠道价值运营是指在拓宽缴费渠道的同时,密切关注成本和效益,引导缴费渠道趋向低成本、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电信企业的缴费渠道和手段较为单一,以营业厅排队缴费为主;2000年前后,逐步采用银行转账、银行托代收等电子缴费方式;2008年前后,涌现出自助缴费终端、网上营业厅、电子代办、移动支付等更为灵活便捷的新渠道;如今,已形成了以电子渠道为主体、多种渠道并存的缴费渠道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最受人尊敬的企业评选再次揭晓了:平安保险、惠普、中兴通讯等企业高居其中。但我们还是遗憾地发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电信企业没有上榜。就最受人尊敬的企业的评价标准而言,像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企业在财务、经济指标方面,与那些上榜企业相差无几。但最受人尊敬的企业,首要的评价指标却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我们有理由怀疑:社会责任意识的差距是否是电信运营企业与最受人尊敬企业擦肩而过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息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整个过程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局部业务管理的自动化,主要集中在网管系统和计费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业务的丰富以及用户的增长.信息化建设进入了第二阶段.运营企业的需求从局部业务管理的自动化演变到整个企业运营管理的自动化,于是出现了客 相似文献
19.
自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在商业领域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大量实践证明,创新是促进公司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创新的公司比同类企业发展更迅速,且能创造更多利润。然而,随着企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众多创新型企业发现过去十分奏效的完全以企业内部创新带动的企业价值增长似乎不再像原来那么"有效"了,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创新模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将其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便是企业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用到的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之一,通过运用标杆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寻找自己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与问题,确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标杆管理也成为我国各大电信运营公司实现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公司梦想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