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晓明 《当代通信》2005,(24):56-58
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企业转型和网络融合(FMC),它使原本经渭分明的移动与固网的界限正在被一步步地“模糊化”,二者在多个层面的融合趋势已势不可挡。基于融合的思路来看未来的网络,无线接入技术多样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无线接入网作为承载业务,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是体现运营商的用户覆盖率和企业竞争力主要指标的关键之一,与核心网趋于融合的趋势不同,接入网层面将有众多技术百花齐放。如英国的“蓝色电话”采用DECT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对移动和固网进行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2.
汪建 《中国电信业》2006,(10):21-23
今天,无线技术领域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创新无线技术不断涌现并快速步入商用,无线应用市场异常活跃,无线技术自身也在快速演进中不断革新。随着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实现社会信息化的熏要手段。无线技术的兴盛已经成为21世纪信息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而未来人类生活方式也将因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在“无线+宽带”的网络发展趋势下,各种无线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具体的应用场合展开激烈的竞争。其相互间的竞争,一方面促进了各种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驱使各种技术去寻找最佳的市场定位,并且开始通过技术融合,网络融合的方式,满足市场对于无缝通信、融合通信的需求。从多元竞争走向多元融合,成为无线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明会 《当代通信》2003,(16):25-27
一、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 移动通信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 两个领域,他们直接影响了亿万人的 生活,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移动通信使人们可以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与任何人进行通信,摆脱了百年 来有线电缆对人的束缚;Internet互 联网使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获得多种 多样的信息,满足了人们对除话音之 外的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正是这种发展变化,推动着通信业朝着IP化、宽 带化、无线化三大趋势发展。无线局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传统的电信网实现了人与人的沟通,从而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那么,互联网的普及则实现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从而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空间。21世纪初,在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一种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直接沟通的全新网络架构——U网络正日渐清晰,并快步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国外网络融合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之前建立的各种电信网络或其他网络,都基本上是为单一目的而建立的。由于其各有各的应用环境和优缺点,无法以现有的某种网络代替所有的单独网络功能.所以在各种各样的网络上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单就电信产业内部的电信网络来说,也不是在一种融合思路下建设的网络,实际上也是由一张张功能不同,建设顺序不同的网络构成的松散网络,这种复杂的建网模式越来越不合时宜。目前看来,发展新一代融合的网络已经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6.
未来管理将促进物联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一提到物联网,许多人很容易将它跟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联系起来,对于物联网是什么,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大多数人的概念是模糊的。物联网和互联网一样,不仅是一种网络技术,还是一种现象,将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7,(9):62-62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它的主要核心部件是一个电子标签,直径不足2毫米,数据量可高达2的96次方以  相似文献   

8.
《邮电经济》2009,(1):25-25
今年上海市文明办组织的全市37个行业的行风评比中,用户反映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差、通信不畅被列为用户最不满意的十大行风问题的第三名。一向在行风建设评比中名列前茅的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评比名次也因此下滑。在此之前,上海市政协主办的《联合时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该报记者的专题采访,以政协周边地区为例,反映本市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差、手机通信不畅、中断甚至根本无法接通。  相似文献   

9.
《当代通信》2005,(14):60-61
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中国通信市场网络的融合,特别是网络边缘部分的融合正成为电信发展的大趋势。从话音和数据的融合(包括承载的融合到边缘设备的融合)到有线和无线的融合(包括核心网和边缘的融合到管理计费认证的融合乃至不同无线制式技术和标准的融合),从传送网和各种业务网的融合(包括控制融合GMPLS和设备融合MPLS)到最终实现三网的融合将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产品提供商,在产品的技术和业务上为未来网络融合打好基础的平台和业务接口的预留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7):61-62
未来网络一两个网络世界的最佳组合,是业务的融合和接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魏梓栋 《当代通信》2005,(17):53-54
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目前独立的业务应用逐步融合带来一个新契机,给增值业务的发展增加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融合已成为有关行业的热门话题,并受到高度的关注。诸如:业务融合、桌面融合、网络融合及窗口和应用融合等各式各样的融合。本文重点描述网络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网融合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的网络和网络中的不同层面的技术逐步呈现出融合的趋势。网络的融合趋势是多方位的,包括业务的融合,终端的融合,接入的融合,承载的融合、传输的融合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融合和不同网络层面的融合等等多种形式。在当前网络的融合中,争论较多的还是不同网络之间的融合和不同网络层面的融合,而这两种融合现在又主要体现为三网融合和电信网络中的传输层和承载层的融合。本主要针对三网融合的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邮电企业管理》2006,(8):56-56
6月30日.韩国第一个商用WiBro网络正式开始运营,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商用的WiMax网络。WiBro被称为“韩国版移动WiMAX”,是一种针对大容量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利用新型的网络技术.在时速60公里的移动条件中.达到1Mbps速率传输的高速无线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15.
激烈的竞争、有限的频谱资源、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等限制了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宽带。一方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向着更高速率、更高频谱利用率的LTE网络升级;另一方面,随着—IEE—E802.11.a/b/g/n技术的进展和推广应用,特别是802.11n网络已能够达到300M理论速度,相对于3G甚至LTE,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此外,相对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简称蜂窝网),无线局域网(WLAN)的建网成本低,且对于现有网络架构影响非常小。WiFi正在成为智能终端设备的标准配置。为有效缓解流量压力并降低经营成本,全球知名运营商都将WLAN作为自己发展移动宽带的战略选择之一,并开始进行规模部署,从而推动二者走向广泛、深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陈自力  林鸿 《当代通信》2006,13(9):77-79
固定与移动融合(FMO)是指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其目标就是同样的业务可以由各种接入网获得,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而享受相同的服务。FMO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络的物理融合,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订阅的业务与接入点和终端无关,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融合已逐渐成为通信的主要趋势,FMO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技术是基于IEEE802.20标准的一种为用户提供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率数据传输类业务的新兴技术。在本文中,笔者将具体阐述MBWA的发展概况和802.20标准的制定过程,并对该技术和标准的主要特性及优势作出详尽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提出MBWA技术及802.20标准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该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胆预测,指出未来的无线网络构架是现行的多种无线技术的融合,融合后的网络可以充分满足各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赵晓明 《当代通信》2006,13(8):31-33
网络融合的概念和技术是当今大家议论的热门话题。网络融合大致可分两个层面:一是通信领域中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即业界提出的FMG概念,第二才是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最具代表性的如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这也是信息网络融合的最终目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和宽带通信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个亿,宽带用户已超5300万。在互联网和宽带通信网上的业务,视频会议、电子商务、互动游戏、视频点播等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互联网和宽带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电视(IPTV),IPTV是互联网业务和传统电视业务融合产生的新业务,它的兴起将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推动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引子:互联网的历史及发展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协议(IP)作为通信方式的网络。任何通信网络,不论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电话网或电视网),一旦使用IP,就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并可以和其它使用IP的网络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10,(6):76-76
在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应用测试市场前景如何?思博伦通信亚太区总裁张京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融合是大势所趋,应用融合、业务融合和技术融合将给用户带来更丰富和便捷的应用。思博伦作为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将积极和运营商以及网络设备提供商合作,提供先进的测试技术和平台,强调结合真实环境的测试,给用户提供良好的QoE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