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3月,某县运管所就当事人徐某未取得从业资格即驾驶营运车辆一案作出处罚决定。因路途较远,办案人员电话通知徐某的妻子转告其丈夫到运管所接受处罚。徐某未去运管所也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此后,该运管所申请本县法院强制执行。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黑车”是指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车辆。现在,许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为获得“黑车”非法经营的有效线索,实行有奖举报,提高了查处“黑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但是,一些“黑车”车主为了逃避处罚,面对执法人员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违法事实,甚至作出与举报人或证人截然相反的陈述。因此,如何及时取得合法、有效、真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严厉打击“黑车”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有效举措,执法人员应当依法调查取证,全面搜集相关违规证据,确保“黑车”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准确、程序合法,将“黑车”案件办成铁案,营造惩治“黑车”的社会氛围,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但存2013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时,笔者发现个别基层运管机构对“黑车”行政处罚存在适用法律依据错误或者行政处罚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以及擅自改变法定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等现象,如在处罚出租客运类“黑车”时,  相似文献   

4.
在执勤执法中,民警时常会遇到一些违章当事人,以“处罚不公”为由拒收《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但有碍公务,也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月1日起,公安部颁布的《交通违章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开始施行。根据《程序规定》,交通违章当事人不能拒绝签收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这是因为:一、当事人拒收《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不影响处罚决定书的送达。《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拒绝接受处罚决定书或者罚款收据的,在处罚决定书或者罚款收据上注明情况,视为送达。”可见,当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路运输》2010,(11):32-32
我们在路查中发现,个别驾驶员在营运途中的违规行为不能被当场处理,某县运管执法人员暂扣了车辆道路运输证及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但没有开具暂扣凭证,而是使用证据保存清单,请问使用证据保存清单作为暂扣凭证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路运输》2006,(1):39-39
我们在查处使用伪造从业资格证行为时,经常碰到当事人当场拒不接受处理,而事后又难以执行的情况。请问能否以证据登记保存的形式暂扣该营运车辆?对于上述违规行为,能否用《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请编辑部答复为盼。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运输》2005,(1):38-38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我是一名道路运政执法人员。前一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两名运政执法人员在打击“黑车”时穿着便装,每人4元搭乘一辆小轿车,在行至半路时对当事人处罚。事后当事人起诉。请问,我们运政执法人员能否穿便装执法?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2004年8月,一辆福建籍旅游大客车使用省际旅游线路标志牌经营福建至湖北罗田班线客运,被罗田运管所稽查人员查获。经过周密的调查取证,认定其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福建至罗田旅客运输。依照《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稽查人员向其下达处罚额为3万元的行政处罚通知书,当场开具证据保存清单,将该车保存。依照《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9.
非法营运出租车的“堵”与“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营运出租车俗称“黑车”,即是指没有道路(包括公路与城市道路)营运手续,非法从事运营活动的车辆。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居民出行的交通需求剧增,“黑车”应运而生。对于“黑车”的治理政府近来一直采用的是疏堵结合的指导思想,力争建立打击“黑车”的长效机制。2006年5月,建设部,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门下达了《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一、《公安交通管理当场处罚决定书》和《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尺寸分别为80毫米×110毫米和80毫米×120毫米(不含右侧加长附页);印制每份一式两联,采用复写形式,下联交当事人,上联存档。 二、处罚和采取行政强制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条款及违章代码印制在《公安交通管理当场处罚决定书》和《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右侧加长的附页上,并在相应的□内打 。 三、姓名、单位或住址、时间、地点均应填写。当事人驾驶机动车且有驾驶证的,填写驾驶证号和车辆类型、车牌号码项。当事人无证驾驶机动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个别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受部分地区“钓鱼执法”事件影响。对通过暗访方式打击“黑车”投鼠忌器,致使“黑车”等非法经营行为在城市特定部位有所反弹,有的“黑车”经营者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坑蒙拐骗,甚至形成汇集揽客、运输、结算等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隐性非法经营链条,合法经营者和乘客投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为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保护出租汽车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治理“黑车”时,应当根据有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治理措施,依法采取暗访方式,全面提取非法经营证据,重拳打击“黑车”。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非法营运车辆(以下或简称“黑车”)营运始终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黑车”猖獗、屡禁不止,既有供求关系不平衡方面的原因,也有对非法营运认定难、打击不到位等行政执法方面的原因。认定非法营运行为是打击“黑车”的行政执法基础,只有做到正确认定,才能保障有效打击,保护合法运输经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运管所在打击黑车过程中,实施“五公布”作法,即公布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名单,公布其违法事实,公布处罚依据,公布处理结果,公布《说情登记》,达到了预期效果,解决了以往执法难、执行难的问题。二个多月来,共暂扣车辆31辆,罚款15万元,有效地打击了黑车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运输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4.
某日晚21时许,民警在执勤时,发现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有超载嫌疑,便对该车进行登记检查。当被民警告知要进行处罚时,驾驶人王某理直气壮地说当天已被处罚过了,“不信,我给你看罚单!”看到民警怀疑的眼神,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车主陈某连忙向民警出示了一张处罚决定书。细心的民警发现处罚决定书上方被处罚人一栏与下方被处罚人签名两处笔迹...  相似文献   

15.
日前,湖南省慈利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牵头组织交警大队、教育局、安监局、交通局、农机局等职能部门,针对幼儿园雇用成本低廉的“黑车”及手续不全的“病车”这一交通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治理,并采取“五绑定”的举措形成管理新格局,根治这一顽症。“绑定”接送车辆。交警大队和教育局对全县50多所幼儿园的接送车辆逐个摸底排查,对不规范的车辆一一下达整改通知,责成限期补全手续或退出接送市场。整顿期间,共下达整改通知35份,查扣不规范的接送车辆近20辆。全县所有幼儿园“绑定”的接送车辆,报交通管理部 接送车辆与幼儿园、幼儿园与幼儿家长…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9日,山东省威海市的王女士到车管所办理车辆年审业务,工作人员通过查询系统发现王女士的私家车存在1条违法记录,于是便给她开具了处罚决定书。当王女士欲到附近银行缴纳罚款时,车管所的工作人员提醒她,如果有银联卡可以通过设在车管所业务大厅的“交通违法行为智能处罚系统”终端“刷卡”缴纳罚款。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仅用了1分钟,王女士便成功缴纳罚款,回到车管窗口继续办理车辆年度审验业务。  相似文献   

17.
在运政执法中,不少执法人员将询问笔录作为案件证据列人证据登记保存清单,由被取证人签字后交付被取证人。其理由是询问笔录是案件的证据,当然应该登记保存。笔者就此谈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余涛 《交通财会》2006,(10):76-76
交通征稽行政执法主要存在以下情况:一、交通征稽执法依据层次不高。二、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执法行为不规范。一是程序不到位。具体表现在:1.未经过调查取证、做好询问笔录就下达行政处罚文书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2.未下达交通违法行为通知书就直接下达交通行政处罚决定书。3.在行政执法中未告知当事人应享有的申辩权和听证权。二是文书填制、送达不规范。1.字迹潦草、辨认不清。2.对车辆转卖未过户的实际车主未注明。3.执法依据适用错误。4.当事人拒不签收文书时图简单一走了之。三是执法随意性大。1.执法文书下达的征费…  相似文献   

19.
“黑车”是指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而从事道路客货经营性运输,或违反经营种类、项目、营运路线的车辆。近年来,黑车活动十分猖獗。在一些中小城市、乡镇,黑车甚至明目张胆地拉客。而有些人贪图小便宜。喜欢坐黑车,无形中又助长了黑车的泛滥。那么,黑车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运输》2012,(7):33-33
我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运管所的运政员,在贯彻学习《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时,我发现大多数条款使用“行政相对人”这个称谓,如第九条,制作笔录后,要将笔录交行政相对人阅读,要求行政相对人核对笔录,并清楚地告知行政相对人应当在笔录上签署的具体内容。有个别条款使用“当事人”,如第十七条,当场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交付当事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