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l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双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这一精辟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描绘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指明了对外开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冯雷 《财贸经济》2008,(2):19-21
1.构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隋况新问题,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促进对外经济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促进对外经济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财经界(学术)》2008,(8):85-8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以“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12个关键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含义深刻,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孙玉德 《北方经贸》2000,(2):187-188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日益加深、加速,我国无法回避,在历史上中国被强制性纳入全球化进程,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主动、全面地参与了这一进程.这场深刻的牵动全球的大变革,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实际上,2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开放的带动.国内体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对外开放拉动结果.改革与开放之间形成了一种进退联动的关系.在世纪之交,中国的对外开放面对着全新的剧烈变动的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孤立无援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接全球,再到经济体量迅速扩张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伟大飞跃。中国从始而终倡导贸易开放,但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世界主要经济体各自谋求符合自身利益的体系架构,全球化面临结构拆解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的对外开放难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要求,这既是当前共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命题,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开放的焦点问题之一。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应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既要正视全球化受阻和国际经贸格局重构的挑战,又要完成向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抓好经济对外开放,显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生产、贸易、资本流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加深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际税收合作的论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实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税收合作的价值,并基于我国目前的形势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税收合作的新要求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开放水平,树立大国税收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建设和发展开放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必须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加强服务业开放,扩大进口,推进双向开放、努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全面全方位振兴等。坚定不移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是我们的不变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保护主义盛行、民粹主义觉醒、反全球化的声音日渐凸显,如何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在纷乱的世界形势中更好地利用全球化为自身谋福利,这些问题都对中国的对外开放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满足这些新的要求、应对新的挑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所长沈玉良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商务部和上海市共建项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联合专题研究中的子项目"我国服务业领域进一步开放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该项目是商务部与上海市共建"全球贸易和投资咨询中心"以来的第一个大型咨询项目,旨在为我国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决策支持。参与该项目研究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研究团队的分管领导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校长孙海鸣教授、副校长叶兴国教授担任,科研处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地域和领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到新的阶段,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促和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总起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这是基本的一面,也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解决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由目前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和政府主导型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  相似文献   

17.
周文 《财贸经济》2022,43(2):161-16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总方针,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阶段、新时代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开放发展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增加,各国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不可避免的增加,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呢?根据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我国必须主劝开放,而不能被动开放.因而必须明确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目标,制定适当的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战略,以确保我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正在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中,对外开放已步入新阶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开放的现实模式与既定思维,以新开放观探索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在更高意义上提高对外开放效益,实现以开放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入世”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准备,是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强有力的措施,是我国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用新思维对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