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所谓出租汽车挂靠经营,就是社会上个人购置的车辆挂靠到公司经营。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挂靠经营方式弊多利少。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挂靠经营个体车与挂靠公司是合作关系。公司既没有车辆产权,又没有对司机的人事管理权。车主经常不服从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运输》2009,(10):43-43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近日,我单位查获一辆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经营性运输的长安微型面包车,当时车上载有7名乘客。经执法人员调查,该车车主确有取酬目的,并且与乘客口头协议好到达目的地后每人支付给车主7元车费。该车主行为已经构成非法营运,但是执法人员在进一步调查中又发现,该车所载7名乘客都是当地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客车挂靠经营的基本特性 客车挂靠经营是全同道路客运市场经营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客车挂靠经营是指客运企业出租客运班线经营权,由车主自行出资购车经营,并收取管理费的方式。挂靠经营具有以下特征:在车辆产权关系上,挂靠车辆的全部或部分产权属于挂靠车主所有,但车辆有关证照登记仍为运输企业;在客运线路经营权所有关系上,挂靠车辆的客运线路经营权大多为运输企业所有;在司乘人员与运输企业的劳动关系上,企业没有依照《劳动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司乘人员不享受《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运输》2009,(9):42-42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我们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于未取得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面包车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并责令改正。于是,许多面包车车主纷纷要求办理道路运输经营相关许可手续。我们能否为面包车办理载货运输经营许可手续?请予以答复为盼!  相似文献   

5.
清理整顿道路客运车辆挂靠经营,首要的工作是明晰车辆产权,使营运车辆全部归为企业所有,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担当起市场风险责任。  相似文献   

6.
闭某是一家运输车队的业主,黄某经闭某同意将其自有的车辆挂靠在闭某的车队里,双方签订了一份挂靠协议。一天,黄某驾车与对向行驶的一辆人力三轮车相撞,三轮车车主受重伤。事故发生后,交警认定黄某应负全部责任。后来,三轮车车主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运输车队、黄某赔偿其相关的经济损失。经法院调解,闭某代黄某垫付了4万元赔偿款,但黄某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偿还这笔款项。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运输》2008,(3):49-49
一辆危险品运输车主车没有道路运输证而挂车却有,我们有两种处理意见:一种认为该车能出示挂车的道路运输证,就能证明该车主车一定也有道路运输证,挂车的道路运输证就是证明主车也取得了道路运输证的有效凭证,因此应按未随车携带主车道路运输证来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车和挂车是货运车辆的组成部分,既然主车和挂车分别办理了道路运输证,是按法规分别受理许可的,就应该在运输过程中同时出示主车证和挂车证,若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道路运输证都应按无效(残缺)的道路运输证来处理。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公司化经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所有车辆应当由公司出资购买,列入公司固定资产,产权属于公司所有;2.司乘人员应是企业依照《劳动法》管理的正式职工;3.车辆应当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并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和安全管理责任;4.不以承包、租赁、合作、联营等任何方式转让或变相转让经营权,严禁任何形式的承包经营和挂靠经营。  相似文献   

9.
目前,客车挂靠经营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挂靠在乡镇街道单位。由个体客运户自购客车,申请获得客运线路经营权,与乡镇或街道单位协商后挂靠其名下,以其名义经营,这是客运市场放开后依靠社会力量发展客运的一种形式。二是挂靠在国有运输企业。有些国企将车辆产权出售给职工,职工以国有运输企业名义继续从事客运,也有一部分是社会人员自购客车挂靠在国有运输企业,缴纳定额管理费或线路使用费。三是挂靠在一些无客运经营资质的车行、公司,车主向挂靠企业缴纳挂靠管理费。以甘肃武威市为例,全市三县一区共有营运客车858辆、经营业户682户、营运线路883条,车辆产权全部为经营者个人所有。其中挂靠在市、县(市)运输公司经营的车辆有335辆,经营运输公司的客运线路79条,每辆客车每月向运输公司缴纳管理费200元—400元不等;挂靠在乡镇或街道单位的车辆有411辆,多数经营市内或县(区)内短途客运线路,共占用营运线路137条,挂靠单位基本上没有向车主收取费用;挂靠在市县(内)车行等企业的车辆112辆,占用客运线路110条,每辆客车每月向挂靠企业缴纳管理费30元—150元不等。除乡镇街道挂靠单位对挂靠客车不收费不管理外,其他挂靠企业均重收费轻管理,甚至只收费不管理。这些车辆大多“单打一”经营,对市场缺乏风险意识,既无力承担重大交通事故的损失,又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春的一天,在青岛通往山东安丘的公路上,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金龙牌中型客车不慎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车辆严重毁损。由于车辆已不能继续营运,车主便在事故发生几天后,向其挂靠的公司递交了歇业申请,并一同交回了线路牌和《营运证》。三个月后,车主开着修复的车辆来到公司要求复业,公司却突然提出要其交纳停业期间的交通规费和挂靠费。公司的要求让车主毫无准备,虽经力争,但公司依然主张不变,车主只好做了让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道路运输》2007,(11):45-45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我是一名一线稽查人员,在稽查时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辆货车2007年以前是甲的车,并办理了道路运输证,2007年1月该车被卖给了乙,行驶证的车主名由甲变成了乙,但道路运输证还是用甲的证。请问该车是否属于未经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公路客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个人单车承包经营;由于个人承包解决不了过度拼设备问题,于是出现第二阶段的个人租赁经营,相当于融资租赁,在租赁到期后。车辆产权归个人所有;随着运输市场的放开,为弥补单位资金和运力不足问题,出现了第三阶段的个体挂靠经营,即个人出设备、  相似文献   

13.
该由谁赔     
2008年4月24日,贵州人杨某自购一辆斯太尔型自卸货车,来到了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工地运营,因电站建设部门不允许个人车辆在施工区营业,杨某找到水电武警某部外协单位霍邱县金皖机械施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皖公司)法人代表协商,将自己的车挂靠在该公司名下经营。双方口头约定:可以挂靠经营,但发生事故由杨某自行负责,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14.
道路运输企业挂靠经营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挂靠经营是道路运输企业继“车辆产权转让经营”、“单车股份合作、产权转让(租赁)经营”等经营模式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也是目前大部分道路运输企业普遍使用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运输》2009,(2):41-41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近日,我们运管所的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辆持有临时行驶牌照的商品发送车(货车),车上驮载4辆另一型号的小型农用商品车。两种商品车由不同厂家生产,但同属某一货运公司委托发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道路客运企业为了更好地参与客运市场竞争,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原因和企业运行制度设计缺陷等因素影响,当前道路客运企业名下的客车大都是挂靠车和承包车。道路客运企业与经营业主(挂靠、承包车主)的关系仅靠一纸合同的约束,对其名下车辆驾驶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驾驶员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大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管辖1200多辆客运出租汽车,是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出租车企业。公司权衡出租车“买断”经营、租赁、挂靠等经营模式的利弊之后,认为公司化经营是出租车行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体制机制、合理调节企业与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分配、维护长治久安及创建文明行业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运输》2006,(10):41-41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现有襄汾的经营者的几辆客运班车,按照审批的线路应从临汾发车,到达新绛。由于他们家住襄汾。每晚停运后车主会将车开回家,早上为了按点在临汾发乍,提前从襄汾县发往临汾运送旅客。请问,此种从住地拉客后再到许可的运输线路上经营的行为,是否合法?期盼答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运输》2006,(3):42-42
2005年10月,我们在运输业务办理时,有一运输业户把车卖给了外地(挂车已销户),车主的道路运输证随同给了买主,现原车主要求办理道路运输证。我们在研究对该车如何办理时,出现了四种意见:①让该车主找到买主,取回主车道路运输证。②若确实找不到买主,同意按丢失证件办理。③不同意单独给主车办理,因为主车不能单独投入运输市场参加营运。④等该车主买了挂车后,同主车一起办理。以上意见哪个更为妥当,请编辑部答复为盼。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共有汽车租赁公司219家,员工341人,租赁汽车1687辆。安徽汽车租赁业尽管尚处在生长发育期,但发展势头迅猛。租赁企业主要分布在合肥及长江两岸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公司自有车辆较少,主要是私家车挂靠经营及部分客运公司、汽车销售公司兼营车辆租赁。车型主要是桑塔纳、捷达、红旗、风云、东方之子、丰田佳美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