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批准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集团母公司及其汇总纳税的成员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的汇总纳税办法。据此,集团母公司年终在成员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合并计算年度应纳所得税,在合并会计报表上填列合并缴纳的所得税。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及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即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予以调整。在采用应付税款法下,按照当期计算的秘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因而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以不考虑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但是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当母公司或子公司发生内部交易时,其所产生的内部收益对于整个集团而言并未实现,但内部交易中受益方已将其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组成部分计提出了所得税,并反映在各自的会计报表之中。一般而言,这种整个集团公司未实现的内部收益导致了其会计利润少于应纳税所得额,应视为一种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可在未来从所得中予以扣除。显然,当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频繁或金额较大(如集团内部未实现的总收益达到整个集团总利润的10%及以上)可能导致内部未实现收益金额较大时,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考虑所得税问题了。为此,笔建议设置“合并递延税款”会计科目,从而与“所得税”和“递延税款”科目区别开来,更明晰清楚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3.
申山宏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2,7(3):51-54
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大量涌现,投资业务会计核算和所得税处理的复杂性,许多人感到无所适从。本文根据投资业务的分类,结合所得税处理作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中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分别介绍了国内,国外和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处理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国外在此问题值得借鉴的地方,并对我国在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规定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我国一直采用权益结合法对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会计处理方法变革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并商誉一直是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国内、国外和国际会计准则合并商誉处理、介绍和比较,使大学对合并商誉有更多、更明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合理性评价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斌才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6,11(4):42-44
本文从政策及实务两个层面,分析了股权投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会计处理及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并对不同核算方法下的股权投资业务的秘得税处理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另外,许多国家的所得税法也都有对公司发生的经营亏损可以延续抵减盈利年度利润的规定,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经济发展,即所谓的经营亏损的前溯和后转。 相似文献
9.
李志伟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4):88-89
通过对国家税务总局新近颁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和财政部2001年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债务重组中所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债务重组损失和收益的确认等方面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凋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即不涉及“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的调整。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是否要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政策变更是否形成时间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红安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5(3):62-64
处理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有购买法和合股法两种。本文在论述两种会计方法基本特征的基本上,对两种方法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制定企业并购的会计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合并价差,可以看出合并价差与合并商誉、股权投资差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我国上市公司关于合并价差的披露极不规范,因此有必要根据合并价差的内容规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改进合并价差披露不规范和杜绝利用合并价差操纵利润的行为,最终使其退出现行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以下简称《准则》)、《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都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大部分会计人员还不是很清楚。笔就其中的两个问题发表粗浅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94年以前,会计法规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所计算的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也基本相等。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出现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不相等,为此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作了以下规定:①企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②所得税作为一项费用,在利润表中净利润前扣除; 相似文献
15.
林崴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2):25-26
所得税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所得税的计算、记录、交纳和跨期摊配。跨期摊配问题的实质是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时间性差异所造成的纳税影响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核算所得税时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税收法规对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等项目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一种专门处理方法。具体地讲,所得税确认主要包括确认计税项目和计税时间,所得税计量主要涉及税率的选择。由于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时间以及税率选择的不同,在实务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企业在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时,就产生了未来可抵减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对于这一差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发生的当期无需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所得税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本文探讨了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在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应享有的子公司所有权益之差在合并价差中反映。随着母公司对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反映在合并报表上的合并价差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