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县级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探讨王晓博一、县级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目的意义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是八十年代以来,继我国农业资源普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后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县一级作为国家、省、市各宏观经济的基本单元,具...  相似文献   

2.
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既定目标,经统一规划和科学安排,对未利用、利用不充分或不合理的农业资源,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扶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定量估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全国面板数据模型和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六大区域的地区模型,并重点关注了云贵川、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的情况。结果显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的产出弹性在省份间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产出弹性较大。因此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适当向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倾斜,以提高财政资金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风光。山东临沂,作为革命老区,闻名遐迩。作为后发崛起的代表,以"大城市""大市场"为标志形成了"临沂模式"。与经济大市、商贸强市、文化名市和宜居城市比较,临沂既是农业大市,又是品牌农业强市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近些年来,临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年总产稳定在425万吨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到574万亩,认证的"三品一标"产品1737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从1988年以来,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明确了开发的区域,确定了投资的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1988年为东北平...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的农业开发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和时段性差异。由于各地自然禀赋、民族、传统生产方式以及其在秦汉政府战略地位之差异,因此,秦汉政权在不同地区农业开发的战略意义、方式、力度以及效益也有所不同,导致了秦汉农业开发形成了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从时间维度的视角审视,秦汉400余年间的区域农业开发在各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其开发之目的,大致呈现出政治、军事色彩逐渐减轻,而经济、文化意味渐趋浓郁的变化态势;其开发之重点区域,呈现出由西北而东南的转移;开发之主体,则表现为渐次下移的特点。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时空差异,是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气候环境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被誉为山东"小延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  相似文献   

8.
一、以市场经济新观念指导农业区域综合开发过去,农业综合开发向市场机制转换不快的关键问题,是由于受传统的产品经济观念制约:一是自给自足的观念。二是产品数量观念。三是计划分配观念。四是单一化生产观念。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如何寻找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突破口?根据十六大有关“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精神,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当前关键的是要大力扶持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当前农业面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唐山市自完成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阶段性任务后,按照不同农业区域选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实验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全市农业结构综合开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入开展实验区工作的4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灌区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近年来,灌区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针对塔里木灌区的农业环境现状,提出了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速优势资源转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作物布局,充分高效利用水资源,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维持灌区生态平衡,树立广大群众的资源价值观,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等促进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科技和农村社会等四个方面),结合南方丘陵山区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农业相关方面的专家,构建了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诊断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文章以江西省莲花县为实证,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模型和发展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潜能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处于良性增长的态势,2000—201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10.25%;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综合指数0.78。[结论]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影响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农村社会,它对总体目标贡献了66.48%的障碍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贫困率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是对改革运行效果及模式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改革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绩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对衡量改革绩效与目标的一致性、探寻改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杭锦旗位于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是西北地区渠灌典型代表,作为改革80个试点县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杭锦旗为例,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水价改革绩效评估。[结果]2014年杭锦旗农业水价改革的绩效评价为0.416,2015年改革的评估结果为0.620,增加了1个等级。[结论]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其中,经济绩效最为明显,节水绩效和社会绩效继之,生态绩效最小,但考虑到观察年限较短,政策的滞后性等原因,需要继续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组织生产、生活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区域范围,矿产型农村居民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为了使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山西省北部的小破堡村为例,分析了矿产型农村居民点的主要特点,指出了矿产型农村居民点存在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矿产开采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以及打工人员造成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产型农村居民点具体的整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 ,论述了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山区经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并就如何促进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山区综合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分析了以武川试区为代表的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的基本条件和特点。评价了10多年来该区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方面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情况。提出了适应该区环境保护和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刀菜的生态农业技术综合体系方案。为同类旱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牧民致富小康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安徽省经济欠发达的皖西北地区,阜阳市周边及其各县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但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采用当今国际上常用的SWOT分析法重点对阜阳市乡村生态旅游进行分析,研究皖西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因素,并提出开发对策,为皖西北农业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健康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土地开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文章分析了该省土地利用的特点,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也是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手段不断被加以推广。新疆地区地域广阔,南北疆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因此不同区域农地流转条件和效果不同。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新疆的农地流转情况分为四大类型,统计分析农地规模,以探讨农地流转后是否能产生规模效益和农地流转的风险为主,运用DEA模型和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新疆地区农地流转的规模效益与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玛纳斯县为代表的北疆棉区棉农在农地转入后,农地总面积增加、户均每块地面积也增大,这表明农地流转使得植棉规模扩大并且产生规模效益,南疆则存在一定流转风险,主要分3类:生计风险、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因此应分区分类指导流转。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产业,西部地区的基本条件决定了只有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才能解决我国西部农业深层次矛盾。认真研究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中西部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将位于我国西部的贵州省作为研究省份,选择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农区县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文章首先梳理了我国西部农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背景并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西部农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现状,发现了目前我国西部农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我国西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并探索出了适合我国西部农业的3类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路径——不完全合同制、间接合同制和农工商垂直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