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有进行进出口贸易的32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2~2009年,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不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第二,在将进出口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出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进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在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出口扩大工资差距,进口没有影响。第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资本品净进口国,资本品进口引致资本积累并通过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是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相对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实证检验了资本品进口与中国熟练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及其对中国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在中国长期存在,资本品进口促进了中国的资本积累,并通过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提高了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然而,劳动力的相对数量效应和相对效率效应对中国不断扩大的相对工资差距的解释力不强。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地区间经济交往程度进一步加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贸易双方社会进步。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不仅影响了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加剧了贫富分化,影响了社会秩序稳定,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针对相对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认知,也丰富了研究内容,为我国解决相应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全面系统分析了进口竞争对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显著变化,进口竞争能够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扩大,而中间品进口竞争则会缩小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同时,本文还发现,出口增加将促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会对我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差距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使用关税作为进口贸易额的工具变量,有效控制了进口贸易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了进口贸易额与工资之间的内生性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显著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虽然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大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是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正向影响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大。  相似文献   

6.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本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关系,根据中国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工资水平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且二者还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其市场潜力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较小,而在内陆地区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商》2015,(19)
当前工资差距是我国一个重点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与工资差距扩大两者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本文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进出口贸易影响服务业工资差距的理论、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的H-O理论和S-S理论,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的不断深入,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将逐渐缩小 目前,国外学者高度关注对外贸易对国内收入差距、工资差距的影响,并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同时这一课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机构高度关注的焦点在国际主流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开放贸易导致性别工资差距扩大以及开放贸易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缩小就中国国情而言,研究对外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8年外资或外资控股的服务业企业为样本,借鉴Feenstra和Hanson(1999)采用的估计高技能员工相对需求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行业和地区考察中国服务进口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对全国、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全行业、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服务进口的增加都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此外,企业利润、员工受教育水平等企业特征与工资差距存在正向关系,而企业中高级职称员工占比的提高会缩小工资差距。因此,从缩小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出发,应注重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而非对高学历的一味追求。  相似文献   

10.
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拉大,这使传统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框架的适用性受到质疑,学者们开始由研究传统理论的假设条件转向研究对象的微观化。综合阐述了贸易自由化与性别工资差距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其作简要评价,提出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应注重拓展理论研究视角、改进研究方法和扩展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进口贸易与美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试图证明进口较出口更能够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并从生产要素的质量、进口带动出口、物价水平与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艾素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8(10):114-119
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处理发展中成员方经济发展问题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世贸组织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现有规范却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考虑,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其经济发展。多哈部长宣言授权成员方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考虑发展问题,但是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尚未达成共识。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与谈判,争取保留授权条款,同时在24条中引入特殊和差别待遇。作为交换条件,发展中国家可以接受就南南型区域贸易协定向世贸组织进行通知并由其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4.
自乌拉圭回合以来,全球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逐步加深。然而在这一共同背景下,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绩效出现显著差异。除了扩大农业贸易开放这一因素外,由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制度、经济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国际竞争力高低等非贸易因素对农业绩效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和FAO等国际机构发布的多国统计资料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力由生产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所决定,扩大贸易开放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方向主要取决于贸易格局的变化,而提高本国的竞争力和全球化水平有利于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外贸结构的非均衡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均衡是一种经济常态,外贸结构也普遍地表现出非均衡的特征。比较优势的分工原则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低级要素优势得以发挥的同时也搭建了发展中国家弱性非均衡的外贸结构,而后发优势取向为发展中国家走向强势非均衡的外贸结构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演进路径。未来我国的外贸结构演进要超越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sales of .U.S. multinational firms' affiliates to alternative destinations, including sales to other affiliate firms in a host country and a source country markets as well as sales to other non-affiliate persons in each market. Sample host countries are drawn from developing economies where U.S. multinational firms had affiliate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1983–1998.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 that affiliates of multinational firms manipulate sales to minimize international taxation. This is supported by the finding that foreign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ffect sales between affiliate firms favorably, unlike its impacts on sales of affiliates to non-affiliate persons in both a host country and source country markets. Considering all markets together, economic volatility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have minimal impacts on sales of affiliates to other affiliate firms compared to their impacts on sales to non-affiliate persons. The results also confirm that host countries' economic policy reforms and membership in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ies facilitate sales of affiliates to other affiliate firms.  相似文献   

17.
中间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间产品贸易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解释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一方面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间接地分享国际先进的R&D资本;另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学习和模仿的机会。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技术学习的技能偏向性,中间产品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this study, MERCOSUR's past exports to the EU under the protectionist environment of the period between 1988 and 1996 are examined and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termine MERCOSUR's exports' growth potential in a liberalized EU market. A sectoral study is considered indispensable since tariff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vary strongly among sector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on MERCOSUR's exports is examined in 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A simulation study based on a quit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U trade barriers is performed for the Argentinean cas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EU trade lib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5国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在出口总量和结构上,考察了中国与东盟5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的相似程度与竞争关系,其次通过价格比较,证明了各国出口同一产品的竞争关系存在,并且分析了各国出口价格竞争优势与出口增长的联系,最后,提出了改善竞争关系与加强合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