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吉来 《财会月刊》2005,(11):27-28
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必要的审计步骤,是检验和巩固内部审计成果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审计项目程序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在分析后续审计不够健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日前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及《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两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正式建立。 《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  相似文献   

3.
《现代审计》2008,(5):37-37
近日,宜宾市内部审计协会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四川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有关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及后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对申请取得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了任职资格培训,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东审计》2003,(8):9-9
各市审计局、内审协会,省直和中央驻鲁有关部门、单位:现将中国内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实施办法)和《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对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是加强内审队伍建设的两项重要制度,对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和审计工作水平,推动内部审计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中国内审协会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贯彻两个办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审计事业与审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审计制度恢复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和改革的概况,同时也概括阐述了我国审计人员学历教育和后续教育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日前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及《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两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正式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是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应具备的任职资格证明,除符合规定条件人员可直接申报发给资格证书外,其他人员须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发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统一印制的证书。对已取得省(行业)级内部审计(师)协(学)会颁发的内部审计资格证书,在符合有关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  相似文献   

7.
强化内部审计的后续审计工作,是当前内部审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以引起审计部门的重视。一、内部审计必须重视后续审计工作目前内部审计的后续审计并没有受到重视,大部分被审计单位甚至不知道有后续审计程序,有的审计人员也不太清楚后续审计的内容。据笔者所知,一些单位开展了十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但后续审计还没有正式开展。由于此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审计结论和决定没有完全得到执行,某单位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8.
2003年4月,中国内审协会印发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内部审计的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审计、舞弊的预防及检查与报告、审计报告、后续教育、内部审计督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等10个具体  相似文献   

9.
工程全过程审计人员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目前工程审计人员现有素质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综合分析能力欠佳,现代审计手段掌握不够、审计方式落后,工程审计专业人员年龄老化、数量相对不足,审计理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其原因是传统内部审计文化环境制约、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市场不健全、审计资源配置使用不当、岗位培训及后续教育滞后。提高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人员素质的对策是改革现行工程审计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工程审计的领导,合理配置使用全过程审计资源,建立工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现代工程审计方式方法,加强工程审计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客观性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都不会将审计风险控制到零的程度。内部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项目过程中,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也同样存在以上阶段。新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准则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审计,以督促、帮助管理人员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处理,这使内部审计在空间和时间上大为扩展,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人员与民间审计人员一样,在审计活动中可以采取各种程序收集证据,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某些审计阶段会更多使用询问这一获取信息的程序,特别是在最具有内部审计特色的后续审计阶段,很多时候的后续审计现场工作阶段就主要采用询问这一程序,询问程序通常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你所感兴趣的诸多信息,能够获得现场的快速反馈,而且通过与提供信息者的现场交流与观察,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对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做出基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谢华 《审计月刊》2009,(8):12-13
要发挥政府审计的的监督职能必须要提高政府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有赖于审计组织自身的建设。即政府审计需要有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和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因素。根据政府审计的行业特征,可借鉴CPA行业监管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审计人员的准入和后续教育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责任界定机制和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政府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后续审计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所认识 ,后续审计对实现内部审计目的和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一、概念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的时间 ,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者对审计报告所载明的审计问题是否已采取了适当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结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后续审计既不同于后期审计 ,又不同于期后审计 ,它是内部审计师用以确认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针对审计报告的审计结果而采取的行动是否及时和有效的一个工作过程。它是先前审计的再监督。这种结果也包括由注册…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8日至28日期间,自治区内部审计协会举办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和经济责任审计两期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班,来自各内审机构200多人参加了培训。主要学习了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审计工作准则等。自治区审计厅厅长朱登云,副厅长、自治区内审协会会长周贤荣分别在培训班上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内部审计五大流程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审计五大流程包括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和成果运用。审计方法不仅仅是取证方法,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审计人员与被审人员都有各自的心态表现,审计人员应及时掌握被审人员的心态,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恰当运用审计方法,以便能做好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育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概念(一)教育内部审计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教育内部审计是保障教育系统经济建设健康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随着《审计法》的修改,以及国家审计署和教育部一系列文件下发以及两办按《规定》的公布,原教育部17号令关于教育审  相似文献   

17.
教育内部审计对于加强教育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内部审计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审计观念落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保证教育内部审计的公平公正,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宝庆 《会计之友》2008,(19):19-22
内部审计五大流程包括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和成果运用.审计方法不仅仅是取证方法,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审计人员与被审人员都有各自的心态表现,审计人员应及时掌握被审人员的心态,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恰当运用审计方法,以便能做好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成都市内部审计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位一体”战略,注重部门单位资金规范管理,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坚持内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加强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5759项,查出损失浪费金额2113.78万元。增加效益22707.40万元,提出审计建议意见2432条,移送司法机关经济案件4件,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常艳 《商贸与会计》2001,(12):33-33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的时间,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问题及建议是否已采取了适当措施而采取的审计。是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服务于监督之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