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坊 《中外管理》2004,(8):96-97
很多经理人在离开一个企业后,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像祥林嫂那样,四处唠叨、抱怨,仿佛前任老板就是那只下雪后出来的狼,全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品种怪异,基因突变,长着动物的屁股,误人害己耽误事。圣人孔子说:“每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老经理人”,我真诚的建议犯有此种病的经理人,如果不能“三省吾身”,至  相似文献   

2.
如何拥有一套高明的管理手段,是企业老板经常苦恼的事情,而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管理理念”,对于当今企业决策者来说,可谓是管理企业的法宝。《论语》第十三章子路篇中。孔子的朋友仲弓要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跑来问孔子:“你是一位智者,你说我这个地方行政长官该怎么当啊?”孔子说:“我告诉你九个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相似文献   

3.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4.
发愤忘食     
《论语·述而》中记载着孔子的一个典故: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何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系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因担任过叶县尹,被人尊称为叶公。他曾向孔子的学生——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回答说:他这个人哪,发愤起来会忘记吃饭,高兴起来会忘记忧愁,  相似文献   

5.
学着去观察     
孔子周游列国被盟陈蔡,没有吃的。某天,他的弟子颜回搞到一些米,回来为大家煮粥。突然,他发现有一块脏东西掉进锅里去了,连忙用汤勺捞起来.颜回想这粥饭来之不易啊,于是一口将它吃下。恰巧此时孔子路过厨房,佯装没看见。当天上课,孔子说“同学们啊.耳听为虚。服见为实,我亲眼看到颜回偷吃米粥,这件事怎么说?”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2010,(2):92-92
孔子有一个侄儿叫孔蔑,还有一个学生叫宓子贱,两个人同时在鲁国做县令。一天孔子路过孔蔑之处,见面后问道:“自从你做官以后,有何收获?有何损失?”孔蔑说:“自我做官后,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种损失:一是公事缠身,学过的知识没时间温习,因而学习难以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企业之道,就是盈利之道,就是赚钱之道。所以,企业到底怎么赚钱,很值得讨论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一家企业当营销副总的朋友告诉我,他真受不了企业老板,去年还是五千万的任务,今年就要定一个亿,还没等我们去争辩,就要求我跟他签订目标任务书,可明明知道是完不成的,但只要我还在这里干,没办法,他说多少就多少,说了也没用,最后只好按照老板说的办了,也不知道今年这任务是怎么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智者不惑     
孔子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这里,“知”通“智”,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德的人不会感到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者的组合。《中庸》则进一步明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第二十章),  相似文献   

10.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由于发布标准像初稿引发的争议,这次发布格外引人注目。23日举行的孔子标准像新闻发布会上,孔子像的主创人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胡希佳说:“我们重点从形象定位和精神气质等方面作了修改完善,更注重体现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内涵,表现他的博大儒雅。”  相似文献   

11.
孔子有一个侄儿叫孔蔑,还有—个学生叫宓子贱,两个人同时在鲁国做县令。一天孔子路过孔蔑之处,见面后问道:自从你做官以后,有何收获?有何损失?孔蔑说:自我做官后,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种损失:一是公事缠身,学过的知识没时间温习,因而学习难以融会贯通;二是俸禄太少,稀粥尚不足以接济亲戚,亲戚们因而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企业的培训工作中,往往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现象。高层认为;“钱没少花、精力没少投入,是中间管理层没做好”;中层主管则说:“不明白现在的员工到底想要什么”;而一线员工则埋怨:“上面情况不明,瞎给我们吃药”。结果。用心良苦的培训换来大多数人的不满。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09,(21):76-76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平日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孔子甚为赏识,认为他将来会成大器。但不久,孔子几次发现他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没说什么。渐渐地孔子发现了他恶习难改,仍在白天睡觉,故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叹息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责备他还有什么用呢?”又说:“以前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如今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声音+讨论     
“20多年来,我一直没有跟史蒂夫说过活。尽管他也一直没跟我说话,而且我希望他永远别说,但我仍然对他极其钦佩。”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心目中,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管招聘和人事档案等杂事。后来,设立了人力资源部,有了HR总监,招聘了一批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上来就大谈战略,说是要成为公司发展的战略伙伴。左一个战略,右一个战略。大家还没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又开始大谈特谈企业文化,说人力资源部是公司文化的倡导者和代言人。到后来,又说要做公司的HR咨询顾问。再后来,又说要当基层经理的管理助理。  相似文献   

16.
谁说五谷道场没有文化 真的不知道五谷道场今天的结局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又问了几个文人,一样也说不出来。不就是想说王中旺没文化吗?可能他本人没读过北大,没读过清华,但未必就没文化。如果王中旺赢了,一定会拼命标榜自己有文化,反之输了就是没有文化。秦全耀见过王中旺,如果非让我评论他有没有文化,咱就一句话,比有文化的没文化,比没文化的又有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听得越来越多的一句话就是“生意难做”,“生意难做”固然是经商者最不愿碰到的,何况这“生意难做”说不定只是一种较体面的说法,说得明白点,可能就是几乎没生意可做。  相似文献   

18.
张瑜 《企业文化》2003,(3):72-73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古至今,诚实和信用都是一个人人品的最核心部分。人品如何,决定其做人的水准如何。那么,在商言商,推及以赢利为目标的经营企业,是否也应该有人品呢?答案不言而喻。企业如人,企业的人品就是它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的优劣决定着一个企业的业绩、声誉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家企业当营销副总的朋友告诉我,他真受不了企业老板,去年还是五千万的任务,今年就要定一个亿,还没等我们去争辩,就要求我跟他签订目标任务书,可明明知道是完不成的,但只要我还在这里干,没办法,他说多少就多少,说了也没用,最后只好按照老板说的办了,也不知道今年这任务是怎么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来了,我说太好了!一个好学生最盼什么?考试!“总也不考试,总也不出难题,别人怎么能知道我是好学生?”金融危机来了,这是件好事!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很多企业根本没机会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