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农村务农劳动力断代正逐渐凸显。“80后”农村人口绝大多数不会种地、不愿种地,中学毕业就外出务工,没有农业生产基本经验,对土地缺乏感情,人称“嫩脚杆”。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产业。作为中介服务于房地产业的价格评估业,在我国也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行业。  相似文献   

3.
渴望进城     
与十几年、二十年前南下广东打工的父辈相比,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镰刀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不用背负生活的重担,可以潇洒走他乡;他们听着MP4,聊着手机QQ,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是典型的80后和90后。因为沿着父辈的足迹赴南粤闯荡,他们也被称作第二代外来工。  相似文献   

4.
抽地锅     
彭艺林 《乡镇论坛》2011,(24):41-41
东北民间有一种奇特的习俗.俗名“抽地锅”,就是大家凑在地上的一个“土坑”旁去“抽烟”。那往往是一些打鱼的、种地的、赶车跑外的人们,有些时候跑累了,于是就说:“咱们抽地锅吧。”  相似文献   

5.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理想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苗卫芳回乡后,其父苗风山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苗卫芳的梦想就是"创作文学"。他之所以在取得研究生学历后选择回乡务农,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偏大,客观上就业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想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  相似文献   

6.
赵磊  刘刚 《新远见》2011,(6):29-39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古老又现实的问题.也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个民族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宗教因素相互交织并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二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以来,由于民族矛盾和族群纠纷而引起的种族骚乱、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中国服装产业已进入“后配额时代”。没有人怀疑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竞争无处不在,但机会也无处不在。因为,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和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性探讨白志刚实际上,从产业概念的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产业。自从人类社会商品经济一产生,文化经济就开始出现了。那些最古老的卖唱、卖艺和私塾教育等都是文化产业的萌芽,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从事的就是文化产业,只不过那时...  相似文献   

9.
徐欢 《人力资源》2006,(21):42-44
近来,人才浪费问题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特别对一些大学毕业后收垃圾、当保姆、下乡种地等现象,舆论界褒贬不一。本刊记者就此类问题,采访了人才问题研究专家余仲华先生。  相似文献   

10.
李宁希望自己的品牌保有年轻化,但是其在表达方向、传播品牌的一些具体战术执行方面却出现了错误,包括像“90后”这种提法让大家产生一个误解,以为李宁放弃了“70后”、“80”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