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金蜕变     
基金终于在2003年出现了战略性转折。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增长达到20.27%,在运作满一年的69只股票型基金中,只有3只基金净值增长率未能超过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其中,有5只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超过了20%,博时价值增长净值增长率更是高达34.35%,列全部基金之首。  相似文献   

2.
常听基民朋友在一起交流心得:有人觉得自己倒霉,大盘跌了2%,自己的基金净值却缩水4%;大盘涨了2%,净值升幅却是1%。有人说自己很走运,股指上扬3%,基金净值能涨5%;股市下挫2%,净值只降1%。为何会有这种差别?关键在于找出判断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基金净值由2元涨到4元,是否比由1元涨到2元困难?《新老基金,谁的净值增长快?》(见本刊2007年第4期)从理论层面证明,高低净值基金或新老基金,净值增长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别。但近期不少新基金净值增长迅速,如兴业趋势投资,中邮核心优选等,均业绩骄人,很多朋友心头未免再次犯疑。于是笔者抽空做了一次实证探讨,也给朋友们看看,或可拨云见日,让真理浮出水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哀鸿遍野,合资基金业绩却全面飘红。 只处于参股地位的外资金融机构能点石成金?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伟萌心情不错。合资公司运行仅一年,就已经成为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黑马。不但旗下3只基金全部实现正回报,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7.33%,而其中湘财合丰成长基金以超过16%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和17.06%的全年回报率,位于基金净值同报率排行榜榜首。  相似文献   

5.
叶波 《工业会计》2008,(4):56-57
在2007年主动型股票基金收益排行榜中,前10名华夏基金占3席,前20名华夏基金占4席。在股票型、偏股型及平衡型3大主力基金类型中,排名第一的全部为华夏旗下基金。华夏基金的长跑能力也很不俗,基金兴华截~2007年底已取得1085%的回报率。华夏基金的创新能力也为业内称道,国内首只优化指数基金、首只纯债券基金、首只ETF基金、首只封转开基金、唯一的亚债基金均产自华夏。 华夏基金在风险控制上亦表现卓越:2007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实现了主动、积极调仓。在2007年四季度上证指数下跌5.24%的背景下,华夏旗下的偏股型基金整体净值增长0.44%,是7家净值上涨的公司之一。 本刊记者特邀请请华夏基金市场推广部总经理周林林,为读者详解“华夏之道”  相似文献   

6.
DEA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相对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基金的期初单位净值、单位费用和标准差三个指标作为输入,单位净值增长率作为输出,通过DEA计算出24支封闭式基金从2001年到2006年的最优投入和产出.进一步用BP神经网络来拟合最优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通过加入各年宏观经济变量,使得训练出的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对最优户出的预测.文中预测出2007年的各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并与前35周的实际运营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预测中单位净值增长率高的基金,实际运营中相对效率也较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叶波 《工业会计》2007,(3):30-32
近期,围绕应该买集中持股的基金还是应该买分散投资的基金,基民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赞成基金集中持股孝认为,是好股票就应该集中持有,这样基金的净值才能上升得快;赞成基金分散投资者认为,基金集中持股会面临较大的净值波动风险,一旦所持有的股票陷入盘整或急剧下跌,基金持有的份额就有可能无法出手,造成基金净值的急剧下滑,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应当选择分散投资的基金。真理究竟站在哪一边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陆一 《董事会》2005,(10):85-87
2005年上半年我国基金业六成亏损.在有可比数据的104只开放式基金中.仅有42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实现了增长。144只已公布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的基金.基金平均单位净值下跌2.52%。按照4400亿元基金净资产总值计算.上半年中国基金业总的亏损在66亿-110亿元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增长幅度依然保持强势。2005年半年报显示.42家基金管理公司上半年累计提取管理费达到203亿元。具有可比性的31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78%.有7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增幅同比超过100%。这些金融业的“财神爷们”到底是在代客理财.稳定市场.还是在为个人敛财?  相似文献   

9.
在大盘指数每况愈下的2008上半年,自己的基金投资已大幅缩水。在已经懒得看指数和净值的境况下,只好将精力和目光全部转移到《大众理财顾问》上来,从刊物中寻找一份精神慰藉,以此来转变自己的理财思路、观念和方法方式。真可谓真金白银暂时缩水,而精神财富与日俱增,贵刊俨然成了弱市中的“一米阳光”。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工业会计》2011,(8):39-39
2011年的基金中考业绩尘埃落定。上半年沪指下跌1.64%,受各类指数下跌的影响,股票型基金普遍为负收益。截至6月30日,全部257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8.03%,跑输大盘6.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郭倩 《工业会计》2011,(7):36-36
大盘自4月中旬以来,一直处于不断下跌趋势。截至6月中旬,上证指数维持在2700点关口附近,且仍在不断筑底。受此影响,偏股型基金业绩大面积转负,诸多基金净值跌破1元,市场一片惨淡。在此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刘菲 《工业会计》2005,(8):38-38
根据中国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7月1目,11只债券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平均为3.97%,5只保本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2.19%,23只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1.421%。在这3类固定收益类基金中,没有一只基金今年的净值增长率为负。  相似文献   

13.
对基金特别是私募基金投资者而言,风控可能更多的理解为对净值损失的控制。不像公募有这样那样的限制,私募能依照基金经理的意愿灵活降低仓位或买卖股票,止损的效果能相对直观反应在基金净值上,方便持续跟踪。私募要想实现绝对回报,止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本月中(2008.5.19~2008.6.15),大盘遇利好之后的反弹结束,股指重新开始暴跌,且最后一周跌幅创12年之最,各常用指数月度跌幅均超过20%,真可称之为“大地震”。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基金的净值严重折损,指数型基金更是重灾区。  相似文献   

15.
很多朋友存在一种误解.即新基金净值增长比高净值基金或老基金快.因此不肯买老的绩优基金。老基金净值由2元涨到4元.是否比新基金由1元涨到2元困难?与其困惑,不如让逻辑分析来做个决断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涛 《工业会计》2008,(5):54-54
2008年1季度以来,沪深股市在多重压力下震荡下挫,多只股票型基金和积极配置型基金净值大幅缩水,4月14日大盘击穿3300点,对市场做多信心的打击不啻雪上加霜。但近期成交量变大,“大小非”解禁洪峰过后,各基金公司对于政策的期待以及市场行情的判断,都较一季度相对乐观。第二季度市场迎来反弹或会成真,对于新基金建仓来说也许正是良机。  相似文献   

17.
在本月中(2008.2.15~2008.3.14),股市熊气弥漫,各类指数长跌不止,大盘蓝筹指数的下跌幅度大于其他指数,沪市指数的下跌幅度大于深市指数。在这样的基础市场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基金的净值都在折损。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上半年,股市长跌不止,市场各主要指数的下跌幅度都十分惊人,沪市综指、深市综指的下跌幅度分别为49.6%和46.33%(见下图)。偏股类基金因此净值损失幅度都很高,而在偏债类基金中,只要沾到了股票投资,都有一定幅度的净值损失。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上半年,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净值有较大幅度缩水,但偏股型基金过去10年的年均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一直保持在10%左右。基金相对市场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初步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专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家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即将发行的消息,引起了许多投资者(读者)的关注。中国证监会也于2000年10月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有人把开放式基金称为中国股市继第一批绩优股和内部职工股之后的第三次大的历史性投资机遇,也有人说只不过是一个专家理财的新的投资品种。对中小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怎样认识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值不值得去投资,怎样去投资。  1.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基金单位发行总量不固定、投资者可以按基金单位净值在指定的营业场所(银行储蓄所或证券营业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