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STAR模型和LT-TVP-VAR模型,从非对称性和时变性两个角度,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正向作用效果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负向作用效果。相比正向产出冲击,负向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作用效果更强。随着货币冲击由低强度过渡到高强度,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高强度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要强于低强度产出冲击。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在加入WTO前后,货币政策和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由减弱趋势转变为增强趋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货币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实证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GDP、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价格、短期利率和劳动市场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政府支出对GDP的效应较弱;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挤入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短期效果明显,但缺少持久性,而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更持久,但短期效果相对要小;税收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效应均为负向,在我国减税可以有效刺激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增加,尤其是对私人投资的刺激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支出对价格和短期利率均有正向效应,税收对价格和短期利率均有负向效应;政府支出对实际工资和失业率有负向效应,税收对失业率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的GDP和CPI数据,应用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估算我国产出缺口,并进行了模型合理性和模型稳定性评价。实证研究表明,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需求冲击表现为周期性扰动;利用不同时期样本数据估算的我国产出缺口非常相近,SVAR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SVAR模型估算的我国产出缺口周期转折点与基准经济周期转折点基本保持一致,产出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周期走势。总体看,SVAR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我国产出缺口。  相似文献   

4.
孙工声 《金融研究》2009,(11):60-7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经济的过度波动。2008年第四季度,在外部冲击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和结构调整压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深幅调整,经济的过度波动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的关注与讨论。那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究竟是源于内部调整还是外部冲击呢?本文基于内外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度相当高,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经济市场化演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并不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即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而非内部调整。  相似文献   

5.
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变动会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和产出的各组成部分产生冲击,本文利用SVAR模型度量了财政政策冲击,并将财政政策的自动效应和相机抉择效应进行区分。随后,分别考察了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和对产出的结构性影响,进一步借助"冲击-反应"函数,模拟出系统中总需求各部分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同时借助方差分解确定财政政策冲击对关键变量的预测误差贡献度。我们发现:其一,在我国,政府支出具有逆周期的特征,政府支出的变动对于熨平经济波动、调节总需求具有明显效果。其二,我国政府支出和税收冲击会同向影响到产出水平,但对价格的作用方向并不明确。其三,政府支出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税收政策对出口的影响相对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对内需的作用比较显著,而税收对于外部需求的影响则相对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产出缺口-通胀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构建了产出缺口和通 胀率的SVAR模型,并将识别结果同B-Q约束条件下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探究我国近 三十多年来宏观经济系统中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胀动态的效应。主要得出以下结 论:第一,供求冲击之间高度相关;第二,需求冲击是我国通胀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存在 持久稳定的效应。第三,供给冲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第四,我国存在相对陡峭 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第五,产出缺口与同比CPI对我国经济状况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SVAR模型,考量了中国货币政策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效应,研究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和利率会对农产品价格指数造成正向冲击;社会融资规模变化会引发物价总水平变化,进一步引起肉禽生产价格指数以及禽蛋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化;社会融资规模和利率的变化对各类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影响显著,且社会融资规模对各类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房价波动的内在作用机理,同时使用SCCA方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房地产市场及宏观数据,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房价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且房价上升初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但后期会造成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群众消费预期对房价及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显著,因此政府在调控房价及制定政策时要建立好信息沟通平台,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投资预期;同时银行也需要加强信息披露,以提高用户对银行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运用SVAR模型,从政府部门、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四个杠杆维度研究了杠杆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发现短期四部门杠杆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内影响逐渐减弱,同时杠杆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在当前保持房地产价格稳定的过程中要避免杠杆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家庭部门杠杆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这种影响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商业银行资金供求角度出发,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CPI同比增长率对质押式回购利率波动具有正向作用,外汇占款、M1同比增长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净债务对其产生负向作用.短期内,外汇占款、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净债务所代表的商业银行资金供求因素对回购利率影响较大.长期内,M1同比增长率和CPI同比增长率代表的政策调控因素对回购利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持续扩大,传统的信贷资产和以债券为代表的证券资产正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在外生冲击的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冲击通过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实体企业产出的传导机制,发现以金融市场冲击和信贷政策冲击为代表的金融冲击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会通过银行内生的资产配置行为扩散到两类企业生产中,对这两类企业的产出产生不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说明了上述传导机制的合理性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持续扩大,传统的信贷资产和以债券为代表的证券资产正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在外生冲击的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冲击通过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实体企业产出的传导机制,发现以金融市场冲击和信贷政策冲击为代表的金融冲击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会通过银行内生的资产配置行为扩散到两类企业生产中,对这两类企业的产出产生不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说明了上述传导机制的合理性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和混频数据贝叶斯估计一个经典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数量上测度预期冲击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预期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较小,非预期冲击仍是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但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段估计结果表明预期冲击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特征。(2)预期冲击对于熨平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我国各宏观变量在预期冲击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对平缓的波动,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预期冲击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力较2008年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股票市场波动与投资者情绪和宏观经济存在着密切联系,宏观经济又会影响投资者情绪。本文以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使用SVAR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条件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过程中起到的影响,并比较了该影响在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之间的不同。结果显示:宏观经济条件会放大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幅度并延长冲击时间;主板市场规模更大,宏观经济条件对情绪冲击的放大幅度更大;中小板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关注度较低,对投资者情绪冲击的反应会被减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0—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物价波动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既有内部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冲击的原因;在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食品价格等外部冲击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内部调整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实际GDP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构建金融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1987至2011年间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国内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负向效应;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汇率波动显著加大金融风险效应也主要表现为长期;企业亏损率在长、短期内均对金融稳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隆 《金融纵横》2011,(8):43-47
本文通过构建实际利率、货币供应量变动率和上证综指收益率的三元结构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创新结论有:我国利率已经由以往纯粹的外生变量逐步转化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的调整往往对股市具有较大影响,如果频繁的运用存贷款利率货币调控政策,则对股票市场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所以现阶段的调控措施,央行应该侧重于运用数量型货币工具存款准备金率,而非传统的价格型货币工具存贷款利率,才能维护股市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包含长期预期冲击的新凯恩斯一般动态均衡模型,并使用包含资产价格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估计,用于分析资产价格、预期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首先,资产价格数据中蕴含的额外信息对于正确识别和评估预期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或缺,且长期预期冲击的设定更有利于模型从现实数据中提取与预期有关的信息;其次,预期冲击对于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十分重要,可以解释一半以上的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以及几乎全部的资产价格波动;最后,在预期冲击主导经济波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适当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预期冲击带来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9.
采用贝叶斯推断下的VAR模型、SVAR模型、VECM模型和DSGE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冲击预期效应进行有效估计和评价的结论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效应存在较大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传导存在明显滞后效应,滞后期大约为6个月到15个月,而利率传导几乎没有滞后效应,对产出有明显滞后效应,而对于通货膨胀率几乎没有滞后效应。我国GDP增长率对货币政策冲击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反应强烈,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逆周期变量,GDP增长率为顺周期温和变量,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内生性特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