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考察农村公共服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而从中找出影响其供给绩效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可以比较和发现各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及其差距。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水平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省14个地市、17个县区的25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户对最急需的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科技和信息服务、卫生医疗、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村电网等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高;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尚无法全面反映农户的真实需求,造成供需错位。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体现农户需求的政策制定原则;建立有效的农户需求表达机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评价机制;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3.
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及环保减灾五个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Moran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总体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维度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服务和环保减灾服务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而教育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则成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短板。(2)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区域差异显著,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3)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本地区和邻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具有促进效用;农村人口密度则对本地区和邻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具有负面影响;城镇化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具有相反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性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文献证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低绩效的、而目前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价值的选择上,很少有人提出一整套的量化指标体系.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绩效评价指标的新理念为核心,采用标准化评分方法,创新性的构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西部某省一些县乡取消农业税后公共产品供给情况的调研数据,代入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出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而且可以说明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合理与否,为以后展开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保证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尽快制定公共服务质量控制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搭建服务提供方与消费方之间的沟通对接平台,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确保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保证管理者的独立性,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  相似文献   

6.
曲首晟  孟学忠 《经济论坛》2011,(12):125-127
绩效审计是加快审计转型、提高审计履职能力和质量的主要方向之一,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必然要求。审计机构应围绕银行总体发展目标,按照战略导向、价值核心、面向市场、协调发展等原则,制订切合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使评价行为有量化标准,并把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作为长期机制,推动绩效审计全面、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绩效管理,构建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特征及绩效内涵的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E1D”的绩效评价标准,运用逻辑模型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绩效形成机理和绩效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包括宏观影响评价、方案评价、技术评价、机构评价和成果评价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利用五级量表法设定了各指标的评判等级。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阻碍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解决福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良的对策应是: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体制;理顺中央、省、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和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4)
高效能的流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因为它决定着企业的成本、质量和速度等。由此,高效能的流程绩效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绩效目标,然而以往的文献缺少战略视角下的流程绩效评价,使流程的绩效评价工作难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文章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式,提出战略视角下对业务流程绩效评价的思路,论证了业务流程绩效评价的四个维度:财务、顾客、运营和员工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战略视角的企业业务流程绩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文章的结论深化和发展了企业业务流程绩效评价理论,也为企业战略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方宁 《经济》2014,(10)
正(接上期)发达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评价和监管机构,对公共服务购买的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行评估,并随时发布信息以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透明、客观和公正。德国——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德国为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评估与监督,由各城市成立城市公共管理联合会(KGST)建立起评价指标互换网络。每一个网络都关注一定的政策领域(例如儿童抚养、博物馆、街道清洁等)。许多城市在众多的指标网络中互相合作,交换绩效数据,比较自己的表现,并力图从其他城市吸取好的经验。政府还通过让市民在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文慧  高山 《技术经济》2007,26(9):75-77,83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很难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政府服务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质量不高。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十县百村”的大样本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公共品建设意愿的一致性问题。统计分析表明,农户最需要的三类公共品分别是乡村道路、灌溉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通过对比村级和农户的公共品建设意愿发现,农村公共品建设的一致性程度很低。进而本文采用多元logit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一致性的因素有:性别、是否党员、是否从事农业生产、人均土地面积、是否是新农村示范村、村长是否选举、村级公共开支总额。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投入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2005—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RE)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类文化事业费支出对文化产业增加值都有显著影响,但贡献度差异很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结构失衡,表现在总量结构不均衡、项目结构不均衡和区域、城乡结构不均衡三方面。要从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创新公共财政投入模式和建立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提高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数量以及业务领域不断扩充,加之评价体系缺失,导致专利代理服务质量评价难度越来越高。基于专利代理服务业特征及内涵,结合服务质量的物理质量维度、交互质量维度和公司质量维度,构建包含3个维度、9个方面和21个具体指标的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运用jenks自然断点法和Matlab工具对北京地区专利代理服务质量进行分级评价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对创新主体评价与选择专利代理服务机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确立未来发展方向及战略具有一定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健生 《财经科学》2010,(2):107-115
面对日趋扩大的城乡差距,改变原来缩小城乡差距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既有思路,代之以还应包括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新认识。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统筹治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平等发展。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与制度创新作出分析探讨,认为应从完善地方立法、改革地方财政制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调整政府政绩评价方法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一个服务企业不同层面创新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以酒店服务业为背景,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宜昌、襄阳三地的酒店服务创新活动展开调研,搜集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服务企业不同层面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新服务开发战略的影响最强,IT经验和注重新服务开发流程次之,市场敏锐性影响最弱;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不太显著,但组织创新氛围在服务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意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则应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减少农民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为农民营造平等的意识氛围。这些使农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能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builds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2445 Chinese villages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and rural income. It finds that rais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can improve rural income significant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ais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whether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are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situation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relevant polici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refore,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and rural income growth for government to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耐用消费品需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1999年农户家计调查的横截面数据,采用改进的 probit 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户家电需求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与传统文献讨论耐用品需求的思路有所不同,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农户家电购买因素中与基础设施有关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遵循统计学的原理,将样本中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整个农村地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