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际通用标准衡量分析 通常,国际上衡量广告市场状况有三个基本标准:广告市场总量(广告经营总额)、广告市场总量在GDP中的占比以及人均广告费用。2011年,中国广告经营总额为3125.6亿元人民币,广告经营单位29.7万户,广告从业人员167万人。如今,中国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广告市场。这与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大体相当。2010年、2011年,中闻GDP总值分别为5.88万亿美元、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凌平  杨宁 《广告导报》2005,(12):108-111
2005年,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顺利完成5亿元的广告经营任务,比2004年增长20%,其中卫视频道广告创收上涨50%,其持续不减的增长势头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赞扬。在媒体品牌建设上,“麻辣中国”的定位和理念已经得到观众、客户的普遍认可,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2005年,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贯彻整合营销沟通的计划,通过构建“经销商战略联盟”,升华活动营销,使广告主的广告价值达到最大化。2006年,重庆电视台在实现成功征订的基础上,推行新的广告经营策略和理念——即“二次服务”理论,通过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和措施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广告经营进入了市场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全面营销新阶段。借重庆电视台举行2005年广告客户答谢会暨广告签约仪式的机会,本刊记者独家走访了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主任郭列亚,回顾重庆电视台的2005年的辉煌业绩,展望2006。  相似文献   

3.
在广播广告市场不断升级,而市场风险又无时不在的情形下,引入广告代理制对广播电台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从媒体运作上看,能够将沉重的经营压力转移给广告公司,节约、控制经营和管理成本;从体制管理上看,可以推动电台广告经营结构和体系的优化,使广播广告经营专业化和规范化;从经营效果上看,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品牌广告的经营积极性,而品牌广告的开发是保障广播电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广告大观》2006,(6S):27-28
在现代社会,广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展望世界的本土媒体集团的广告经营部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告经营中心以“成为广告客户值得信赖的媒体合作伙伴”为目标,在我国法制化进程不断前进的大环境下,紧贴上海这个区域市场的现实状况,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收视收听环境,充分服务于客户,客户需要的市场就是我们要精心维系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孙建涛 《中国广告》2004,(1):141-141
广告就是一种经营:经营就是市场不断的增长。市场的增长就在于客户的需求,我们要把客户的需求变成节目和受众的需求的最大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7,(5S):110-110
在中国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视广告仍然占据着广告市场的大半江山,电视广告经营适应市场经营的需要也日趋规范和完善.各电视台也不断地尝试着新的经营模式.进一步促成了经营和节目行政管理的分离,云南电视台在2007年3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华益天籁传媒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全面代理云南电视台的广告,这也标志着云南电视台的广告经营步入一个新时期。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华益天籁传媒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迎众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浅谈植入式广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广告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增幅趋缓,根据CTR媒介智讯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广告花费总额达2439亿元人民币,但较前年相比其增幅仅为18%,是连续三年来增幅最低的一年,这预示着中国广告市场进入了一个低速增长时期。传统广告的发展开始显现出瓶颈。  相似文献   

8.
李雁婷 《中国广告》2009,(11):60-61
随着金融危机的波及,广告主从2008下半年年度预算开始,对广告花费的态度进一步趋于理性和谨慎。对金融危机的敏感性不甚强的中国市场,相对好于急速下滑的全球广告市场。通常情况下,广告预算上半年相对少于下半年,加之,面对全球广告市场颓势。中国广告主捂紧口袋度过2009年上半年,虽然观望心态仍然弥漫市场,客户可花费广告额应该比上半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城市台经营上有两级市场,两次销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介的二次售卖”。一级市场是观众市场,决定传播价值;二级市场是广告客户市场,决定市场效益。二级市场要以一级市场为基础,二次销售的核心是城市电视媒体的传播价值,因此电视台必须在频道和节目经营上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9月16日,“铸就成功,共创未来——成都电视台广告客户联谊会暨广告中心揭牌仪式”在锦江宾馆卢浮宫花园举行.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广告客户、嘉宾齐聚一堂.一起见证了成都电视台广告中心揭牌的吉庆时刻,相互交流和回顾一年来与成都电视台合作的经验与成果.并对2006年的广告市场和投入作出新的思考和计划。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广告业的发展迅猛异常。据统计,1990年上海广告业完成经营额近107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百亿元,而2000年度调查显示: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增至8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上海的广告市场年度增长率为17%。新世纪以来,上海的广告营业额都在逐年递增,年度经营额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左  相似文献   

12.
李冰  罗玉 《广告导报》2004,(9):27-28
山东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而作为省会济南,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在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报纸的内容风格上也独树一帜。在当今报业越来越市场化的条件下,仅办好报纸的内容是不够的,报社的生存与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广告收入的支撑。因此,了解和掌握报业广告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规律,就成为报纸经营的必备。本文就根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对济南市11份主要报纸2003年的广告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CTR市场研究最新揭示:2006年,中国广告市场花费总额为2875亿元人民币,较2005年增长18%,这一增幅与去年持平。而美国广告市场2006年的增幅仅为3.8%,日本英国则出现了负增长。根据TNS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广告市场花费依旧延续2005年的辉煌,继美国、日本之后与英国并列排在世界第三位。CTR市场研究预测,2007年,中国广告市场将同比增长20%,2008年增长将更为乐观。这一预测结果主要根据2006年世界杯期间的广告市场表现及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推断得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的中国内地媒体广告市场充满了太多的变幻和惊奇,数字电视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对传统媒体和广告市场带来长远的冲击,“广电令”的出台对地方级电视媒体的经营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2003对中国媒体和广告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面对报业广告下滑的危机,报业广告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和广告增长方式。促进消费:报社广告部门的角色一般是被动的,联系客户、刊登广告,策划实施活动,吸引广告投放。在广告客户与读者之间充当着一个牵线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旁观者。至于他们是否能“成交”则一般不在考虑范围,  相似文献   

16.
CTR市场研究最新发布的中国广告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广告花费总额达24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是连续三年来增幅最低的一年。杂志广告也较2004年增长了18%,不过增幅也低于2004年。这些数据均表明,中国广告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那么,与此相对应,中国杂志读者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对于杂志业意味着什么?未来1年杂志读者市场又会怎样?下面我们用CNRS(全国读者调查)数据来对2005~2006中国杂志读者市场状况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经历了“繁荣-衰退-繁荣”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广播以宣传为主,很少考虑广告经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广播经营机制的转换,得到了快速发展;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广播广告经营额出现下降。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变化和广告经营模式的转变,广告经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连续5年增长率维持在20%左右,全国广播广告收入总额已经由2000年的15.2亿增长到2005年的49.68亿元。  相似文献   

18.
《广告大观》2005,(2):22-23
中国广告业以近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世界瞩目,是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广告市场之一。而2004年更是中国的“广告年”,是中国广告史上的里程碑。2004年是中国广告迎来的第一个“千亿年”,连续20年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成为世界广告史发展史上的传奇,在未来1O年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三大广告市场之一。2004年也是中国广告的“国际化元年”。根据WTO协议,2004年开始,合资广告企业将可以由外资控股,无疑加快了国际广告公司进入步伐,加速了品牌、资本的市场洗牌。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6,(3):41-41
从业时间:8年 年度感言:2005年嘉宝传播通过广告、媒介、公关等传播工具满足了区域市场客户的不同传播需求,在专业上获得客户的认可,嘉宝在经营业绩上也取得持续性的增长,2005年,在客户服务过程中——客户需求、嘉宝专业能力、市场效果三方的良性互动所呈现的结果,再次验证了嘉宝传播在整合传播上的定位是必要的也是准确的,这对我个人来说,也是这几年来从事广告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开始,就逐步有数据显示:电视媒体的广告增长同比出现下滑趋势,尤其是全国各省级卫视,在收视大幅提升的形势下,广告销售却增长乏力。一时间,众多媒体纷纷意识到:单纯的高收视未必对应高市场回报。那么,如何调整节目与广告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完成媒体品牌建设与广告经营的对接,将媒体的一次营销与二次营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