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第九轮谈判举行2006年10月9日~14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第九轮谈判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中国代表团与新西兰代表团就市场准入、动植物检疫、原产地规则、海关合作、服务业、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和交流。经过前八轮的磋商和交流,目前谈判  相似文献   

2.
事件     
《中国对外贸易》2006,(9):14-15
智利总统正式批准智中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结束26年粮食受助国历史,中国首条民营铁路诞生,企业破产法等三部法律草案已获通过,中国药监局紧急叫停六种注射液,东盟同意与韩国签订的自贸协定中涵盖朝鲜产品。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7日,新西兰完成了它经贸历史上的第4个“中国第一”,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成为第1个与中国完成自由贸易区(FTA)谈判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4.
自由贸易区终将取代世界贸易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新生 《大经贸》2008,(5):34-34
中国与新西兰在今年4月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协定。笔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和双边自贸协定终将取代世界贸易组织。早在几年  相似文献   

5.
6.
2008年4月13日,在胡锦涛主席和巴切莱特总统见证下,《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即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正式签署。2006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访智期间,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共同宣布启动服务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海关》2018,(12):2-3
  相似文献   

8.
事件     
《商界》2008,(5):14-15
纺织企业逼近生存底线,中国签署首个与发达国家自由贸易区协定,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突破万亿,杭州开通“网上海关”,普通墓地均价过万专家呼吁建“经济适用墓”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新西兰货物贸易:动态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订。本文在概述中新两国贸易规模和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对双边的市场紧密程度和贸易互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新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新西兰是中国农产品重要的进口来源地,中国是新西兰工业品进口的重要市场,但双边紧密程度有所弱化。中国与新西兰之间存在持久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在不同行业和国别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1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智利外长瓦尔克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韩国釜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智利总统拉戈斯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贸易协定发展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条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张锐 《大经贸》2008,(5):24-25
历经长达三年和15轮的谈判,中国与新西兰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下文简称《协定》)在日前最终签署。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份自由贸易协定不仅从微观层面将进一步激活中新两国的贸易能量,而且意味着中国正在加重自己在国际贸易舞台上话语权的份量。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4月7日,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签署后将在双方完成相关国内程序后正式生效。2007年中新两国双边贸易额达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双方在服务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也日趋密切,这些都为两国达成《协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中新两国一向维持友好的贸易关系,新西兰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7日,中国与新西兰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FTA),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缔结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近期,记者在新西兰采访时发现,花上3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收购一个20公顷左右的奇异果园,连续收成30年以上,每年可轻轻松松净收入60万元,赚最阳光的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和介绍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对于区域贸易协定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剖析并提出了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协定所存在的困难和可能解决的途径,以期对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贸易领域的实践有所启示或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晓芳 《中国市场》2011,(15):143-143,145
作为东亚区域的核心力量,中、日、韩三国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从民间研究到政府议题逐步推进。笔者从国际法调整的角度出发,分析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主体、其内容如何与WTO相关规则相一致、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适用等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兆银 《商业时代》2004,(21):46-46,60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有两大趋势:一是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多边贸易自由化。二是两国之间或一国与区域内多国之间通过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现在的进口和出口之和超过了GDP的50%。中国经济的外向性显著增强,正在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由于贸易增长对于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贸  相似文献   

18.
论FTA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再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步伐。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当前世界各国开展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国应充分认识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稳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分析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及实施难点,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荆茂 《大经贸》2008,(6):55-55
4月13日,在胡锦涛主席和巴切莱特总统见证下,中国与智利双方正式签署了《中智自贸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即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不久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与智利签署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