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仕标 《上海保险》2012,(10):59-61
错误和遗漏条款是财产保险保单最常用的附加条款之一。在人保09版财产险附加险新条款中,错误和遗漏条款作为规范类附加条款,在95版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具体条款如下:  相似文献   

2.
程仕标 《上海保险》2013,(2):60-62,64
“玻璃破碎扩展条款”是人保2009版财产险项下的特定标的扩展责任类附加条款,相同标题的附加条款有2个,编号分别是KB02和KB13。其KB02的内容如下:【KB02.玻璃破碎扩展条款】经双方同意,在本保险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地址内,作为被保险建筑物组成部分的玻璃破碎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但由于该玻璃破碎引起的其他物品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相似文献   

3.
增加资产条款是财产保险保单最常用的扩展条款之一。在人保2009版财产险附加险新条款中,增加资产条款分为A、B两款。其中A款要求被保险人对新增加资产的座落地址必须申报并经保险人确认,而且“每季度末10日内申报增加资产的价值,且按相应的费率支付新增加资产部分自申报之日起至保险期间届满之日止期间的保险费”,  相似文献   

4.
王伊琳 《上海保险》2011,(9):17-19,35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地震保险业务,曾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从1949年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成立,到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停办,这期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的保险业务中均涵盖了地震责任。1979年底,国内保险业务恢复后,保险产品条款设计沿袭了原有的办法,仍将地震作为财产保险的基本责任。直到1996年,当时的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考虑到地震等巨灾风险对保险公司经营稳定的影响,在新的保险产品条款中取消了地震等巨灾风险,地震等巨灾不再作为财产保险的基本责任,而改为附加责任的形式单独承保。以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为例,保险赔款在地震损失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5.
重置价值条款是财产险业务保单中最常用的规范类附加条款之一。1995版和2009版财产险项下都有重置价值条款,两个条款的标准措词与表述方式虽然有些不同,但是其要旨与原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现行团体财产保险条款及30个附加险条款及费率,在制订思路上,仍然是保险人制“履”来让被保险人“适”,所以给人以明显的“削足”之感,虽然通过基本险和附加险的责任风险区别和附加险的增设,给了被保险人一定的选择自由度,但离实际需求差得很远。原因在于没有从企业财产保险的实际需要出发,现行条款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条款和费率是一件保险商品,商品的自身功能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是商品得以畅销之本。换句话说,现行的财产险条款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国内财产保险条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6月在原88版条款基础上修订而成,自1996年7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8.
王莹 《上海保险》2009,(7):9-13,17
最近,在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即ICC保险条款)作出了值得关注的修改,联合货物保险委员会(Joint Cargo Committee)推出了2009年1月1日版本的新条款。新条款扩展了保险责任起讫期,对保险公司引用免责条款作出了一些条件限制,对条款中容易产生争议的用词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条款中的文字结构也更为简洁、严密。  相似文献   

9.
李晓翾  傅宝丽 《上海保险》2007,(4):55-56,42
共保条款是美国财产保险在赔偿处理上采用的独特方式,它是一种将第一危险赔偿方式与比例赔偿方式相结合的赔偿方式,它与我国财产保险采用的比例赔偿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美国财产保险发展史上,共保条款解决了保险消费者之间保险价格不公平的问题;在现阶段,共保条款又被用来解决保险价值通货膨胀问题。财产保险共保条款的产生,推动了美国财产保险定价技术的进步,并促进了美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了解美国财产保险共保条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对我国保险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晓翾  傅宝丽 《上海保险》2012,(7):15-16,39
财产保险中的共保条款,即共同保险条款(Coinsuranceclause),起源于美国财产保险行业,用于解决行业中存在的不足额投保问题。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与对外开放,共保条款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中。那么,财产保险的共保条款究竟是什么含义?它对财产保险的赔偿处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共保条款中规定的共保比例数是如何确定的?它对财产保险的定价有什么影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保险价值不容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财产保险基本险条款》和《财产保险综合险条款》第十条保险价值之规定:“固定资产的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按照帐面原值或原值加成数确定,也可按照当时重置价值或其他方式确定”。这条款基本明确,问题出在最后7个字,“或其他方式确定”过于模糊,实务也未明确承保规范,极易产生法律风险。“按其他方式确定”,保险人解释为:可以依据公估价或评估后的市价由被保险人确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动车辆保险、企财保险、货运保险、家财保险等保险产品的普及,加上受条款多样性、专业性等因素的影响,财产保险理赔纠纷越来越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如何深入分析理赔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值得探讨。财产保险理赔纠纷原因分析目前,我国财产保险理赔纠纷多为标的纠纷、时间纠纷、责任纠纷和金额纠纷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品设计不健全由于财产保险产品多种多样,条款设计相对比较专业,  相似文献   

13.
银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全防范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银行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先进的技术广泛服务于国内各行各业,其业务涉及大量的现金、有价证券及贵重物品,成为各种犯罪分子关注的焦点。自现代银行诞生以来,盗窃与反盗窃、抢劫与反抢劫、诈骗与反诈骗、贪污与反贪污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财产保险合同特约受益人的现象入手,围绕抵押类财产保险合同,阐释其以抵押权人为受益人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引入标准抵押条款。通过新建保险合同关系,该条款明确了抵押权人的权利与义务,完善了保险人代位追偿的行使条件。在实务中,更应结合抵押权转让、拍卖等特殊情形对该条款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李虹 《中国保险》2008,(1):51-53
保险价值是财产保险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我国现行《保险法》和财产保险业务条款对保险价值的界定不准确,导致保险理赔实务中出现很多纠纷。所以,重新审视《保险法》和财产保险条款中关于保险价值的界定是很必要的。这对于减少保险纠纷,树立保险公司的形象,促使投保方正确理解保险条款、明了保险理赔办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造成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有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因素造成的风险。第一类是由于政策体制所造成的。第二类是由于市场变化所引起的。第三类是社会不法分子的侵害,如盗窃、诈骗、抢劫或其它事故。外部原因引起的银行风险,一般具有难以预测性,但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转换机制、内部练功、提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来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银行经营风险的内部因  相似文献   

17.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科学定位住房抵押贷款保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银行和借款人遭遇的影响还款风险是同类同步的,主要表现为抵押房产损失风险、借款人人身意外风险和借款家庭收入锐减风险。虽然有房产作抵押,但放贷银行仍需要转嫁贷款损失风险,借款人则希望最大可能保持抵押房屋的正常使用以及收回所有权。二者转移风险的要求存在内在关联性。国内各保险公司应该按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充分挖掘银行与购房投保人参与保险的动机,构建房屋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履约保证保险三足鼎立、自由搭配的套餐式组合保险,并积极改良有关问题条款,真正发挥有效化解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保险被定义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属财产保险范畴.农业保险不同于一般的财产保险,其特殊性体现在保险标的、保险责任、经营方式、非盈利性等方面.由于农业保险面临的风险较大,人们容易识别风险却难以控制风险,投保人和保险人在保险责任的归属上往往有较大分歧且易引起保险纠纷,广大农民和农村基金组织所能承受的保险费水平较低,因此,在制定农业保险条款时,就要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财产保险或责任保险,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农业生产的特点、自然风险的不定性及农民纯收入较低等因素,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对加快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农民保险意识低不愿投保的特殊矛盾,兼顾诸多方面的因素,坚持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人身保险作为保险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险种,其发展速度远超财产保险,由此引发的相关纠纷亦大量涌现。由于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的专业化,该类案件已成为金融审判的难题之一。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保险法》增加了弃权、禁止反言等条款,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以后,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新的发展方向。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势必造成新的风险因素和新的风险种类,这种变化对财产保险的产品创新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本文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论述了财产保险产品创新对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性。之后采用态势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了财产保险产品创新的可行性。最后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财产保险产品创新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