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的粮价涨幅很大,而且持续上涨。唐仁健认为,其因有二:第一粮食的总供求正在趋紧。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减慢。1990年突破9000亿斤大关,1991年与1992年降为8700亿斤和8900亿斤,1993年上升为9100亿斤,去年又因自然灾害和耕地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3.
粮食议购议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双轨制的组成部分。随着统购统销的逐步弱化,1983年以来,福建省粮食议购议销经营量逐年上升。到1985年,国家供应的平价粮只能满足社会粮食商品流通量的60%左右,其余40%依靠国营议价经营和市场多渠道经营来弥补。据福州地区的材料:1984年社会粮食商品总流通量达18.58亿斤,其中  相似文献   

4.
粮食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食物消费中粮食占摄取热量总量的85%以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并抓紧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地增长。1980年我国粮食产量6,364亿斤,1981年6,500亿斤左右,是建国以来第二个高产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的17.7%。由于人口占世  相似文献   

5.
我们县总面积615万亩,耕地350万亩,绝大部分地势平坦,气温适宜,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省从1983年开始确定我县为商品粮基地县。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了三十亿零三千万斤的历史新记录,比1978年增长116%,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l6.6%。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由1978年的887斤猛增到2,750斤,户均交粮12,375斤。 1983~84年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使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发展粮食生产,难度不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国水稻育种事业一个创举,也是国际上水稻育种方法的新突破。杂交水稻包括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杂交粳稻也初见增产成效。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达7,600亿斤,其中水稻3,300多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3.6%;在全国水稻产量中杂交稻约800亿斤,占稻谷产量24.0%左右。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只有760斤左右,发展杂交水稻对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000亿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2015年我国粮食的实际进口量为2400亿斤左右,比缺口多了1800多亿斤。在进口的粮食中,预计大豆进口会达到1600亿斤,仅此一项就超出粮食总供求缺口1000亿斤。这表明我国现有粮食供给中,有1000亿斤是无效供给,生产出来只能进仓库,不够的部分自己解决不了,必须通过进口。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粮食收成已成定局,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将连续7年创历史纪录。在"十一五"的5年里,垦区粮食总产由2005年的205.3亿斤提高到2010年的360亿斤以上,新增155亿斤左右,增长75%;商品粮总量由180亿斤提高到330亿斤以上,新增150多亿斤,增长83%,商品率由88%提高到92%左右,提高4个多百分点。垦区维护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的能力快速提高。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2,(11):5-6
今年我省粮食总产预计在660~670亿斤之间,比去年减70-80亿斤,是1986年以来产量最低的一年。粮食产需连续三年出现缺口,今年的缺口将突破100亿斤。4-9月份,全省收购粮食149亿斤,同比增加14亿斤;销售粮食93亿斤,同比增销13.6亿斤。到9月末,全省粮食总库存313亿斤,其中商品粮库存207亿斤,同比增加5.6亿斤,比年初增加53亿斤。预计全年收购200亿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专著指出,我国土地最高承载量是15~16亿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 200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2.6亿人,需要的粮食约为10,000亿斤。而根据单产的现状及其历史增长趋势外推,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按常规的增长速度可能在9,200亿斤上下,将可能出现800亿斤的供需缺口,即粮食约缺8~9%。到2025年时,我国的人口将接近15亿人,按人均800斤计算(只能高于800斤——编者),需要的粮食约为12,000亿斤,而那时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将达到11,850亿斤,供需可能达到基本平衡,但可能缺口100~200亿斤。关键在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根据现状,近期、中期人口与当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将全国划分为3类地区: 1.富余地区:资源承载力高于人口需求,包括鄂、湘、鲁、赣、皖、浙、苏、黑、  相似文献   

11.
海安县位于江苏东部沿海,历史上是粮棉轮作区,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粮食稳步增长的同时,搞好粮食转化,发展畜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转化了大量粮食,又促进了粮食的持续增产。全县1984年粮食总产93,071万斤,饲养畜禽消耗粮食约4.7亿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0.5%,占自产粮、差进猪奖售粮、市场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的粮食集中产地,素称洞庭鱼米之乡。粮食是我区农业上的拳头产品,历年粮食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60%以上,而稻谷产量则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1982、1983两年,国家每年在我区征购商品粮24亿多斤,特别是1984年达到了25亿6910万斤。因此,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对地势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自然资源比较优厚,劳动力比较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粮食这个基础。黑龙江垦区长期以来是以建设商品粮基地为已任,抓好粮食生产,始终是垦区生产的指导方针。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虽然费尽心力,但粮食产量和粮食商品率仍不高。1949—1980年累计生产粮食768.5亿斤,上交354.6亿斤,商品为率4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亩产138斤,其中以1957年114斤为最低,1955年187斤为最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生产自1980年以来,一直是持续稳定地发展的。到1984年,粮食总产达到8146亿斤,比1978年的6095亿斤增民33.6%。但是,1985年粮食产量突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减产500多亿斤,这引起了许多关心粮食问题同志的震动和不安,议论纷起。究竟如何看待我国粮食的增长与波动,决定粮食增陡与波动的机制是什么,应采取何种控制方  相似文献   

15.
天全县地处二郎山区,沟深谷狭,雨水多,日照少,区域差异大,过去粮食生产长期徘徊不前.1974年全县粮食总产7,026万斤,人均645斤,人均分配485斤.1975年以来,连续八年粮食增产,1982年总产达到14,755万斤,比上年增长10.9%,比1974年增长110.3%,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人均1,278斤,人均分配906斤;向国家交售3,519万斤(人均贡献304斤),相当于1949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这个县粮食连年大幅度增产,除了坚决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个重要因素之外,主要是县、社领导班子依  相似文献   

16.
一、2005年全省粮食安全的基本情况 1、粮食略有减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200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180万亩,较上年(省定案)增长2.7%(下同);总产227.9亿斤,下降1.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084.3万亩,增长4.9%,总产87.4亿斤,下降2.7%;秋粮播种面积3095.7万亩,增长1.3%,总产140.5亿斤,下降1.2%。预计全省粮食供给总量为497亿斤,粮食需求总量预计在280亿斤左右,全省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安全有保证。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1983年在连续六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又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约比1982年增产2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元以上。农产品的商品率也有提高。根据省统计局的材料,1982年同1978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639.3亿斤增加到746.9亿斤,四年增长16.8%;提供的纯商品粮由71.8亿斤增加到104.2亿斤,增长45.1%,商品率由11.2%上升到14%。从同口径的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看(扣除提价因素,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相似文献   

18.
植根于种植业,扩展于养殖业,深化于加工业,是吴江县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开拓的一条粮桑渔牧良性循环,农副工贸协调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农村经济之路。它的特点是:第一,衣副工三业同步发展,多种经营增长速度超过了工业。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六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75.4%;其中农副工三业增长速度分别为82.5%、260.3%、199.5%。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年年增长,粮食优势没有丢,1984年粮食总产量12.8亿斤,人均  相似文献   

19.
一 1984年,我国粮食在连续几年丰收的基础上又大获丰收,以至局部地区出现了“卖粮难”和“仓容危机”。人们在欢呼使我们焦虑多年的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同时,似乎也产生了我们的粮食“已过关”、“多得很”、“不用愁”的错觉。由此及另一些原因,全国粮食需求的盘子迅速扩大,消费增长速度也迅速加快。 1.粮食转化过速。随着前几年粮食的丰收,各地兴办了众多的饲料、食品加工业,扩大了畜牧、养殖业。这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经济的发展不无裨益。但事物的发展总有个量度的问题,从近两年的实际看,这些行业已表现出与粮食的增长速度失调,发展速度过快的势头。四川省的数据表明:仅养猪酿酒两大转化粮食业,1984年耗粮229.2亿斤,占全省当年粮食产量的29.2%。1981年至1986年,全省饲料、酿酒耗粮平均递增9.2%和15%,远远超过了同期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2%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粮食战线出现的新问题 山西原为缺粮省,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生产年年丰收,山西由长期的粮食不足变为当前相对的粮食过剩。1978年以前,山西全省一般储存贸易粮10亿斤左右,1983年上升到26亿斤,1984年上升到34亿斤,再加上战备粮、议价粮和代队储存粮,已超过合理库容储量的42.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