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经济》2007,(15):5-5
当前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达到2004年以来的阶段性高位。纵观66个月的物价指数,可以发现浙江经济运行整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当然其间出现过2002年的通货紧缩,也曾遭遇2004年的通货膨胀。2007年,随着全国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浙江CPI逐步上扬,6月CPI更是高达103.8,为32个月来的最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和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近年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趋势性增长,并由结构性通货膨胀向全面性通货膨胀演变。中央把全年CPI控制在4,8%作为2008全年的工作目标,但到2008年7月份,我国CPI已经达到5.6%,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通货膨胀现象不仅危及宏观经济层面,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物资生活,而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影响也很大。带来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据     
《中国报道》2008,(1):93-93
2007年下半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遍高位上涨,其中,中国2007年10月份6.5%的CPI涨幅在全球二十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八。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一般当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称为通货膨胀;CPI>5%,为严重通货膨胀。2010年以来,我国的CPI开始缓慢攀升,从1月份上涨1.5%到11月份上涨5.1%(全年最高),全年同比上涨3.3%。尽管央行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近两个月CPI上涨幅度仍近5%,居高不下,防通胀的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
朱力 《新疆财经》2007,(6):34-37
近期我国出现了食品类商品价格的持续性上涨,导致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不断上涨和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新一轮的通货膨胀预期在不断加重。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的食品价格指数与哪些商品价格有关联,而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CPI的上涨,最终说明食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全面通货膨胀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全省平均每头生猪纯利三百多元,同比上涨近2倍;而个别地区,纯利上涨高达25倍——据8月13日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7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6%,创下10年以来单月CPI增幅新高。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7,(12):M0001-M0001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专家分析,这次提出防明显通胀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上升。CPI连续三个月高于6%,已经超过物价涨幅较高的2004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五过"现象,中国政府提出了"两个防止",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物价水平、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在研究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归纳了当前物价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分析了当前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达到5.6%,创33个月以来新高,比上个月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这是中国CPI连续5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央行为此在7月21日加息0.27个百分点。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和应对CPI的上涨呢?  相似文献   

10.
近期以来,CPI涨幅持续高于国家增长预期。尽快分析垦区物价上涨成因及影响,及时采取对策,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使得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本文将SVAR模型引入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总体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冲击效应研究中来,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既有总体效应又会产生结构性通胀效应。对总体效应的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冲击具有持续性,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国际石油价格冲击我国CPI的主要传导渠道。对结构效应的研究表明,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冲击最大的是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对两者12个月的累积冲击效应分别高达1.56%和0.75%,而这两项也是近年来推动我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头并举应对国际油价上升的冲击对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预测了2004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全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中度通货膨胀。第二部分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严重低估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第三部分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暂时不能用来衡量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理由。第四部分分析了通胀程度被低估的不良后果。第五部分分析了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特征。第六部分对2012年的通胀形势作了分析预测,我们认为2012年通胀压力犹存,但属温和。第七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及时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5日】从去年初至今,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几乎月月增长,而且目前在8%以上的高位运行。 关于CPI增长的动力,一个公认的原因就是粮食和食用油的价格上涨。这非常符合老百姓上超市购物的印象,而且从CPI数据成份看,粮油价格上涨的确构成主要成分,甚至也可以说是主导因素,这也正是一部分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是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郭羽 《沪港经济》2008,(6):20-27
“民以食为天”这句传统的中国古语,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充分印证了它的真理性。去年全球粮食价格普遍上涨40%以上,“天”的风云变幻迅速传导到了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国,受粮价走高推动的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一年度上涨4.8%,其中12月份上涨6.5%,早已超出经济学意义上增幅3%的“通货膨胀”(INFLATION)界限。  相似文献   

15.
毕井泉 《科学决策》2007,(10):57-58
物价依然在上涨。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高于7月。而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6%,涨幅创下1997年3月以来的新高。另外,截止到8月底,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价格同比上涨70.3%;8月份部分粮食价格环比7月份也略有上涨。从今年前7个月的物价涨幅来看,虽然食品价格上涨在其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就此而言,目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但3.5%的涨幅还是超出了年初的预期,给民众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五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应用与比较,对2014年1月份我国各地区的CPI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中表明理想点法对CPI评价的准确性,最终由评价结果得出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排序。这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比较充分地说明了CPI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真实反映,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各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各级政府将来做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知识荟萃     
《安徽省情省力》2009,(5):43-44
CPI是怎么得来的? 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相似文献   

18.
CPI通常作为观察消费者货币购买力和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例如,2006年国内CPI上涨2.3%,即表示消费者生活成本比2005年平均上涨2.3%.  相似文献   

19.
王珏 《特区经济》2007,226(11):277-278
一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线性增长态势,形成通胀压力。经过建立数学模型测定,以及定性分析对定量分析结果的修正,可以预见,CPI增幅将会突破4%,且今后一段时期内,CPI仍会处在增幅3%以上的高位波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CPI的上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08年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胀8.7%,胀幅创下了12年来的最高纪录。本轮通货膨胀可以认为是从2006年底开始的,自从月CPI的(同比)增幅从2006年11月的1.9%一举跃升至12月的2.8%后,CPI一路上行至今天,特别是在2007年的下半年,其月平均增幅高达6.4%。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不管是在政府机构,还是在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