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而在目前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下,不良贷款仍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因此,有必要深入对不良贷款的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初步研究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渐剥离出售。其中,2005-201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保持平稳下降的水平。然而,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却出现上升态势。如果不能正确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会严重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同时,阻碍经济增长。笔者主要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形成原因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风险,以期为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必要思考。  相似文献   

3.
4.
刘滨燕 《企业经济》2004,(12):151-152
“前清后溢”、信贷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使商业银行清收处置不良贷款的难度增大,制约着信贷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处理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清收处置力度,以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良贷款的增加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巨大的包袱,影响了其正常经营运转,也对国家经济有序运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分析后,指出其形成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尤其是对不良贷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四万亿经济刺激时代与后四万亿经济调整时代经济形势的大不同,商业银行对信贷行业与区域投向管理需要提出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尤其是对不良贷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四万亿经济刺激时代与后四万亿经济调整时代经济形势的大不同,商业银行对信贷行业与区域投向管理需要提出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虽然商业银行的经营项目日趋多元化.新的盈利来源,例如衍生工具带来的收入占总利润的份额越来越突出,但是信贷业务仍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事实上,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来获取利润,因此违约风险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风险。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管理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突出地表现为过高的不良贷款率。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进行信用创造,扩大了社会货币供应总量。以往的研究注重了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漏损、超额准备金,以及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等因素对信用创造量的影响,这些因素与货币创造是负相关关系。我在调研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时,发现逾期未还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的信用创造有很大影响。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大。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字,根据典型抽样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无法收回的贷款约占6%~7%,不良贷款比例远大于这个数字。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宏观、 行业、 银行经营因素三个方面出发,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因素,发现国民生产总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成本收入比、 拨备覆盖率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贷款利率和银行资产规模对不良贷款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上市商业银行和外部政府、 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些针对防范不良贷款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12.
加快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有些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操作上还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严重影响了不良贷款的处置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加强内部审计这一内控制度,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把关守口,提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建伟 《经济界》2002,(1):75-77
一、不良贷款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保全、管理成效明显。贷款风险随着作为商业银行主导业务一贷款业务的发展而伴生。而风险程度的大小则始终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管理与企业经营两大方面的优劣。近年来无论是商业银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还是从中央银行实行大监管以及创建金融安全区的角度,都始终把信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作为核心和主线,且卓有成效。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使实施内部控制、调整把握投向、防范堵塞漏洞与催收、保…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一个地级市某银行1998年10月——2009年2月共5万多笔个人贷款数据,通过运用离散变量回归模型和聚类分析,总结了容易产生不良贷款的客户风险特征,为银行对于个人贷款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贷款者若具有下述特征:贷款用于个人消费或商业用房、职业是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业主、月收入低于1500元、年龄超过50岁、每月还款额在5000——2.5万、贷款期限在2——10年,则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不良贷款是银行危机的根。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的业务特点,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不断扩张,相应的信用风险也显著升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的因素很复杂.本文试通过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提出可供参考的国际经验,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市审计局努力提高审计质量,改变过去行政领导确定项目审计组长(主审)的方法,实行项目主审竞争上岗。2001年全局23个审计项目主审全部实行了竞争上岗,有效地提高了审计质量。全年共查出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业银行的竞争不断加剧。隐藏在银行内部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加深。关注其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是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原则的前提。尤其是对于处在基层网点的金融机构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深刻剖析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成因。吸取金融案例的教训。来加强其内部控制。保证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稳健经营。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范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马云波 《会计之友》2004,(10):66-67
笔选取一些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有特色、有成效的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归纳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加以借鉴,从而弥补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是不良贷款的防范。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贷款本金的损失!”我国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近年来,国家在降低不良资产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信贷制度,要求信贷业务程序化,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根本上没有解决不良贷款问题,这也是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