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德爱 《魅力中国》2014,(24):50-50
土地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做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相协调,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用地“难”,必须牢固树立“小土地、大发展”的理念,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还在持续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化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有利于城镇化的进展,但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过多占用耕地、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低、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处理好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关系,应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注重城镇内涵的发展,克服城镇过度分散布局的现象,使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并重视土地资源环境的整治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4.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工业化与城镇化并行中不可回避的共同问题是土地资源利用.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进行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对于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地的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视角,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州省2010—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并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效果。结果显示,人口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内生动力,优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提高二者耦合发展的关键,质量提升是二者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运营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福生 《发展》2004,(11):49-50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土地作为城镇建设的载体和基本要素,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从哪里来,二是城市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土地的配置、调整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城市土地运营,依靠土地的集约利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高新区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高新区必须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明确发展定位、增强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文章认为,在未来发展中,高新区应构建多主体共赢的规划体系,增强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能力;强化要素聚集功能,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与带动能力;在推进高新区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中增强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区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以韶关市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市域土地综合分区的差异性。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提出了分区差别化土地利用策略。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差别化的城镇建设用地政策和农业用地政策。研究成果有利于推动区域城镇化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财税政策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政府可以运用财税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该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解释及其财税收入效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动力机制,提出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及服务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转移支付制度等成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黎明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05-108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用土地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行为。文章以相关政策文献为依据,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内涵和功能,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选择,以期为国家、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承包权,赋予了农村土地的金融属性。探索农地金融的发展路径,并以此为基础,拓宽传统农村金融服务项目,既可以实现农村金融的飞跃发展,又抓住了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文章主要是从法制约束、农地流转、农地估价、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保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发展农地金融的障碍及政策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把握新时期国家所提出的创建集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型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即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的城市化与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同时分别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时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及特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是高新区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合作联动创新网络体系。面对现实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合与优化创新资源能力不足等困境,高新区应进一步完善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和制度安排,推进创新资源互补与高效对接;建立健全高新区创新网络合作联动一体化机制;构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通过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对接增强创新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Urbanization, Rural Land System and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 IntroductionIn Chinas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emporary migration, lack of basic social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migrants, and frequent administrative land reallocation in ruralareas and abusive rural land requi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re all importantpolicy issues both 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on government agenda. Many policy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issues.As to urbanization and migration in China, the Hukou (urban permanent residentia…  相似文献   

17.
冯步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8):106-108
南宁高新区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在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产业集群聚集、创新体系完善和服务机制健全等优势。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培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增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实现与东盟的无缝对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基地,引领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实现蛙跳跨越。  相似文献   

18.
蔡娟 《改革与战略》2014,(11):108-11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正面临着诸多困境,由此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基本国情与城镇化土地扩张的矛盾、土地利用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以及现行土地制度的内在缺陷是困境与负面影响的生成因素。化解困境的路径选择需要进行全面统筹,即明确我国要走紧凑城市化道路,要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消除城乡二元壁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则是其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时代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3):41-44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