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许经勇农业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是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2.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4,(23):22-24
城乡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乡一体化包括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等科学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辩证分析、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若干矛盾关系,方能顺利、健康地实现这一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的落后,政策的偏向性和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不高都是原因所在,因此,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需要从转变观念、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城镇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周正 《黑河学刊》2012,(12):43-45
城乡二元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遵循的自然规律。而我国双重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意识和管理制度,却带有许多人为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体制性障碍。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我国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加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全国大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加快推进工业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必然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德州市以经济开发区建设为载体,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战略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模式为支撑,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自费改革”,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和“三农”问题顽症,  相似文献   

8.
目前宁波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也是能否实现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宁波要紧紧地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有序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包括制度融合和市场融合。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必然要求,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制度创新是关键,城镇化是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刘奇 《宁波通讯》2014,(5):14-16
<正>《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内容系统全面、措施切实可行,是指导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地要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行之有效的促进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市场化原则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差距及均等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刚  黄琳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76-179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不科学的公共财政体制、缺乏充足的财力保障以及城乡地域差异等原因,造成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力度、经费投入、卫生资源配置、服务可及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文章探讨了医疗保障均等化动态发展路径,这种动态性体现在公共服务资源与能力的更新方面——借助于组织惯例和学习行为将上一轮均等化推进所积累的技术经验投入到新的资源与能力的开发中以持续推进均等化,为实时准确地把握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提供了动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一般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1.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多。如果考虑到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产品产出中工业性生产资料含量的增加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中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提高,传统农业自身排斥出来劳动力将会愈来愈多等因素,预计201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一、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历史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下就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相比较而言,超出农业…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可以采取发展乡镇企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总结了张掖地区在突破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土地制约问题的实践 ,从而对区域类型较为相似的河西地区 ,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解决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土地制约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使用非参数的双边相对Malmqutist生产率指数(Bilateral Relative MalmquistProductivity Index-BRMPI)的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控制地区空间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生产率地区差异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局部空间相关性。在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估计的收敛方程中,我们发现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时期有差别,这可能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有关,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科研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是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反哺农业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科技长入农业经济的载体、关键环节和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继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的又一伟大创举。农业产业化是企业与千千万万的农民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组织,由于共同利益的驱使,其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有利于带领广大农民进入市场;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投入、增长方式创新、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市化;有利于抓住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予我们的机遇和优惠待遇,并能化解或减少对其我国的不良影响,由于这种机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开辟了一条大通道。  相似文献   

19.
李红 《理论观察》2007,(2):107-108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筑在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工业经济的扬弃。知识经济在中国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萌动呼唤着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借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是今天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决择,是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在新农村的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贻玉 《改革与战略》2010,26(11):99-101
农村工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新型农民的主体性,才能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自觉克服城市工业化中的种种缺陷,走一条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的生态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