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王小强二同志在甘肃省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于1980年10月写了一篇题为《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的考察报告,文章共分四个部分:一、包产到户产生的必然性,二、实行包产到户效果非常显著,三、包产到户的发展前途宽广,四、对包产到户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文25,000字。这篇文章提出了包产到户的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刊摘登了它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目的是引起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农村实际工作的同志们的广泛探讨和进一步的研究。本刊摘登时对文章题目作了相应的改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支持包产到户王耕今1955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评了工作中的“小脚女人”,发起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1956年即在全国农村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1957年又实现了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两年的时间就完成...  相似文献   

3.
最近回家到灵台县,同县、社、队的一些干部、社员交谈了包产到户问题,通过耳闻目睹,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的印象很深。灵台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一般地说,工作进展是比较稳妥的。已经搞了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土地按人平均分到户里,公、购粮任务由生产队同社员订立了合同;牲畜、农具由社员大会讨论作价,分给社员户里喂养、使用,生产单位实际上由大集体变为一家一  相似文献   

4.
(一)包产到户的发展势不可挡,但在不少领导干部中还在进行着能不能搞包产到户的争论安徽省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1978年底只有1,200个,占生产队总数的0.4%;1979年底发展到38,000个,占10%。1980年初开了全省农业会议,肯定了包产到户是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1980年5月底发展到87,000个,占23%;麦收之后又有较大的发展,到1980年10月中央75号文件下达时,已有176,000个,占41.6%。当年10月召开的全省三级干部会议强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责任制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显示其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围绕着什么是“包产到户”各有各的解释,存在着争论和疑虑。何谓“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体现了生产队内部的一种经济关系。它的经济主体是“生产队”,承包者是“户”。“包”是把“生产队”与“户”联系起来的“媒介”或纽带。“包产到户”是以承认“生产队”的存在为前提的,又是以确认“户”的管理责任为杠杆的。两者各有权、责,既保证生产队这种经济主体的地位,又便于“户”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其一,生产队占有生  相似文献   

6.
杜润生老先生今年95岁了。到现在他还惦记着两件大事:第一个是怎样减少农村人口,组织好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农民取得完全的国民待遇;第二个是农民缺乏自己的代言人。他希望在15年能内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包产到户问题引起的争论薄一波1961、1962年,在全国一些农村,群众创造并实行了包产到户这种比较符合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是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经营方式的自发的否定,也是为克服农村遇到的严重困难应运而生的。它一问世就很受农民欢迎,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经验教训颇多。对其中典型事件作一全面的回顾与剖析,无疑是必要的。基于这一认识,本刊曾在1981年第5辑上,发表过李云河同志《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遭遇》一文,概述了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过程和遭遇。对此,一些专家、学者评价颇高。为便于广大作者、读者全面了解永嘉县1956年试行包产到户的有关情况,深化对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认识,现特刊出下文。  相似文献   

9.
包产到户,在我国,并非始自今日,也不是发生在六十年代,最早出现在1956年。由于人们对包产到户的认识存在尖锐的分歧,因此它几经反复。较大的反复有四次:第一次,发生在1956~1957年;第二次,发生在1959年;第三次,是1961~1962年;第四次,是1964年。这一次,是第五次。现在,从收集到的材料中选择一部分,原文节录照登,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全椒县南屏公社老观陈大队是滁县地区有名的先进典型,1968年就实行了大队核算。该大队历史最高生产水平的1978年,粮食总产330.76万斤,平均亩产1,636斤,人均生产2,159斤;皮棉总产91,600斤,平均亩产164斤;社员人均分配收入231元。从1973年起,社员口粮历年都吃到800~850斤。1980年虽遭到严重的涝灾,粮棉减产,但社员人均分配收入仍达到151元,社员口粮仍吃到800斤。到1980年底,大队拥有固定资产总值52.5万元,各项积累8万多元。就是在这样一个生产水平高,集体家业大,社员收入多的地方,在大多数社员、干部一而再、再而三的强烈要求下,也在1980年秋后实行了被当地群众称为“直来直去不拐弯”的大包干到户责任制。象老观陈大队这样一个绝非属于“三靠”地区,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队,为什么也  相似文献   

11.
现在,农业生产实行联产责任制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联产责任制中又以包产到户责任制发展最快,最受农民欢迎。与此同时,人们对这种责任制的议论也最多,看法最为分歧。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有人将信将疑,莫衷一是。对于包产到户责任制,究竟怎样看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客观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包产到户”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包产到户”,各方面的人们议论很多,各说不一。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犹豫观望。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究竞应该怎么对待,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 粉碎“四人帮”以来,从四川省实际出发,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责任制,实行结果,增产效果都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健全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长期困难地区,相当一部分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实践证明,这对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恢复和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起了显著的作用。同时,由于生产组织的变化,在经营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地都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发动群众逐个研究解决办法。现将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部搜集整理的“如何处理包产到户后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予以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包产到户的缘起、争论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第三期发表了《关于包产到户的资料》,反映“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农村曾出现过四次包产到户的情况。本期发表这一篇,主要对近二、三年来包产到户发生和发展情况,提供一些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的《关于包产到户的资料》中,曾提到1956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委农业书记李云河派人到农业社试行包产到户。由此,以后李受到批判,包产到户夭折。李云河同志对当时情况写一介绍材料。现予刊登。请读者一阅。以便了解历史情况,利于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1980年12月21日,北京市经济学会召开了农村经济专题讨论会,讨论的专题是包产到户问题。参加讨论会的有农业经济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等20多人。到会的同志大都曾深入农村作过调查研究,所以,发言能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现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周诚: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理论界、经济界很有兴趣,讨论方兴未艾。有人认为包产到户各农户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山药蛋”也不是“糖葫芦”,因而包产到户是集体化的一种新模式;有人认为包产到户是依附于集体经济的个体经营,是责任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人认为实行包产到户就意味着“单干”,意味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败;有人却认为不要把它看成个体经济,应积极领导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17.
包产到户问题引起的争论(续)薄一波(3)邓小平同志的意见。6月下旬,中央书记处听取华东局农村办公室汇报,华东局认为安徽搞"责任田"就是单干,是方向性错误。会上赞成和反对的各占一半。小平同志说:在农民生活困难的地区,可以采取各种办法,安徽省的同志说,"...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党的三中全会发布两个农业文件以来,特别是在一些社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以后,农村的整个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大好局面。包产到户的发展,不仅出乎领导的意料,而且连这个变革的主体——农民群众,开始也没有料到有这么好的结果。第一,包产到户发展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原来设想在全国可以有10%的生产队搞,后来设想为20%,事实上都突破了!现在,估计全国搞多种形式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超过40%,而且还在发展之中。农民要求包产到户,反映了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客观规律。包产到户的发展,一般是每收获一次,农民算一次帐,看到不搞吃了亏,晚搞不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包产到户问题,成了我国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时起时伏,从来没有中断。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对这个问题极为关心。粉碎“四人帮”将近4年,现在应当是从理论上澄清、从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一)包产到户是集体农业经济的一种责任制形式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早在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民群众就创造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诸如,初级社所属的生产队、生产组对社员实行  相似文献   

20.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现在成为城乡人们议论的一个中心。它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是不是单干、倒退?是不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现就这些问题,联系安徽省滁县地区近两年来的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