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土空间的功能重构与优化是加快治理"城市病",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东京、首尔、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疏解主要经验有:(1)采取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制造业和零售业向郊区转移;(2)采取针对性政策促进卫星城建设;(3)建设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扩大人口分布和职业通勤范围;(4)引导教育资源、公共设施等资源分配向郊区倾斜。北京市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与国土空间利用策略:(1)以"用地源头控制"促进产业调整,引导人口流向;(2)科学规划国土空间,优化功能,推进卫星城建设;(3)完善交通布局,增强有效对接;(4)重视生态规划,建设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2.
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智慧化建设之路,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合肥市为例,在阐述合肥市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合肥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合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了评价,初步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并对合肥市智慧城市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扩张迅速,不合理的城市扩展模式会干扰区域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引发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利用移动窗口法、MCR模型、Hydrology扩展模块相结合,得到武汉市适宜扩张路径、生态安全路径,为未来城市规划提供了借鉴。结果表明:(1)适宜建设区(适宜扩张区、优化建设区)所占比例达60.59%,说明目前城市发展格局较为合理;(2)不同的适宜性分区对于建设活动的要求不同,适宜建设区域可引导进行建设开发活动,禁止建设区、生态恢复区应设立相关政策,严禁开发;(3)"山谷线"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扩展路径,"山脊线"作为生态安全路径,可避免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4)生态关键点对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应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地质工作内涵发生的重大转变,提出了城市地质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指出做好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要坚持"六个新":(1)树立新时代地质资源观;(2)构建新时代的地质调查体系;(3)促进形成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模式;(4)建设新时代数据驱动信息平台;(5)构建新时代地质工作新机制;(6)完善新时代城市地质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上杭县城乡规划建设与耕地保护工作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耕地保护机制和创新机制,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上杭县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开发区大量占用耕地、农村"空心房"现象突出、农村村民的老宅大部分闲置荒芜、城市建设扩展滥占耕地等问题。建议:(1)加强规划管控,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2)着力推进"空心房"整治工作,促进节约集约用地;(3)积极将旧村复垦为耕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4)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因子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对建设用地典型节地技术与模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目前节地模式主要有时间型、空间型、平面型三大模式,具体分为时序优化、空中拓展、地下开发等8个子模式;(2)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主要通过时间型节地模式进行规划管控,采用"优化时序"的节地模式对总体用地强化规划,科学用地,另外"旧地改造"模式也为大多数城市所采取;(3)不同城市地形地貌对应的节地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4)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采取不同的节地模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城市建设开发强度与利用效益之间的关系,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响应程度。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对2001~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并借助响应度模型研究了两者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结果:(1)2001~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持续增长,效益提升显著;(2)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变化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增长始终表现出"正响应"特征,2001~2007年响应程度逐渐减弱,而2007~2016年响应程度逐渐增强;(3)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与各影响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地均二三产业产值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升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调研为基础,重点研究入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当前试点县(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显著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城乡结合部类型、农村地区类型、城市规范管理类型等三种类型。基于增值收益分配失衡、集体经营组织薄弱、"入市"与"征地"收益差异过大等问题分析,提出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对策建议:(1)完善土地入市增值收益核算与分配机制;(2)加强规划引导,顺畅土地入市程序;(3)加强交易平台建设和完善税制;(4)加强收益统筹;(5)协调"入市"与"征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湖北省县级单位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模式进行识别,为差别化土地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SBMUndesirable模型,决策树算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模式有"土地投入限制"、"综合配比调整"、"资本投入缩减"三种,且与区域条件、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较吻合。研究结论:(1)识别出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模式与区域条件、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较吻合,因此识别不同的效率模式具有可行性,同时体现了差别化管理内涵;(2)可依据决策者的需要在不同尺度上识别效率模式,层层分解农地城市流转规划指标以服务决策;(3)每种流转模式均包括效率提升方式,为对应模式下的区域提供优化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用地不合理利用占用大量农用地和生态用地,土地价格是国家调控土地市场供需的重要杠杆。基于我国10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地价数据,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的时空变动和影响价格扭曲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的绝对量呈上升趋势;(2)中西部城市建设用地扭曲程度快速上升,区域间的"梯度化"特征逐渐消失;(3)对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和收入提升等推力因素、人口状况和城镇化发展等拉力因素显著加剧了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城市特征中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显著降低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而环境条件改善加剧了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明确城市空地的概念,总结城市空地的类型、分布及价值,结合中国转型期集约精明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提出城市空地研究的迫切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归纳与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空地的概念尚存争论,主要是对"空"认知存在争议;(2)当前普遍采用列举法从土地覆被、土地用途、土地属性及综合角度划分城市空地类型,但分类结果过于细碎,对此,基于失业理论构建统一的分类框架;(3)城市空地的格局与成因具有地块、城市内部区域、城市三个尺度的共性特征,但亟待细化研究;(4)城市空地价值认知经历了从"灰色"区域到潜在资源甚至改造利用的转变。研究结论:城市空地研究是中国转型期集约精明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围绕城市空地的初次形成及转化机理、城市空地演变规律以及城市空地转型机会成本等方向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在分析345个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虽然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扩张规模按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逐渐递减,扩张速度按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逐渐递减;(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受投资驱动的影响,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人口驱动转为产业驱动,中部地区由人口驱动转为投资驱动,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一直受投资驱动较为明显;(4)影响因子两两之间均为增强关系,包括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2000年,投资水平、产业结构及学校数量交互作用极强,而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与其他因子的交互性明显增强。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产业、投资和人口共同驱动,但驱动力大小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应针对不同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实施差别化管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14.
"智慧景区"是近年兴起的新概念,是在"智慧地球"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智慧旅游"背景下孕育而生。本文探讨智慧景区的内涵,总结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现状,阐述智慧景区建设的主要特点、内容,指出我国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矿产品价格监测工作自2013年10月启动,在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下推进,横向上加强与省直部门合作,纵向上以县(市)国土资源局为多元支撑,实现全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监测。该项工作源起于矿产资源补偿费网上征收管理改革,服务于矿产资源补偿费阳光征管和矿业权评估报告质量监管需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逐步发展为促进矿产资源"三资"管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互联网+"管理创新形式。未来改革设想:(1)重视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服务于国家大数据信息中心建设;(2)加强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互动互通,积极推广矿产品"量价双控"监测;(3)加快推动国土资源智慧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城市地质工作与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地勘单位按照市场规则,积极参与城市地质工作",第一次将城市地质工作与传统地勘单位业务转型升级联系起来,为地勘单位未来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面对地下管廊建设经济热潮,地勘单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决策层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2)找准自身定位,制定发展规划;(3)进行技术更新升级;(4)做好PPP模式在地下管廊项目中的应用研究;(5)利用体制机制转变契机,引进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提出打造"一流绿色资源环境服务商"的战略目标,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需要。围绕这个定位,必须瞄准地质勘查及技术服务等新的需求,加快地勘单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新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需求;瞄准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瞄准清洁低碳能源的勘查开发及其建设需求;瞄准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瞄准防灾减灾需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议:(1)唤醒抢抓机遇意识;(2)优化整合队伍结构;(3)加大研发创新力度;(4)提升队伍转型能力;(5)突出企业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据信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哈尔滨市在推动智慧政府构建上,需要借鉴现有成功智慧政府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避免建设智慧政府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多部门协同治理,提升治理效率与能力,为哈尔滨市建设智慧城市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减排工作,抑制农用地转用,增加陆地生态碳吸收量;(2)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降低建设用地碳排放;(3)深入推行"多规合一",提高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效率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格局出发,提出长江中游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区划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规划用地格局,规划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可供给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1)差别化管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2)加强区域耕地布局和开发保护;(3)能源管网建设应注意不同地区的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