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作社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成员资格同质性、成员角色同一性和治理结构耦合性的"三位一体"的合作社"理想类型",基于对合作社"理想类型"实践逻辑的分析及其与现实的比照,进一步辨析了我国现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性与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土性实践与发展给出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是对不同主体所形成的控制与激励,直接影响组织绩效。本文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外部市场三者之间关系,构建出以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为纽带、以提升组织绩效为目标、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互嵌的"双网络"治理结构,并探讨了其运行机制,同时借助案例比较分析,检验了合作社"双网络"治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背景,主要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为例证,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了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具体路径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变量与治理变量紧密相关,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牵头人情况和理事会结构三大因素对合作社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股权结构的作用最大。一个良好的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但主要依赖于内部机制。因此,完善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合作社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效运营的关键,其完善程度影响经营绩效。本文基于中国4省(区)7个地级市221家农民合作社的访谈问卷数据,探究以合作社为纽带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约治理不仅对合作社经营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能通过促进关系治理间接提升经营绩效,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关系治理水平较为相似。相较于公司从属型合作社,原生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水平较低,公司主导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较高。因此,合作社需要审视缔结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征,妥善运用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两类机制,提高合作社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5.
以赣州市三家典型果业专业合作社的为例,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模式、制度特征方面的共性和特性,以及其差异化发展路径下产生的不同社会经济效果。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由能人大户主导的、利益联结紧密型合作社在带动能力和发展潜力方面,要相对优于农民自发组织型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主导型合作社,并得出结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村精英仍然属于稀缺资源,"公司+农户"的外部矛盾被转化为合作社的内部矛盾,以农户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是合作社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治理的目标就是协调合作社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达到良性互动,提高竞争力。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创新、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培养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内容,从治理结构层面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治理困境,并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即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融合中的实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规范合作社管理以及政府合理定位,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体系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组织成本视角下的农业合作社基本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组织成本视角分析了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会带来"得"和"失",通过组织成本可以看出"得"、"失"各是什么,进而解释了基本制度的存在理由。在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创新使农业合作社保持了生命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不同类型客户作为所有者引入合作社,改变了基本制度,也就失去了合作社最主要的优势。中国面临着大多数农户不是合约农业市场主体、农业要素市场交易成本高等合作社发展障碍,农业不平等发展观念和农业新自由主义观念没有积极去克服这些障碍,但不克服这些障碍农业合作社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组织理论和制度分析框架进行解释并试图呈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扭曲的过程、发生机制及锁定与强化机制。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扭曲具有多重逻辑。合作社行为扭曲现象发生并持续存在的根源在于现有制度环境和组织安排为合作社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不良激励。合作社行为扭曲发生在合作社成立、运行及利益分配等多个环节,并呈现逐渐蔓延之势。具有完全势力的政府介入是合作社行为扭曲的起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果大打折扣。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殊的组织结构与安排为行为扭曲的演化提供土壤,运行实践与制度文本相背离,正式组织解构并且再结构化,非正式结构成为主导力量。各方参与者的持续互动又对扭曲行为予以强化,组织制度化下的监督厌恶、组织同形和路径依赖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扭曲现象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适度规模经营群体经济实力扩增,改变了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分析各经营主体利益和特点发现,目前合作社是乡村自治最恰当的选择。构建"村两委+合作社"治理模式,发挥村两委供给公共服务产品和保护乡村环境生态的职能,发挥合作社治理乡村经济和引领乡风文明的功能,可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对农民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探索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重塑方式。[方法]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传统农民合作社治理所面临的"环境适应性"挑战进行分析,并构建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重塑的理论框架。[结果]农民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消费需求、政策法律和技术、合作社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传统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已无法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要进行产权结构重塑才能应对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履行合作社的职能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结论]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重塑应以产权制度设计为核心。(1)明晰所有权,设计合理的合作社规模和有条件的社员资格,允许合作社股权交易;(2)明晰控制权,针对不同类型的决策事项设置不同的投票制度;(3)明晰收益权,设计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剩余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从精英治理向合意治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出现了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即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精英采取控制手段来"治理"合作社的运行,导致合作社难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英"主导"下的治理瓶颈、走向合意治理是合作社变革的可能路径。具体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意治理模式的实现需以农民性、合作性以及组织性作为基础,通过合作社发展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共同演绎从"精英主导"到"合意治理"的组织嬗变轨迹。本文以武陵天麻合作社为例检验了合作社合意治理的可行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刻嵌入于制度结构、资源结构、市场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制度环境之中,其"内卷化"是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引致的必然结果,"去内卷化"本质上就是降低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制度环境嵌入不断增多,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将增强,这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带来挑战。对仅嵌入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而"内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可以通过改善政府供给的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完善政府立法和相关制度安排、合理框定政府作用空间、有效配置政府资源等来实现;对还嵌入于市场结构或文化结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更要求在市场化导向、农民高度分化等强烈冲击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性与公共性,充分赋予小农主体性。市场结构与文化结构嵌入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影响其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鄂东H合作社为例,分析了一个股权配置虚化的合作社是如何通过网络化治理获得良好组织绩效的。研究发现,H合作社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了网络化治理:一是合作社通过理事会骨干社员在各村庄设置独立分社的方式,扩张了组织规模,实现了合作社的横向联合;二是合作社各分社通过设置"技术员"角色,实现了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建立了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H合作社网络化治理的实质在于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从而降低了它在规模扩张和与农户合作中的交易费用。本文研究的启示是: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网络。通过关系网络运作,合作社不仅可以实现跨区域的横向合作,增强竞争力,而且能够动员普通社员参与其发展,保持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因此,网络化治理是合作社的一种重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制度安排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员异质性的合作社中,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将偏向于确保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作用发挥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结果从"帕累托改进"和"激励相容"角度来看,是一种合理并且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对江苏省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3户成员的调查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参与合作中普遍缺乏投资入股、稳定惠顾和扩大产品生产规模的强烈意愿,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形成稳定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内在机制;成员的合作认知水平、获得的合作收益及其满足程度、对管理层的信任程度、合作社盈余返还分配制度和社员股金制度是否健全以及成员在合作社中的某些角色差别,是影响成员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此外,合作社实行自由退出制度、家庭经营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大对成员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针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了合作社制度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关系.笔者认为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的原因;"骨干成员"存在的合作社由于能促成集体行动而发展较快;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合作社在实践中运用一定的强制、承认差别以及向成员提供选择性激励等措施来促成集体行动的实现;当前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应转变到完善合作社立法、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上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四川省西昌市鑫源养猪专业合作社为例,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互助机制及其内在运行机理。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效应,而这种效应源于合作社内部分配制度的设计、重复博弈的组织结构、外部的生存环境和政策引导;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提出了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性合作社、改进合作社的政策补贴方式、落实合作社内部奖惩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3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衡量合作社绩效水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生能力、交易环境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外部交易环境中,合作社对外依托包括外部社会资本和政府参与都会间接地减少合作社绩效;而加强合作社在理事长能力、财务信息透明度、技术教育、环保和资源利用上的优势,能够显著增强合作社的自生能力,促进绩效水平提高。此外,有些因素例如股权集中程度、普通社员影响力、产品竞争能力不能构成合作社自生能力的积极来源,甚至阻碍合作社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度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兵团合作社的效率改进方向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对兵团4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方法测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一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整体水平偏低,且综合效率水平偏低主要由是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合作社规模和合作社等级负向影响合作社的效率,而理事会规模、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产业类型等因素正向影响合作社效率。[结论]改善合作社的纯技术效率可有效提升兵团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且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理事会规模、理事长受教育程度、合作社等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技术培训频率、产业类型等因素均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会计工作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简称"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各地对此执行或参照的政策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少数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的细则或办法。本文拟就合作社会计工作组织规范化标准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