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湘雄  呙玉红 《南方金融》2004,(9):22-24,10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进程的推进,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增强。发达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环境进而充分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很低,导致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而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因此,怎样发挥区域金融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广东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阐明广东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二元结构,揭示广东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利用金融资源的不同效率,提出利用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董伟 《上海金融》2001,(9):23-24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资产、负债及员工规模等各项综合实力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历次农信社改革都未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及法律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就经济发达地区继续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区域特征,站在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贯彻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建议,即以增强全局意识为切入点、以区域经济实际为着眼点、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助力、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基础贯彻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4.
刘铁  陈赛玲 《浙江金融》2002,(7):18-19,21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经过50年的曲折发展,已成为资产、负债、职工规模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信社的存贷款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历次农信社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及法律地位等问题,导致农信社经营体制一直不顺,严重制约了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及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信社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仅就经济发达地区农信社体制改革问题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欠发达地区广西为视角、以河池辖区农村信用社为具体调查对象,研究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统一法人治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当前管理体制和"三会"治理情况的评析,发现目前欠发达地区县级农村信用社不具备以"三会"形式进行法人治理条件,产权仍然是散而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我们通过有效法人治理条件筛选、产权模式比较,认为农村信用社可以试行特殊的股份合作制度,即国家金融投资公司控股,农民入股合作参与.设计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只保留经营管理层(即主任阶层)即可,由国家金融控股公司(如中央汇金公司)或省联社发挥股东作用,引导基层农村信用社执行国家支农政策,省联社下属各地办事处发挥监督作用.具体从六个方面提出关于省联社控制权限划分、股权设置、法人结构简化、内外部竞争、监督制约、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下,普惠金融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促进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视角,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根源与农村信贷金融建设中的法制问题,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角度,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来深入分析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现状与金融结构,为反贫困制度设计提供参考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系统性框架制度。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的三种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农村信用社在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中部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分别选择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和省联社的模式进行改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变革和金融创新的强有力推动下,欠发达区域的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区域金融发展的东西部差异而言,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像中国西部地区,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金融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金融和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三农”领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却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同时农村金融改革又面临着农业产业基础薄弱,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困境,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农村金融改革滞后;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探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机结合模式,寻求互动发展的路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一轮农信社深化改革博弈妥协的产物,省联社管理模式在金融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功能异化,并产生制度困境。在比较股份制改革模式、金融监管模式、行业协会模式、金融服务公司四种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兼具行业管理与行业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才是省联社制度重塑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