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淑清 《河北企业》2024,(1):100-102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障资金的充裕并充分利用,负债经营在各个企业都不罕见。负债作为企业的一种金融资本,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因此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以金科股份房地产企业为例,首先对其短期偿债能力分别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得出企业在短期偿债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房地产业自身产品的特殊性,导致负债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了这几年"跑马圈地"、大肆扩张之后,普遍面临着资金紧张的状况。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重视其偿债能力的分析,特别是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留足资金偿付短期债务,才能降低财务风险,使其在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企业到期有无支付现金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企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的负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日益恶化并不断突破企业的风险预警线,给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合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固有的行业特点,通过对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提出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尚宗 《四川会计》2000,(12):27-29
一、现行衡量企业偿还长期负债能力指标的误区   (一 )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及负债权益比率不是衡量长期负债偿债能力的指标,而是全部负债偿债能力指标。   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科书都把资产负债率列为长期负债偿还能力指标。但从它的计算公式“总负债 /总资产”上看,分子是全部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在内,不只是长期负债。所以它实际上是全部负债的偿债能力指标,而不是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笔者曾在一家造纸厂兼任三年总会计师,该厂的所有负债都是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为零。该厂的资产负债率与其说是衡量长期负债偿债能…  相似文献   

5.
现行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三个主要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它们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从理论上说是科学的,但由于指标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若不加以弥补将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由于企业的债务因期限不同,可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所以偿债能力也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6.
谈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王满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通过偿债能力指标计算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企业的负债水平,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评价。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对万科房地产企业2010年财务报告的分析本文对万科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分析,目的是研究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问题。从总体来看,公司资产增长额为780亿元,年末为2156亿元;从负债和股东权益来看,负债增长额为688亿元,年末为1610亿元,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为92亿元,年末为546亿元,其中留存收益增长额为64亿元。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8.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付下一年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企业债权人、投资者、原材料供应单位等使用者通常都非常关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反映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政策受其行业特征的影响,与其他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房地产行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在流动资产构成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房地产行业内部流动负债占负债比重极高,其中短期借款所占比例较大。此外,企业的获取现金能力、流动性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政策呈负相关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与企业的营运资金政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以海信电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偿债能力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最为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比率分析法,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结合盈利能力来判断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1.
债权人为保障贷款资金安全,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分析债务企业的偿债能力。文章从现金流覆盖率指标出发,提出房地产融资项目现金流偿债能力分析表模型和方法,并在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现金流进行测算、优化的基础上,提高了模型测算的准确性,降低债权人承担的债务企业偿债风险。  相似文献   

12.
侯珍 《会计之友》2007,(12S):24-24
企业往往依赖于负债进行经营,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债权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对短期偿债财务比率的介绍与分析,阐述了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最根本原因。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就会取得可观的利润,而利润的取得,便成为增加企业资金,提高偿债能力的后盾。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差甚至亏损,必然会影响企业信誉,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紧张,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导致短期融资困难,从根本上引起营运资本缺乏,其短期偿债能力必然受到影响。(二)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负债的偿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身的资产偿还,另一种是用举借新债的办法偿还,但最终也要用自身的资产来偿还。短期负债一般来讲需要以企业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赊销产品,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但收不回货款,会出现坏账风险。为了趋利避害,在赊销前,企业销售人员应测算赊购单位偿还债务的能力,为赊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测算赊购单位的还债能力,可通过计算分析赊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类指标来进行。一、短期偿债能力,是指赊购企业一年内清偿债务的能力,可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个指标:(一)、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流动负债是需要短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资产是短期内可以变现的资产。流动资产是偿还流动负…  相似文献   

15.
负债经营是商业经济条件下一种行之有效且难以回避的经营方式,但负债经营总是要求以足够偿债能力为基础的。负债与偿债又总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讲负债,不思偿债,即是蛮横无理的,也是极其危险的。然而,这种情况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许多企业甚至养成了一种“赖帐有理”的思想,只顾当前举债有利,不思今后偿债艰难,这是我国企业经济生活中的危险之一,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负债经营条件下的资本结构和全面科学理解偿债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地增强企业偿债能力及外部环境的协调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评价指标是企业既往和潜在的债权投资者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及其利益相关人评价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乃至于企业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尺度”作用。然而目前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并未充分企业资产、负债的质量、属性和会计核算上的计量属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显得较为粗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有鉴于此,本文拟对现有的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评价指标作一点探讨,以确保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何靓  王婷 《电子财会》2006,(9):17-19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债权人、股东或其他信息使用者,都日益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负债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可占用和使用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到期需还本付息,从而又形成企业的财务负担和财务风险,甚至于可能由于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而导致破产,降低股东的资金收益。因此,必须认真进行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结构关系及各项目的变动情况,来确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的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示,只有极少数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为正数,速动比率维持在健康水平的少之又少。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偿债能力薄弱的风险,抗风险能力面临极大考验。作为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资金投入量  相似文献   

19.
张玲  秦玮 《电子财会》2004,(3):43-45
现代企业往往依赖负债进行经营,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投资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的决策,因此,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通常,人们是通过分析有关财务比率来了解和认识企业的偿债能力。其中,流动比率就是一个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本  相似文献   

20.
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是负债筹资所引起的另一类财务风险问题。偿债能力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在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偿债能力的分析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洪先生和刘总经理就偿债能力分析的问题及企业风险水平对适用折现率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