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微 《财会学习》2022,(2):148-150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之后发展起来的专业,是传统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与创新领域发展对相关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专业教育理论化水平较高,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于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化创新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本文从落实互联网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面临新挑战。本文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为基础,分析高职金融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提出几点思路,以此来促进高职金融专业教育和培养出更加适应当前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的金融业与"互联网+"的交叉融合,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应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互联网+"社会环境,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成果导向模式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加速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金融专业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对金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实践提出了新的跨时代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为例,分析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情况,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剖析了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实践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对我国传统金融体系造成有力冲击,新业态的涌现和发展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快速性发展的特征时,传统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全新需求。源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理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旨在将高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从而培养紧跟行业变化、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本文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探讨了教学工厂理念在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为高校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雪 《甘肃金融》2018,(2):64-67
文章在分析互联网环境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有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及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教育的脱节、市场需求即时性与教育创新滞后性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互联网金融教育需求不均衡的问题,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融合与发展教学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人培养机制、开展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为高职金融专业教育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金融专业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劣势,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调整职业教育模式。通过SWOT分析当前金融职业教育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完善新的就业导向需求,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互联网+金融"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人才的需求类型逐渐复合化、创新化,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独立学院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其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独立学院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对策,为独立学院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金融院校中部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就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以及如何缓解社会对真正的金融IT类人才的巨大需要这一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了金融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思路,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与优势学科相结合、专业特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等几个培养方法入手,使计算机专业与金融应用方向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优秀的金融IT类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0.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案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等环节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结合,课程学习与案例讨论相结合,学院派师资与实践型师资相结合,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相结合,一般标准与培养单位特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新兴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融资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金融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效对接这一市场需求.针对当前人才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以激发创新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建立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的规范化培养标准,完善以金融产品设计技术与方法为核心的教学课程体系,根据金融创新和产业融合趋势增加新专业和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提升途径,对金融机构和政府参与金融硕士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带来的金融人才需求趋势新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财富城市建设对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金融人才的培养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证融合",深入推进"双证书"制度;深化"课赛结合",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给金融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金融业的效率更高,这也给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培养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为了适应金融行业不断的变化及新的需求,高校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随时修改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为社会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     
《黑龙江金融》2014,(1):77-77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思想。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络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渠道、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门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急需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样也是河南地区实现经济建设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因此,本文建议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兼备风险意识和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传统金融行业在新兴技术的冲击下不断变革升级,当前已然步入金融科技时代.本文以江苏省某财经高校金融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系统分析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深度挖掘金融科技时代对学生课程及培养方案的评价与设想.综合全文研究,本文认为高校应从加强自学平台的优化和完善、增加金融与科技学科交叉比重、推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融合三大维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现金融科技时代金融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发展,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与美国迥异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范式。中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抑制政策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有鲜明的"普惠性"的特征。本文从互联网的内涵发展轨迹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的具体特征,最终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因为其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客户资源丰富,聚集海量的信息等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分类对传统的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较小,未来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孙娟 《时代金融》2014,(8Z):45-46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因为其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客户资源丰富,聚集海量的信息等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分类对传统的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较小,未来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显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造就符合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