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华  王含 《当代经济》2022,39(2):11-18
特朗普执政时期发生的打压TikTok事件是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对美投资的缩影.本文从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结构对市场影响的视角予以解读.研究表明,在美国从战略竞争角度看待中国高科技企业对美投资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颁布打压行政令;美国国会在利益集团游说推动下通过举行相关听证会和立法向行政部门传递压力...  相似文献   

2.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此外,美国还将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美国政府对华发动的“贸易战”的动机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如何应对?本文将依次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特朗普时代“重建美国”和“美国优先”的政策导向等现实状况,未来中美关系能否继续健康发展下去,还是回到“修昔底德陷阱”的老路上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特朗普瞄准中国“开火”,未来可能聚焦在哪些领域、采取哪些手段,提前研判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早在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宣称要对所有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45%的关税,以保护和夺回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自2018年3月起,特朗普政府相继提高钢铁和铝关税、依据“对华301调查报告“结果签署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总统备忘录,美中贸易战一触即发.此次美国贸易制裁与以往不同,其实质是要通过贸易、投资壁垒打压中国将要发展的高端制造产业,遏制中国崛起.全球价值链模式下,美国挑起贸易战短期内会令产业链上所有贸易国家均受损,长期则会对中国的技术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挑衅,中国的最优策略是对美反制裁并扩大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开放,促进多边贸易、投资及交流,以实现进一步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于当下的国际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大挑战,国际经济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除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外,特朗普政府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企业减税等条件,希望为海外的美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吸引力,引导这些企业回归美国本土.当前我国经济总体需求疲软,同时人力资本成本上升,过去依靠人口红利优势来发展产业的模式已经不再存在.因此我国必须深入开发国内需求,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尽快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且美国有贸易保护倾向,对我国的出口可谓雪上加霜,因此更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和去全球化思想,一方面将影响人民币汇率,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也会迫使人民币汇率实施改革来应对.一旦中国抓住美国政策转变带来的人民币国际化契机,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攻击对象。自2017年8月18日美国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也只能在彼此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试中逐步得到解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理论的有效解释及说明,有助于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7.
2020年2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了2021财年预算申请,总额达4.83万亿美元。该预算案体现了特朗普政府下一财年的投资重点和政策走向,主要特点是:国防开支持续增加,非国防开支大幅减少;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学,减少基础研究领域投资。从整体来看,是在实现特朗普的承诺,重建美国军事优势,保持美国对外的军事霸权态势。同时为了确保美国在未来产业的竞争力,重点投资高新技术领域,确保美国在全球科技和经济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末的中国,风险投资因其对科技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和具有“赚钱效应”的独特魅力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地方政府纷纷筹集资金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以期把风险投资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引出一个问题:风险投资是政府行为还是企业行为?政府应该做什么?风险投资到底是什么?风险投资是指对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以期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其特点表现为高风险、高收益和高增长潜力。风险投资50年代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成为推动美国高科技事业发…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在2018年1月于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考虑重新加入TPP,这将对亚太贸易自由化进程和我国的经贸利益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结合TPP和CPTPP的发展历程,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对美国重返TPP的动机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通过对TPP的历史、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亚太FTA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国际和国内博弈,笔者认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动机比较强烈,重返TPP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为振兴本国经济奉行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延续了之前的“重返亚太”战略持续对中国施压,而重新加入TPP则是“重返亚太”的关键举措。站在中国的角度,需要对美国重返TPP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在维护自身的发展和稳定、深化改革的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持续推动航天领域发展,美国航天管理也呈现新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通过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航天战略、航天政策、组织机构、资源投入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全面解析美国特朗普政府航天领域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出特朗普政府在航天发展战略上重视、政策上倾斜、组织机构上革新、资源投入上强化的结论,并预测未来美国将在航天科技水平、产业规模和行动能力等方面实现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一个自由经济国家,政府对私人企业干预少,整个商业社会有较好的公平竞争机会;但是,美国又是一个法制严密的国家,政府要求业主遵循法规。中国的跨国公司初到美国投资时往往被美国的法规所困扰。此文简要介绍美国在对外籍人投资问题上的一些重要法规,以供我跨国公司赴美国投资参考。 一、美国限制外国投资的几种特殊行业 美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在美国兴办企业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限制。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8月签署对中国重启“301”调查的行政备忘录。重启既是逆全球化的直接体现,也是特朗普为践行其竞选承诺,推动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现实举措,更是发展民族主义思潮的间接表现及巩固其霸权地位的需要。从中方看,中美贸易中美国的顺差地位及中国应对美国发起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337条款”调查的能力和制度不断增强与完善,也使美国感到需寻找新的手段维护其利益。重启“301条款”调查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既会制约中国对美出口、阻碍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也有可能引起他国效仿,使中国陷入被动。中国应主动进行沟通谈判,解决对外贸易分歧;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研究wT0规则,有效利用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面临重大调整,有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体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言论以及相关智库所提交的政策报告,对比了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的科技政策,认为特朗普政府将推行较传统共和党更为保守的科技政策。调整科技决策机制和推迟任命政府有关科技官员等措施显示,科技政策将不会是特朗普政府的施政重点,美国政府的R&D投入会有下降且资助重点和方式将显著不同,这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土安全相关的科学技术以及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应用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等领域带来影响。但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强大的科技体系能保证美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会因任何一届总统的具体科技政策变动而受到破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内政局变化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和走向会产生深刻影响。通过研究分析特朗普政府在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平台采取的政策行动,认为特朗普政府调整多边经贸政策,是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对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的控制力下降,同时也是国际经贸格局改变、多边贸易体制公共产品属性增强的必然结果。随着拜登政府上台,世贸组织在美国贸易政策议程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修复特朗普政府对世贸组织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修复并增强与其盟友在经贸领域的关系,引领重塑对美国有利的规则体系,将是拜登政府多边经贸政策的核心。世贸组织改革与美国贸易政策议程之间的互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世贸组织改革的命运,也将从很大程度上塑造美国未来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5.
投资聚焦     
《资本市场》2006,(10):86-91
<正>蓝山中国资本2500万美元试水房地产继渣打斥资绿城3.7亿港元后.日前.蓝山中国资本完成了对河南鑫苑置业公司总额为2500万美元的投资.这也是唐越首次投资房地产企业。除蓝山中国外.美国最大的房地产投资公司之一EquityInternational同时也参与其中。针对政府出台的“国六条”等一系列严厉政策,是否会对此次投资的回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头戏始终是贸易,双边投资仅是配角且以美国对华投资为主,中国对美投资非常有限。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最近几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迅速扩大之势,尤其在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103.4亿美元,首次超过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94.7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欧盟、加拿大、日本和百慕大的在美第五大投资者。2017年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阶段,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以及中美关系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发展趋向。本文从新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曾是最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始终认为气候变化是"中国的骗局",反对气候变化研究,其提交国会的2018财年预算,试图大幅削减13个部门涉及气候变化与环境及其相关领域的预算。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联邦对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的资金支持将导致美国气候与环境研究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对美国气候与环境领域的能力建设、观测与建模、适应与评估、科研队伍建设和国际承诺履行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此,我国可加强相关领域研发投入、扩大对美国合作并积极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萍 《经济导刊》2005,(10):70-73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两种不同途径。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如何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出口发展成为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借鉴日本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出口的成功经验,中国企业应该首先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规避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前总统奥巴马由于执政理念和所处的国内外形势不同,其科技政策取向也有很大不同。本文对比了特朗普上任以来发布的科技政策与奥巴马时期的科技政策,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并预判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科技政策,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以来 ,政府采取宏观调控。对此 ,理论界、经济界、企业家众说纷纭。忧心忡忡者说 :名为“宏观调控” ,实为“行政控制” ,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 ,中国经济难免会有急转直下的危险 ,股市长期低迷不正说明了这点。盲目乐观者说 :中国经济并未出现全面过热 ,政府现在采取的措施 ,只是亡羊补牢 ,宏观调控给人一种“救火”的色彩。顺其自然者说 :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大可不必 ,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 ,哪些行业该投资 ,哪些行业不该投资 ,应当由企业自己去做判断 ,政府何苦去越位。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已经懂得顺应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