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旨在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研究通过对铜仁市实地调研,找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经验,最后提出可行的策略。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施行情况存在低水平经济与高期望值就业要求的矛盾;新的社会不公问题。铜仁市在扶贫搬迁过程中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要使易地扶贫搬迁更有成效,要明确政府、社会与贫困者之间职责关系;将微观分类施策与宏观区域发展相结合;构建恰当的使搬迁人员受益的机制;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铜仁市要利用好宝贵经验,总结问题,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效率。  相似文献   

2.
《今日重庆》2015,(3):30
精准扶贫坚持瞄准贫困,全力落实贫困户搬迁政策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瞄准贫困人口搬迁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强化搬迁的"扶贫"宗旨和"精准"理念,防止"搬富不搬穷"、"搬近不搬远"问题。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搬迁安置根据搬迁户的客观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充分考虑深度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有地安置为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梯度安置,有闲置出来的农村二手房,搬迁户愿意的,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评述传统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赣西北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实际,将政府的支持力与移民个人的内驱力引入推拉理论中,构建了移民搬迁扶贫的动力机制,由此分析移民发生的可能性,以便科学地选择好迁出地和安置地,创新工作机制,调动山区群众搬迁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州和甘南州两地为例,就"十三五"时期以来易地扶贫搬迁的进展情况、主要做法与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要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落下。扶贫脱贫必须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做好全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加强重点地区和群体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专项竞争扶脱贫行动等五件大事。促进精准扶贫必须与社会治理有机统一:要提升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构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主体多元性,突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措施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更好地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要明确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是: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领域信贷投放;促进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有效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强化政策衔接,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综合金融服务;提升金融体系普惠性,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扶贫领域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水县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突出重点,合力攻坚,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12月19日,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修水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海波司长称赞:"修水县搬迁移民扶贫工作很好地体现了精准性、参与性和持续性"、"修水经验可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将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两年时间,任务仍然艰巨。我国当前扶贫方式主要有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等方式,但仍面临扶贫方式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特征不适应的困境,在新时代我国应从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改变贫困思想、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整、加强扶贫工作监督考核等方面转变扶贫方式,使其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特征,推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概述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县区结对子精准施策扶贫的做法与经验:教育扶贫"拔穷根",科技扶贫"去穷势",文化扶贫"变穷貌",产业扶贫"改穷业",健康扶贫"除穷病"。认为: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要做到:做好调研工作,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加强产教融合,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双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全方位真扶贫。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坚持瞄准贫困,全力落实贫困户搬迁政策 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瞄准贫困人口搬迁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强化搬迁的“扶贫”宗旨和“精准”理念,防止“搬富不搬穷”、“搬近不搬远”问题. 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搬迁安置 根据搬迁户的客观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充分考虑深度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有地安置为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梯度安置,有闲置出来的农村二手房,搬迁户愿意的,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  相似文献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最基本前提是要突破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真正脱贫的瓶颈。新疆地处西部边陲,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刻,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也有赖于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扶贫、治贫方式。阜康市三工河乡拜斯胡木中心村是阜康市定居规模大,搬迁人口多、基础设施差、集体经济薄弱的牧民定居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通过阐述精准扶贫重要意义("三个有助于"),分析主要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明确阶段性目标(实现"五个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采取"四个新"),对农牧民增收、基层组织建设、"去极端化"的实现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指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有计划性地对特定的贫困区域及其贫困人口进行帮助与扶持,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正向社会变迁过程。这一界定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二是要建立综合性的效益评价目标;三是要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昆明9月12日电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12日在云南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表示,国务院扶贫办将培育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精准扶贫品牌。刘永富介绍,精准扶贫三大品牌包括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一是实施雨露计划,拔穷根。对建档立卡贫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而"合作社+扶贫"模式现已成为贫困村有效脱贫、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贫困村的农民合作社大多是政府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产物,而非农民自发成立的经济合作组织,其发展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问题。发挥好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治理的作用,要围绕贫困户和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制度创新和特色产业规划,规范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有效整合扶贫资源和自有资源,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增加合作社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形成多元扶贫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一热词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来的。理解精准扶贫首先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一系列讲话内容,搞清楚哪些是扶贫的对象,精准扶贫要扶什么,避免"穷人落榜,富人带帽。"文章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和意义,用两个实地案例展现了各地对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精准发力。一是黑龙江省绥棱县通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带动贫困户创业创新提高造血能力;二是贵州六盘水在当地的实践中,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发展脱贫攻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实施的扶贫方面具有重大决策意义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我国精准扶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做到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给予困难户有效的帮助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此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对于解决失去原有土地的农户该如何解决生计也有明确规划,浅析易地扶贫搬迁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问题,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找到出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有效途径。青河县作为全疆五个率先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实地调查,找出了政策规定、搬迁计划和后续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行,应该在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以及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着手,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19.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政策,而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三扶)则是当前推进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江西省余干县的"三扶"实践做法及其成效分析表明只有在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施、"输血"与"造血"并举,才能更有效推进精准脱贫。对于仍处在脱贫攻坚阶段的贫困地区而言,地方政府不仅要努力实现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扶贫产业确保扶贫对象有业可就,同时应加强教育培训以助推脱贫对象形成就业力,还要加强对精神文化上的帮扶以激发贫困户形成勇于脱贫的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陈武主席在2014年6月6日全区扶贫开发暨农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必须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树立科学精准有效扶贫的新理念,在深入总结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找准贫困地区发展路子",强调"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机制,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扶贫"。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精准有效在广西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为加强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扶贫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