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管理者,肩负着地方投资融资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其投融资行为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投资于创新创业企业,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杠杆率,提升实体经济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产业的扶持.通过对某四线城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进行调研,立足该市近年来财政金... 相似文献
2.
政府引导基金是我国产业布局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研究2005-2018年政府引导基金对私募创投机构的投资行为影响发现,尽管政府引导基金参与投资的企业数和投资额占整体创投市场的比例尚小,但政府引导基金的注册数量对风险投资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说明相较资本导向而言,政府引导基金的政策导向影响力更为重要。建议集中资本和人才的优势力量,根据地区产业优势,创建地方性政府引导基金品牌,同时灵活管理机制,进退得宜,最大化政府引导基金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宏观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发挥财政杠杆效应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得出,政府引导基金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发挥了"融资造血"功能.这种"融资造血"功能在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能通过发挥"信号传递"效应,传递政府支持发展的信号,缓解资本市场上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通过资金靶向作用引导资本投向,降低企业信贷资本成本,从而发挥了"融资造血"功能.最后,由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这为政府引导基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支持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是在2005年开始思索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在2006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06年高交会期间,创新投与七个地方政府就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签约.随之正式创立政府引导基金是2007年的1月。到今天为止创新投已经投入运作的政府引导基金17个,已经签约处在筹备阶段的有11个。目前创新投引导基金已经实现了进退之间的循环,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项目已经有第一个成功上市,另外还有六个项目已经处在证监会的上市审查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靠制度舫范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长达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发展创业投资,设立了不少国有独资或者控股的创业投资公司。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来推动发展创业投资,除当时别无更多选择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领导认为.搞个国有控股或者国有独资的创业投资公司,直接派人运作.这样比较放心。 相似文献
6.
政府引导基金呼唤专业的GP——对《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导意见》提到,“引导基金应以独立事业法人的形式设立,由有关部门任命或派出人员组成的理事会行使决策管理职责,并对外行使引导基金的权益和承担相应义务与责任。引导基金可以专设管理机构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与运作事务,也可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管理机构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与运作事务?”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011-2020年208家环保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引导基金对环保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地方环保重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显著提高环保企业创新水平,地方环保重视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引导基金的促进作用存在阶段异质性;地方环保重视度的正向调节效应具有区域、阶段异质性。并且,政府引导基金进入后的第二年是其作用延续的关键时间节点。机制分析发现,政府引导基金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环保企业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构建公共财政作为私募股权基金母基金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寻底之年,作为亲密接触一级市场投资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业自然是感同身受。不过,2008年也是中国各级政府对VC和PE更加重视的一年,如何成立政府的母基金、母基金如何操作等已经逐渐成为中国金融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初创企业、创投机构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数值仿真模拟,研究政府引导基金如何通过设定不同运作模式利用市场化运作达到政策性目标。结果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可以通过实施不同程度的让利激励或监管惩罚,影响创投机构投资策略和初创企业创新策略选择,使初创企业、创投机构和政府三方达到理想的演化均衡。在当前政府引导基金实施的让利机制中增加监管惩罚能更有效解决政府引导基金特殊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使引导资金真正流向初创企业、促进创新。本文建议,政府引导基金应该有选择地进入创投领域;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提高创新预期收益、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政府引导基金私链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惩罚力度以威慑创投机构违约等都可以打破劣后均衡转向理想均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