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只有将西安和咸阳组建成一个大西安,西安才能与重庆、成都相抗衡,提升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分四个层次,即大西安中心城市、大西安都市圈、关中本体城市群、大关中城市群。在这个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形成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经济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市,构筑大西安都市圈,健全关中城市群体系,发展大关中城市群,形成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持续与协调发展,是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极为关注的事。实现持续与协调发展,必须要有龙头领舞!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府在大关中布局了“一线两带”。专家认为,对于地处内陆的陕西来说,这项布局的战略意义,相当于沿海开放时的经济特区,沿江开放时的浦东新区。 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更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因此。理应成为继深圳为窗口的珠江三角洲、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经济热点,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口。 但是,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完全实现。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密集的城市群做支撑,更没有像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那样,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 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先生在深入调研后。率先提出了大西安、大关中崛起构想。这个构想框架是什么?意义又何在?实现构想的途径和策略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西部大开发》对张宝通先生进行了独家访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张宝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2007,(3):6-7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办在西安召开构建跨行政区的大关中城市群座谈会,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大关古城市应有一圈辐射层,特别是在西部要把陕西汉中和甘肃陇南,  相似文献   

6.
李锐 《特区经济》2014,(1):180-181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关中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本文试图结合位序—等级规模、分布分形等分形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关中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并提出关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从增强西安核心带动作用、完善城市规模等级、推动小城镇体系建设、构建城市群网络等四方面,进一步增强关中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2007,(9):39-39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广信表示,构建大关中格局,推进整个城市群的共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发挥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西安市要通过推进西成经济一体化,积极为陕南三市在绿色资源、生态旅游、企业合作方面搭建平台,拓展西安与陕北的产业合作等措施,加强关中城市群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同时,必须跳出西安看大关中,打破壁垒,统一认识,做好规划,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大关中城市群党政领导会晤机制,适时就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寻求共识,有效互动,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8.
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到来之际,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后,西部又一个被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区规划。“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规划》赋予关中一天水经济开发区的额使命,借此东风,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带再次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成渝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的迅速形成.构建关中经济带(城市群)已“刻不容缓”。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推动下,关中经济带的城市群中第一次出现了天水市、运城市甚至洛阳市的名字.一个跨越省际的“大关中经济带”呼之欲出。任何一个经济带的形成,必定要有一个或者多个龙头城市起到带动作用,那么.在关中经济带中,西安有资格当龙头吗?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8年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三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西安都市圈作为关中经济区的核心.在带动关中经济的发展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除原有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城市群之外,中西部地区也在不断崛起,新兴的城市群不断出现,如关中—天水城市群、西安经济圈等。然而,这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章以西安经济圈为例,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中国发展中西部地区提供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袁纯清 《当代陕西》2009,(12):10-11
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跃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增长的关键时期和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出台这一规划,体现了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旅游区(圈)建立的旅游资源特色、客源市场、基本框架、主要思路、当前存在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提出在区域旅游合作下,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旅游区(圈)。1、理顺行政体制关系,建立大关中圈内各级政府联席办公机制;2、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经营理念,精心打造五条精品线路;3、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青 《西部论丛》2007,(6):24-27
从长期看,关中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会经过三个盼段。第一阶段是关中地区各城市竞相发展,其中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更为突出,西安大都市圈出现,中间型大城市逐步形成;第二阶段是关中地区城市体系比较完整,城市间分工合作关系深化,逐渐一体化发展,关中城市群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启动西部大开发建设关中高新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现已成为陕西省产业投资回报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极。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占到GDP的 1 8% ,尤其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连续两年拉动西安经济增长了 4个百分点 ,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科技技术产业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在西部大开发中 ,陕西已把高新技术产业摆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四大特色经济的首位 ,决定把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一、以西安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崛起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 ,具有承东启…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21日至22日,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大关中经济区域内的16个城市的政府官员、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聚西安,为进一步整合、推动大关中经济区的发展,为建设大西安、带动大西北,展开研讨,并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渭北东部、黄河沿岸地区缺少一个中心城市。五年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试点,为韩城追赶超越发展创造了条件。陕西追赶超越示范区的影响必将跨越黄河,在推进秦晋之好、发展大关中城市群方面,韩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的经济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区域,这是国家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的举措,也充分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陕甘两省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对于发挥经济区的优势,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着力的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地,进而实现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发展经济区之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将以西安为中心,主要依托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天水等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设大西安、大关中的话题。《西部大开发》在2006年第9期对课题研究者——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先生进行了独家访谈。文章刊发后在决策层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张宝通先生又为本刊撰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