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细致酝酿和广泛协调,2017年11月一行三会一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新规延续了第五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十九大对金融市场的整体要求,就资管行业的规范发展提出了一整套统一明确的发展指引,今年GDP增速目标与去年持平,在总需求平稳韧性的前提下,货币供给成为决定货币数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鸣飞 《证券导刊》2012,(33):23-23
随着主要限制消除,券商资管有望迎来一段由产品创新推动的快速发展期。这不仅将有效提升券商资管业务收入。也将利好券商经纪业务。而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作为基础卖方业务。券商有望通过资管业务扩大其客户规模。在掌握客户核心资产后,后续其他业务的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3.
资管新规指出,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干呼万唤始出来,一直“半遮面”的资管新规终于把脸露出来了。自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资管新规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上到两会提问、央行行长公开讲话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审议内容,下到小区内的老大爷和棋友也在讨论资管新规这事儿。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中,资管产品已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在新的监管框架下,资管业务转型在去通道、降杠杆、期限匹配、净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是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收官之年,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多层嵌套现象得到改善,信托公司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已到达相对均衡的临界点,资管业务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也面临着部分产品打“擦边球”、净值化不彻底、存量产品难消化等后续问题。因此,应不断完善资管制度,合理调整底层资产配置,以净值化管理为核心提升机构资产管理能力,加大投资者教育建立对净值波动和风险承担的意识,有效处理资管业务过渡期结束后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问世以来,对其的法律属性并未予以明确,资管新规颁布前,学界对其法律属性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对保本、非保本理财的分类而进行的,资管新规颁布后保本理财不再属于银行理财范畴,在过渡期内明确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监管当局对理财产品的定义及分类入手,对学界持有的委托代理关系说、信托关系说、合同关系说进行评析,并结合法院判例,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由委托代理合同、信托合同、行纪合同的部分特征耦合而成的委托合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2006,(5):47-47
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集合理财对于投资者来说还略显陌生。其实,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正式名称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本质属于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也可以说就是券商接受投资者委托,并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一种理财服务。据了解,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今年年初呈现走旺趋势,一些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也就势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眼光一下子亮了起来,纷纷将赚钱的理想又一次寄希望于这种理财产品上。很多迹象表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势必将在2006年与投资基金展开角力。据悉,这种券商…  相似文献   

7.
郑学军 《国际融资》2009,(10):38-39
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为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用于出质,当投资者的理财产品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时,银行以理财产品质权人的身份要求优先受偿的抗辩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所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的法律风险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范畅 《河北金融》2020,(2):21-23,31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督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为了确保金融机构能够顺畅调整资管业务,资管新规合理设置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允许银行续发老产品逐步收回原来的资管业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过渡期内存量业务的清理压力。但是,过渡期的背后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发展与转型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资管子行业中最为主要的部分。2018年,“资管新规”及与其配套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先后出台,统一监管标准、加快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和消除多层嵌套逐渐成为资管行业共同的监管方向,商业银行的理财市场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调整。文章以黑龙江省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资管新规出台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6):144-145
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块,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也存在因为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关联交易、信息不透明带来的诸多风险。文章重点从解构政策、构建机制、重构生态三个维度对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一)理财产品规模剧增。201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4.1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4.63万元有所减少。在表内投放趋于平稳的同时,表外业务却在不断膨胀。央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2.
2018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几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从政策上强化了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性要求,明确了统一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而信托行业在业务开展中长期扮演着"影子银行"的角色,资管新规的出台无疑对该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在强监管环境下,信托行业也需积极配合资管新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发展优势,推进业务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影响,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组织对辖区开办资管业务的8家(4家城商行、4家农商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了调研。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受央行连续货币调控与通胀压力影响,各家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来缓解资金矛盾,致使市场上理财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期限越来越短、收益率越来越高。近日,笔者进行了调研,发现在理财产品热卖的背后,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潜在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王璐 《中国金融》2021,(7):41-42
资管业务经过近几年的监管规范和行业引导,逐步走出过去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的混乱格局,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管理,资管业务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当前资管业务的制度化和市场化风向标下,不合规的产品和服务正在大幅退出市场,投资者保护、合规经营和风险管控成为资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监管趋严、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虽说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满天飞,但是收益率高低各不同,同样的投资起点额度,同样的投资期限,同样的风险程度,最终的收益却不一样,如果掌握了其中奥秘,挣钱自然也就更省力啦!  相似文献   

17.
囿于传统法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体资格一直缺失,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一直受到牵制。由于不能直接投资非标准债权和权益类资产,银行不得不通过同业通道合作使该类投资合规。这一方面增加了资产管理业务成本,降低了投资者收益;另一方面也使银行在资管大战中处于非公平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2013,(2):43
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重要实践,当前更是面临多种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需要在平衡风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既是银行转型的需要,也是由市场供需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形成的。从银行转型的需求来看,银行理财产  相似文献   

19.
赫凤杰 《金融博览》2011,(20):16-18
近几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产品设计、营销手段、营销方式和投资管理不断创新,但同时也暴露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出现误导销售和错误销售,客户合法权益和银行声誉受到损害。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急剧膨胀,形成事实上的“影子银行体系”,给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都形成了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20.
魏一杉 《理财》2012,(7):90-91
自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只理财产品以来,各家银行理财业务的飞速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面对着上百款理财产品以及各家银行客户经理的热情推介,投资者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许多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以其收益率为准,然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呈正相关关系,没有绝对意义上无风险的理财产品,那么,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都将面临哪些风险呢?这想必也是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特别想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