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顶管施工土层的变形和移动规律,利用数字图像方法观测,建立了顶管施工土层移动模拟的物理模型,研究了顶管土层损失引起的上覆土层变形和移动规律,获得了如下结论:1)顶管施工地层损失引起顶管周围土体向顶管移动,最大变形发生在顶管周围;2)顶管地层移动从顶管周围向地表上方以一定角度传递和扩散,地表沉降范围大于顶管直径,顶管地表变形呈漏斗状,最大沉降在顶管的正上方;3)可以运用随机介质理论和概率积分法预测顶管施工地表变形;4)可以数码望远镜代替相机,采用数字图像方法观测顶管地表建筑物的非均匀变形。  相似文献   

2.
1301工作面为郭屯煤矿首采工作面,具有表土层厚、埋藏深的特点,由于村庄搬迁工作滞后,造成首采面开采受到村庄压煤影响。本文借鉴相邻矿井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计算系统数值计算,预测了村下开采后地表移动启动距、超前影响距(角)、最大下沉速度、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等数据;经过数据分析,确定了1301工作面开采方案,保证了矿井按期投产。  相似文献   

3.
矿区地表移动与变形具有一定规律,且在平原地区这一规律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在山区,矿区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规律与平原地区是明显不同的,本文以东山矿区715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实测地表移动数据,结合MATLAB三维模拟,研究井工开采对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取敏东一矿地表岩层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参数,特在敏东一矿16-3上煤层13S1101首采综放工作面上方地表岩层移动范围内布设地表岩层移动观测站并定期进行观测,该岩移观测站观测线走向布设一条且与工作面走向平行,布设两条倾向线,在布设前,根据大雁矿区地表岩移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对该综放工作面上方移动范围进行圈定,在不受该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外布设观测站测量控制点,其工作测点布设于沉陷范围之内,以采动前全面观测为基础数据进行沉降观测,根据各个时期的观测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并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确定敏东一矿地表岩层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多数矿区处在山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所以研究山区里的矿区地表变形规律对采煤工程工艺和留设保护煤柱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以金达矿区为工程背景,构建FLAC3D数值模型,结合实测地表移动数据,研究井工开采对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测顶管地表变形,分析顶管施工地层损失的原因,将概率积分法应用于顶管地表变形预测,在VC6.0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可以给出顶管地表沉降、倾斜、曲率、水平变形、水平移动5种变形,以及绘制顶管地表变形的横断面图、平面等值线图和三维立体图。将该程序应用于广州某顶管工程地表变形预测,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从而为顶管地表变形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断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将受到影响,表现出特殊的规律性,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利用离散元方法,根据断层面倾角和工作面基岩移动角之间的相对关系,研究了不同情况断层模型地下开采后岩层及地表的移动变形规律,并结合小屯矿开采中出现的断层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煤矿开采过程中及开采后会导致地表沉陷,我们可以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煤层开采沉陷预测,得出地表下沉等值线图和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通过沉陷预测结果可以为土地复垦及地表沉陷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以后煤炭开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因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表变形、移动、下沉、斑裂和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统称为塌陷影响。其赔偿问题涉及范围广,支付费用多,处理难度大,与煤炭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公路特大桥为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资料的收集,获得研究区地质、采矿及岩石力学参数等信息,结合采空区停采时间、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结果、顶板岩性和煤层采深采厚比确定当前采空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地下水、爆破、地震以及上部荷载等因素影响下采空区有可能发生垮塌,建议桥墩地基选在采空区影响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常村煤矿煤层上覆岩层结构特性,结合岩移观测成果,分析影响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与变形大小的主要因素,在覆岩下半部发育有岩性相对软弱的砂岩与泥岩互层及上半部发育的硬度高、厚度大、整体性好的巨厚砾岩层,和在巨厚砾岩主关键层控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最佳效果,分析覆岩离层注浆充填信息,运用点、线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构建出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点,对地表移动及房屋变形监测,在井下使用钻孔分段注水方法、间断回路的回路注水系统对煤矿的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条件下的采动导水裂隙带的破坏特征形态进行连续勘测。分析结果可知,离层注浆条件下的地表减沉率达28%左右。通过技术分析及技术管理判断,离层注浆的操作下的导水裂隙带会高于正常环境下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移动式防洪墙的变形情况,建立移动防洪墙的挡水原型试验模型,测量移动防洪墙在不同挡水高度下的变形情况,结合有限元法进行试验工况下的理论分析计算,研究表明移动式防洪墙实际变形值大于理论计算值,实际应力值小于理论计算值.移动防洪墙设计时应重点强化支撑杆结构,优化立柱柱脚结构,减少柱脚应力.  相似文献   

14.
对湖下煤炭资源的回采造成的地表移动变形不但影响堤坝的防汛抗洪性能,还可能导致湖水沿裂隙深入井下,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甚至造成淹井事故。因此研究湖下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对湖区和堤坝的影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饮用水和农业淡水资源,其价值随全球人口的增长而增加。其水质的潜在威胁之一是废弃矿山的矿山排水。采矿和矿物加工活动产生的矿井水和尾矿通常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在研究矿山排水对地矿山排水通常以高浓度的SO42-、金属和准金属(以下统称金属)为特征,并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废弃金属、天然硫和煤矿中引起严重环境问题。矿山排水是由硫化物(在采矿期间和采矿后暴露)与地下水和大气接触氧化溶解产生的,然后释放到地表和地下环境中。由于这些因素,矿山排水的pH值通常较低,重金属含量高,称为酸性矿山排水(AMD),本文基于生态环保理念下,研究酸性矿山废水处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综采工作面9001工作面影响区域为例,介绍了平朔公司矿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观测站的建立方法,为研究变形规律及参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在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采用传统采矿模式会使开发过程中有大量固体废料排出,例如尾砂、冶炼渣、废石块等,这些固体废料堆放在地表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事故。所以采矿模式要根据形势进行创新,现代采矿理念倡导的是绿色采矿,其中固体废料充填工艺对解决矿山固体废料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它也是绿色采矿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煤矿采空区导致的地表沉降或塌陷是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形式,由于地层产生较大的竖向和侧向变形,导致管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甚至发生管道失效的情况。基于GNSS监测和InSAR形变监测,对煤矿开采采空区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点、线、面的还原,并对两种测量数据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管道周边地表变形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为后期管道安全性校核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梅林庙井田范围内地下水水量丰富且埋藏较浅,由于煤层开采导致的地面变形,有可能改变地表地貌及地形走势,使潜水流场重新进行分布且在某些地表变形大、开采后地面标高低于潜水水位标高的区域可能会形成积水区域,造成地下水出露蒸发及土壤盐渍化。根据含水层的水位及地表沉陷预测开采(使用充填技术开采和垮落法全采)引起沉陷后的地面高程,通过ArcGIS软件进行叠加,可以得出梅林庙矿井煤炭开采后形成的积水区域。经对比,分析充填式开采与普通开采后积水面积和水量的变化,对于保护当地生态以及毛乌素沙漠地区地下水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七台河市采煤塌陷地基本情况 煤炭资源开采以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依次发生冒落、断裂、弯曲等移动变形,最终涉及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近似椭圆形的下沉盆地,称之为采煤塌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