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匠精神是不懈追求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精神。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建立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从而达到培养企业真正需要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3.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内驱力之一,从"技艺"方面,体现的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求实创新的职业思维,从"德行"方面,体现的是坚守初心的做人准则和全情专注的做事风格。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以及品质精造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的实现主要从转变急功近利的态势、树立职业平等的就业观、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先进典范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意义深远。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内涵,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打造一支艰苦奋斗、勇当先锋的职工队伍,这样的队伍要求素质高、业务精,工作认真、踏实、敬业。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激励形成一种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在中国的体现为创新、敬业、求精。在西方体现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柏拉图的理论。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中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职工实现在我价值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以"工匠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根本使命。文章从对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出发,提出注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在对"工匠精神"与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关联耦合性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求用"工匠精神"培育和提升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琳 《上海国资》2024,(2):101-103
<正>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印发《关于命名第十三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决定》,上海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王英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王英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为全国机械工业劳模、上海工匠获得者——上海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英。  相似文献   

8.
<正>"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品质和不断改进工艺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指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对于进一步建设质量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还面临着传统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和制度保障不完善以及文化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为了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必须强化弘扬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向,完善弘扬工匠精神的教育体系,健全弘扬工匠精神的制度保障,筑牢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21,(4):26-27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奋勇敢、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能工巧匠,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让产学研界的工匠精神在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中迸发活力,书写了"产学研工匠"的新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时期,工匠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组从企业(企业文化、队伍建设、薪酬体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系统、教育方式、文化建设)、个体(技艺技能、市场需求、开拓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感)三个层面对弘扬赣商工匠精神的路径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弘扬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把"工匠精神"贯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略,主要是:以立德树人涵养工匠精神;以技能竞赛磨炼"工匠精神";以典型示范引领"工匠精神";以培养模式护航"工匠精神";以课程内容融合"工匠精神"等。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工匠精神"外化于行的主要平台。高职院校重要的特征就是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别是实施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全过程引导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在实践中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德国制造"在全世界备受推崇,无论是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等产品,还是厨房、卫浴、体育等用品,都是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其关键核心就是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我觉得,"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精神。这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代表着一种热爱、执着、进取,是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的态度。"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求精精神,不放过每个步骤、每个细节,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工匠精神"还是一种创新精神,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用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发明创造、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和从业人员的最新要求,它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对职业技术的精益求精,更包含了对本职工作的理解和热爱。在新时期,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中,赋予职业教育新的内涵,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中职语文教育是人文基础课程,它的培养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无论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还是职业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中国发展情境,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员工工匠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个体因素。基于影响因素分析和实际管理情境,对弘扬和培育员工工匠精神进行对策研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执着专注的职业取向、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职业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怀匠心、守匠情、铸匠魂、践匠行,通过进入新闻媒体、汇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渗入网络传播的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匠精神培育中,有利于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助力现代化强国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在工作活动中展示出来的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精神状态,对工作乐在其中的坚持,是高技能人才所特有的重要属性与特质。新的历史形式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工学结合"一体化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的不仅是专家,更需要各行业的能工巧匠,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培育能工巧匠传承使命。实现中国梦,一方面需要培养优秀人才,一方面需要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我国中华传统精神,应贯穿在职业教育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中,正确指导和教育中职学生通过"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创新意识、三观、提高专业水准,凝心聚力,为祖国培养出具有传承"工匠精神"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灵魂的理念,将"工匠精神"融入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将"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评价的标准,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与行业、企业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的始终,让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成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