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女性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和女性发展是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父权制社会造成的两性发展的异步差不仅严重损害女性的权益,也不利于所有人的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男女两性必须携手并肩,共同前进。  相似文献   

2.
张晓毓 《理论观察》2006,4(4):64-65
美国作家霍桑的女性思想是保守复杂的。以女权主义批评观来看,他将女性描写为“天使”和“妖妇”;站在男权立场上否定女权主义运动。但作为一个人性论者,他又在作品中对男性灵魂的丑恶有所揭露,对女性的不幸给予同情。  相似文献   

3.
何双 《老区建设》2014,(14):35-37
英国作家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对人物类型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并不擅长描写男女情感,但其笔下女性形象却十分丰富,这也许得益于其理论研究之于实践的运用。纵观福斯特小说中女性形象,大体有以下四类:麻木不仁却自命清高;发育不良但自我觉醒;富有知识又聪明年轻;仁慈善良且宽容博爱。  相似文献   

4.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和文艺批评家。在英美文学史上及世界文坛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小说创作上,亨利·詹姆斯青睐女性题材,认为美国妇女在勇气和修养上比男人高明。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以女性为主人公进行描写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从女性的角度探讨迪金森和李清照在男女两性矛盾对峙的痛苦的历炼过程中之崛起及其诗歌的力量。在一个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创作的诗词激起了身后读者九百多年毁誉交加的关注;迪金森也是在一个妇女没有思想自由的时代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创造了属于所有时代的诗歌。她们以诗歌的力量不仅为自己建立了永恒的名声,也证明了女性不应是处于弱者地位的第二性,她们也可以和男性一样成为强者。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人们称呼词语的变化中分析了当代社会两性平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已颠覆了以前社会男女地位的模式,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体现在社会的家庭生活、政治、经济、体育等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确实能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乾隆皇帝》是二月河先生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最大的一部作品,在作品中,二月河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总结一下,他至少用了四种手法:按照《红楼梦》中塑造女性形象的范式来塑造女性形象;按照传奇的方式来塑造笔下的女性形象;用狂欢化的手法来塑造女性形象;用道家的思想来塑造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沈洁 《魅力中国》2011,(8):245-245
社会建构着男女两性行为的差别,而大众媒介是建构社会的主要力量,该文章以电视节目《天下女人》为倒,分析了电视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及提出了媒体应该承担男女平等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叶的小说《镜花缘》,既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杂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才学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笔者认为这部小说确实体现了对女性的地位的关注和思考。胡适先生就说过这部小说的作者李汝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在小说中,作者力图为女性争得一份权利,精心设计了一个男女位置颠倒的“女儿国”,让男人也尝尝做女人的痛苦。作者从女人缠脚出发探讨了女性的地位问题,同时作者借百位花神下凡成为百位才女,探讨了女性的婚姻问题和出身问题。为提高女性的地位,和女性的解放做出有意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作为20世纪最具破坏力和蛊惑力的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男性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和对女性文学传统的寻找,揭示了人类文明中的父权制的本质.它强烈要求打破现存的两性秩序,重新确立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以最终达到消解男性中心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流露出浓厚的女性意识:肯定女性追求爱情自由;鼓励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支持女性积极争取文化权利。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开放进步的女性观。但一些作品又反映了作者重视贞节的腐朽态度。蒲松龄的女性观是复杂而矛盾的。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女性职业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独特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作者认为男女智力相差很小,在国家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男女受教育年限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导致男女职业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存量特别是职业阶段的积累少于男性,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女性职业发展,推动性别平等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生动地刻画了三种不同的黑人家庭及生存状态.该作品通过男人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家庭的瓦解以及对纯女性家庭的尝试,证明前两种家庭各有其存在的问题,而追求两性平等、和谐并且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理想家庭才是女性主义运动最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具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在文学创作上追求传统的古典美,病态的官能美,形成具有特色的"女性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谭恩美的四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其作品的女性主义,认为谭恩美作为一名女性少数民族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处于双重边缘性境地。于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是“他者”;对以男权话语为主流的文坛而语,她亦是“他者”,这种复杂而痛苦的双重边缘性赋予了她的作品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两性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两性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相似文献   

17.
万微 《魅力中国》2011,(8):285-285
妇女解放运动以来,我国女性在经济上已经开始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但是两性在精神上的地位并非如此,这寻致现在女性中仍然存在着依附观念。本文在分析老子的思想和道教女性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老子哲学中女性精神平等观的实践途径,并阐明了老子哲学中的女性精神平等观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华  祝亚伟 《理论观察》2008,(3):126-127
春晚小品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女性在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中的变迁。女性形象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女性地位的典型再现,是社会各种权力关系微观运作的生动体现。媒体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再现社会事实,对女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两性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两性政治权利平等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基础上的和而不同,人们期待着两性作为传媒主体、传媒内容和传媒受众真正平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女性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的参与比例和创业绩效方面都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解释创业绩效中的两性差异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围绕创业绩效的性别差异系统地梳理文献,总结了创业绩效中两性对比的研究现状,并从约束驱动和偏好驱动两个视角分析了这些性别差异的存在原因。最后在述评的基础上,建构了创业绩效性别差异研究的一般性框架。  相似文献   

20.
《科学决策》2005,(4):17-17
性别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种统计方法,也是衡量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权力、作用和发展状况的尺度。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马延军认为.应该把性别统计纳入国家统计制度,因为它有利于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平等发展,也有利于完善目前我国的统计制度。马延军委员告诉记者.这也是她今年提交全国政协的提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