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温对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相对于青年群体来说,中老年人是社会经济决策的主要群体,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稳定对于家庭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高温对于中老年人的认知不仅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还具有短期的滞后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北方中温带地区的农村中年女性更易受到高温的负面影响。本文提供的高温对中老年认知影响证据可为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极端高温频发的趋势,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妇女的健康状况较差;教育对改善健康有积极影响;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为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环境卫生设施的投资,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针对中老年人和妇女群体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落后地区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条件,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的宏观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增加。现阶段,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和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客观健康的影响。此外,文章对城乡居住地进行了多群组分析,探究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在城乡差异上存在显著不同,社会网络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的显著正向影响比城镇老年人大,而社会保障支持对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健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研究建议:政府在完善各项保障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强化代际支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体系,增强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4.
任勤  黄洁 《财经科学》2015,(3):109-120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的老年健康及老年照料问题日益严重。利用中国城乡老年人状况调查数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国家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从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残疾水平、自评健康以及健康预期寿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探讨了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照料提供来源。提出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提高老年健康水平,应对老年人口照料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以及手动收集的老年优待政策数据,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老年优待政策对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老年优待政策通过经济效应、服务效应、认同效应及社会互动效应等多维途径,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健康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和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群体可获得更大程度的健康效益,表明老年优待政策具有促进健康均等化的潜力。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高的城市,老年优待政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更为突出,这进一步强调了充足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对社会保障政策有效性和精准性的重要性。文章还分析了地方性老年优待政策的实施情况,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户籍限制,但即使对外地户籍老人,老年优待政策也呈现出显著的身心健康改善效果,这可能与良好的本地社会氛围和丰富的社会互动机会有关。文章结论为决策层面完善现行老年优待政策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从差异化服务供给、改善区域间公平性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健康需求的研究,国际通行的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CHARLS 2008)的数据,运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对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收入和年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且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教育的影响不明确而且不显著,稳定的婚姻状况和青少年时期健康的体魄对中老年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性别差异方面,教育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大,而年龄和收入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更大.在城乡差异方面,年龄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作为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方黎明  郭静 《财经研究》2018,(1):142-153
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分析经历过从农村户口到非农户口转换的群体,即"农转非"群体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样本选择纠正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中老年农转非居民同城市原住居民自评健康风险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移民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不进行样本选择纠正,可能会大大低估户口性质和教育对健康风险的作用;(2)农转非居民尽管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但相对于城市原住居民,无论是处在中年阶段还是老年阶段,他们的自评健康风险更高;(3)相对于城市原住居民,在高中及以下群体中,同等教育程度的中年和老年农转非居民的健康风险均显著较高;不过,在高等教育群体中,两个群体的健康风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低教育和中等教育程度的新兴"农转非"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采用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研究了净货币转移对中国农村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数量的作用。采用多级分层的方法调查老年人(1050例),研究可利用资源和所需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泊松回归对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研究。净货币转移与门诊服务利用数量并不相关,但净货币转移与自评健康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确存在。自评健康状况差或一般的老年人,以及获得较多净货币转移的老年人,使用门诊服务更为频繁。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主要与健康需求有关。建议提供与支付能力相当的医疗保险,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公共援助。  相似文献   

10.
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与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两部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排序模型等方法,在系统控制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促进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提高了老年人的及时就医概率;(2)医疗保险虽然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但是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尚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3)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收入水平、家庭健康状况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会对农村家庭的投资组合产生重要影响。笔者将农村家庭的实物资产分为生活型与生产投资型,以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实物投资组合决定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证实了财富效应假设,但农村家庭的健康因素和金融深化状况对东西部农村家庭的影响不一致。研究结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贫困的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更显著,表明"新农保"的政策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参与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良好的社会参与对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提高社会健康水平尤为重要。采用CHARLS2015数据库,利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子女照料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模型表明,社会参与—子女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未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得较近、能够得到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不能得到子女照料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王震  刘天琦 《财经科学》2021,(4):105-117
本文基于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两期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农保政策明显改善了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状况,显著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并显著降低了其心理抑郁指数.(2)新农保政策的主观福利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相对弱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影响更小,这不利于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3)新农保政策具有显著的时期效应,为提升老年入主观福利水平发挥了长效机制作用,在短期内新农保政策提升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的可能性较小,但在长期内新农保政策显著提升了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因此,建议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并加大新农保政策对弱势老年群体和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两县597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购买小额医疗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小额医保的意愿总体上非常强烈,家庭收入、健康状况、对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文化程度以及子女数量是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对小额医保需求则影响不大。由于小额医保与新农合在保障层次上重复设置,小额医保的市场空间狭小,在既定的制度背景下,若要推行小额医保,则必须在产品功能和保障水平上与传统的新农合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6.
戚敏 《经济师》2012,(10):25-2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实施及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养老保障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文章在介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原理和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对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和运行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与解释,通过博弈树模型阐述政府制度频繁变动带来的效率损失,提出实现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制度化法制化稳固化等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晗  侯干干 《经贸实践》2016,(4):237-238
在我国老龄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也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龄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居民的就医距离的远近对农村老龄人口健康状况影响显著,可及性距离越小,健康状况越好;上月去医疗机构就诊或接受上门医疗服务的次数越多,身体健康状况就越好;上一年接受住院的次数越多,其身体就越健康;而性别、受教育水平等控制变量影响相对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四象限模型,分析房地产运行规律的简单模型,在假设其他市场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分析某一单因素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根据近几年国家实施的针对房地产业的相关政策,论证了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将利用"四象限"模型对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如何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进行分析,使得国家政策也房地产业的作用机理更加清晰,以利于更好的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并促使房地产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7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水平、经济状况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积极乐观且经常参加社交娱乐活动的老人身体状况更好。据此,提出增加老年人福利待遇、拓展老年人社交渠道、关心老年人心理健康等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农村空心化加剧的双重冲击下,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慢性病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较少,获取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较为单一,农村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突出。运用问卷调查法,对Y村慢性病老年人群体进行详细了解后,从社会支持的维度进行分析和干预,以期增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增强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