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孔祥智  方松海  庞晓鹏  马九杰 《经济研究》2004,39(12):85-95,122
本文着眼于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以我国西部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区的 41 9个农户样本、2 8个村级样本为依据 ,在修正了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对小麦新品种技术和蔬菜、水果的保护地生产技术两种在采纳成本上分属不同层次的技术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我们把机会成本引进模型 ,得出新技术的进入门槛和技术采纳的机会成本共同影响着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等相关结论 ,从而提出改变技术推广思路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48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并探究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总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兼业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是否参加新农保、是否有农业补贴、是否为家庭农场、是否加入合作社、近年耕地质量变化、相关信息获取难度等9个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生态耕种行为采纳的均值只有4.74项,总体偏低,生态耕种行为有待推广与应用。论文探究了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耕种的推广、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激励农户生态耕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贸易条件大幅改善,但农村金融服务却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文章从农户采纳的行为入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分析了浙江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分析了金融需求和供给之间错位的原因,最后给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应用激励理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政府激励、技术激励和文化激励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以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应用激励理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政府激励、技术激励和文化激励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以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并研究了农户行为的类型及成因,同时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引导农户行为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将二者紧密结合,教育和引导农户科学地进行结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理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投资中农业投资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非农产业投资比重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把农户的投资分为农业(农、林、牧、渔)和非农业(二、三产业)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农户投资中非农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而农业投资尤其是种植业的比例在下降。1986年农户的农业投资占农户总投资的70%,1996年下降到64.4%,1998年又下降到61.94%,2001年农业现金支出占总现金支出的18.76%,2002年占19%。  相似文献   

9.
10.
从农户的环保农业生产行为,如秸秆的综合利用、有机肥的使用、生物农药的使用、沼气池的建设、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等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其行为的原因主要有:追求经济利益、政府和村委会的号召、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和科研院所等科技项目的带动、农户的从众行为、税收、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吸引、环保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同时,中央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强,补贴额度逐年上升。不断增加的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会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旨在厘清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补贴与农地流转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吕玲丽 《经济问题》2000,(11):27-29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户由于受心理素质和资本积累水平、政府部门的决策、不够全面的宣传误导、农业新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新技术的选择采取“跟风”或互相模仿。为了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决策水平、政府的指导水平,并且为农户选择技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户借贷行为备受关注,本文以河南省两个市县的农户调查资料为例,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农户融资现状和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以及文化程度、土地规模、农户类型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并给予制度性建议,以期农户能将如愿获取的信贷资金用于发展农业,助推该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人集体行动博弈分析了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分散农户的微观行为很难形成一致性的集体行动,也很难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的最优化。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不相同;种养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正规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种养规模越小的农户越倾向于从民间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并没有获得农民的完全认可。最后提出: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技术供给主体的供给实力,是突破农户自身无序选择、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最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是当今中国农业发展的热点,但产业化经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转变,目前仍很少有人进行定量研究。文章以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山东省龙口市为案例,通过生产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对该问题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龙口市的乡村工业发展迅速且占据了农村经济的绝大部分,但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关系最为紧密的仍然是农业产业,其次才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这一结果应归功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在家庭劳动力分配时,年老人趋向于从事农业生产,年轻人趋向于从事非农生产,许多农户将自家的劳动力投入到非农产业,同时又雇佣外地劳力从事自家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农户农业投入的行为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引导与优化农户经济行为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河南省农户投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一、农户经济与农业生产 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司和企业不同,也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家庭不同,农户兼有生产、消费等多重职能,扮演着多种社会经济角色。1.生产职能。农户是农村经济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基本单元,它一方面从事农业和其它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