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价机制对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定价机制对电子支付领域中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了我国ATM查询交易定价机制的演进过程,指出银行卡业务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零售定价主要由市场决定,但是在跨行业务的接入市场,则存在市场支配权力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由政府根据业务成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包括银行卡查询交易的替代方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费结构和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2.
日前,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式开始收取银行卡ATM跨行查询费,此外,近年来银行新增的收费服务项目还包括小额帐户费、借记卡年费、清点零钞费以及银行卡跨行取款费等。一时间,银行业终结“免费午餐”现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举措的纷纷出台既反映出银行业选择有偿收费服务的群体性冲动,同时也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争议,据新浪网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31113名受访对象中,90.6%的受访者反对跨行查询收费;92.9%的收访者认为银行收费与其服务水准无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2004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本文通过分析发卡行,银联,收单方与商户的利益关系,从价格歧视理论出发对其收费方式进行解释,分析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定价选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纷纷出台各种收费服务项目.诸如小额帐户费,借记卡年费.清点零钞费以及银行卡ATM跨行查询费等。这些营销服务举措的推出.充分反映了银行业通过有偿收费方式以努力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尝试与渴望,然而,市场反应却是出奇的冷淡。例如,2007年底,银行通存通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开通.这意味着金融消费者手持任何一家银行的银行卡或存折.即可在全国任一地点的银行网点办理存取款、转帐以及查询业务,从而建立起了资金跨行清算渠道。尽管银行这一举措为广大消费者跨行存取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结果却是遭遇了市场冷遇。  相似文献   

5.
日前,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式开始收取银行卡ATM跨行查询费,此外,近年来银行新增的收费服务项目还包括小额帐户费、借记卡年费、清点零钞费以及银行卡跨行取款费等。一时间,银行业终结“免费午餐”现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银行中间业务收费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导刊》2010,(24):107-108
银行高调收费将持续到何时 ——自2004年以来银行收费已经超过3000多项,因而引起公众强烈不满,为此主管部门起草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打印本行对账单服务收费、ATM跨行查询服务收费等7项费用,不得收取。可是一些银行我行我素,仍然照收不误。银行收费新规征求意见稿下发至今已经数月,究竟向谁征求了意见,除公开不能收的七项费用,还有那些费该收,那些费不该收,旁人根本就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为消费者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跨境消费空间,互联网支付业务在国际环境中迅速发展。互联网支付包括了第三方支付和网络银行直接支付等方式,而第三方支付凭借第三方参与交易使得交易更加可信、安全、方便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支付宝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已经开通了境外收单、小额贸易担保交易、海外退税、外汇支付、学费支付、国际汇款等业务。支付宝的跨境业务对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对银行卡产业交换费合理定价的目的,本文在双边市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实际收费情况,建模讨论了定价机制;同时分析得出消费者的持卡消费总成本越高,需支付的交换费越少;扣率制定得越高,交换费的承担额就越少;对获益较高一端征收较多的交换费,以此来弥补另一端的损失,能够促使交易量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把零售平台看成是对供应商收取注册费和交易费,对消费者只收取交易费的交易平台.从双边市场的视角探究区域内垄断零售平台和双寡头零售平台的定价策略,为零售平台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6月1日起,中、农、工、建、交等56家银行宣布对跨行查询收取手续费,收费标准为境内跨行查询手续费0.30元/笔。这项收费诞生之初就引起极大争议,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出立即叫停的“紧急建议”。最近,上海一位市民又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部门将暂停收费的传言也风生水起。这项收费的命运将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5月9日,交通银行终于率先宣布从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收取每笔0.30元的手续费,成为首家公布跨行查询收费时间和标准的商业银行。这是交行在时隔两年之后再次引起世人的莫大关注,只不过, 两年前人们对汇丰银行入股交行更多的是期望,是人们对中国商业银行破旧立新的期望,而这一次,交行所引来的却是消费者的痛骂。  相似文献   

12.
银行卡收费有没有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莉 《国际市场》2004,(5):76-77
从单个对银行卡跨行取款收取2元钱,到如今开卡、异地存款、年费等的全面收费,银行全面取消“免费午餐”的步伐越来越近,银行卡收费时代是否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3.
黄韦艳 《中国工商》2002,(10):100-101
两个多月前,北京的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条消息,北京建设银行开始向持有龙卡的用户在跨行ATM机上提款时收取每笔2元的手续费,对异地跨行的交易每笔收取交易金的千分之五加2元,交易金额的千分之五不足1元按1元计算。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关于此次收费是否合理的讨论在社会各界展开,同时也将银行收费这一敏感的话题如此近距离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其实关于银行收费的话题早在2001年就已经提了出来。2001年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一次对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作了初步的限定。但由于该《规定》中并没有对如何开展相关业务做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因此之后各商业银行并没有大规模开展相关业务。2002年4月一起上海的民事诉讼第一次将银行收费的问题摆在了公众面前。4月初,上海的一名律师到花旗银行某分行存款800美元时,被告知花旗银行提供个人理财服务,5000美元以下的活期存款须缴纳每月6美元的服务费。而律师认为,假如6美元是“理财服务费”,则是捆绑在存款业务上销售。假如6美元是存款手续费,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存款有息,手续费高于存款利息,不合规定。虽然最后的判决结果支持了花旗银行,但关于银行收费的争论却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4.
余英 《价格月刊》2003,(3):32-33
机场用户收费是指机场向使用其基础设施的航空公司和旅客收取的航空费用,它主要包括着陆费、停场费和乘客费,在欧美国家又叫乘客设施费.自国际民航组织在1992年的90824文件中提出机场用户收费的基本原则(成本相关、单一预算、非歧视、磋商和规制)后,各国机场收费一般都是根据这些原则来设置用户收费水平和结构的.在欧洲,通过1993年和1997年航空运输产业两次彻底的放松规制改革,政府逐渐减少了对机场的财政补贴,机场管理也由早期的公共事业管理向市场化商业化管理转变,放松规制下的欧洲机场用户收费结构和定价体系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刘建 《市场研究》2006,(8):13-14
自1999年央行出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持卡人在ATM机跨行取款的费用由其本人承担”,并设定在其领卡城市之内取款“每笔收费不得超过2元人民币”之后,全国各大国有和商业银行从2002年开始逐步实行跨行取款收费。就在去年,中国银联又对各大银行下发《关于收取品牌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行卡产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定价问题直接影响到发卡市场和收单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关系着整个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前景.本文拟通过对银行卡产业中的定价机制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出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的改遣新增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从而将电子渠道的跨行交易处理从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中独立开来,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央行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通小额支付系统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建行、中行、交行、北京银行、兴业等5家银行在京已率先开通。从现在开始,市民只要持身份证到中行办理存折跨行通存通兑,就可以到任何一家开通相关业务的银行网点进行存、取歉及转账、信息查询等业务。据悉,居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付结算业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形成商业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通过发展支付结算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必将是我国银行下一步业务拓展的方向。本文从当前支付结算现状入手,分析了支付结算收费中存在问题的,针对此,为了规范和拓展支付结算业务在国内发展,文章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份额最大的经营模式,C2C平台经历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平台的定价和盈利模式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结合电子商务C2C平台的产业特征,从双边市场视角出发,分别推导出了垄断平台对双边用户采用收取注册费、交易费和二部收费制三种不同收费模式下的定价公式。并讨论了在三种不同收费模式下平台利润最大化时影响平台定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