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必须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以应对跨区域、跨文化投资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与阻碍。其中,本地化战略作为重中之重被广泛采用,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品牌兼并--跨国公司本地化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弱肉强食的国际市场上,各个著名的跨国公司倚仗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横行无忌,不断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中去.但是,尽管其在本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高,要想轻松的进入他国市场,被当地的消费者认可,达到本地化的目的还是相当困难的.一是新品牌被认知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不被认可和接受的风险二是当地的原有企业和品牌必然会奋起抵抗,从而面临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李振华  邵伟然 《山东经济》2007,23(5):130-132,157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下去将对国内企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FDI二阶段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跨国公司在进行FDI的进程中总会经过"经验获得"和"利润攫取"两个阶段,目前这些研发机构已经经过了"经验获得"阶段,进入"利润攫取"阶段。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因分析,以期给欲与之抗衡的国内企业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缘由,然后阐述了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最后给国内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缘由,然后阐述了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最后给国内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趋势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克平 《特区经济》2007,(12):266-26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大,跨国公司开始在更大范围内发掘其竞争优势,其对华投资战略正在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本文拟对跨国公司在投资方式、投资经营战略、以及投资的区域选择等的发展趋势及影响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群  胡江凤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112-1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文章首先基于“经典国家文化模型”,分别从四个维度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作用,提出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来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方案。然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营销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的本土化过程中,分析这些活动是如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从而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木 《开放潮》2002,(2):11-13
有人这样描述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野心”:先“吃人”,再“吃市场”,最后“吃企业”。显然,入世后中国面临一个突出的危机就是人才竞争加剧。当国外公司、银行等机构进入中国后,基于成本和文化融合的考虑,必然要实现人才本地化,实施“吃人”战略,利用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争夺国内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源。从目前已获准进入中国人才市场的外国猎头公司来看,据说这些公司还未在中国上岸,手头就已持有一份国内企业优秀管理(技术)人才的“黑名单”了。资料详尽得令国内企业闻之不寒而栗,“人才危机”的预感愈发强烈。在“人才危机”重压下,我们是该到采取务实态度,切实转 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时候了。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入世后中国面临“人才危机”所指的是精英人才。我们不能因此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视而不见。贾保华博士的《中国人才是“不足”,还是“过剩”了?》一文或许能给我们以 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一问题,为此,本刊特意编发此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媛  邓莹莹 《特区经济》2006,210(7):207-208
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相继推出了实施品牌战略的举措,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战略眼光的重要抉择。本文将直面中国品牌战略发展过程中的误区与硬伤,从品牌策划、品牌核心价值、广告依赖及品牌管理等角度深入分析、研究其症结所在,为中国企业、民族品牌的振兴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的品牌战略——以商标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祥 《特区经济》2008,(12):254-256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企业知名品牌数量少、档次低,影响其发展壮大,促使其树立品牌战略。从商标法的角度看,品牌设计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尽量使用强商标。商标要及时注册和续展,使用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以防止商标被境外抢注;同时,也要注重商标管理和保护,保证企业的品牌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文岚 《特区经济》2007,(5):219-220
本文从我国会展业品牌经营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会展业品牌经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行品牌经营的初步策略。作者认为应该明确目标市场、加强国内外合作来实施品牌经营。而加强行业管理、进行特色经营和塑造品牌形象是促进我国会展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李成建 《特区经济》2008,(10):232-233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树立品牌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权的重要发展手段。企业的品牌意识,更进一步的企业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品牌的力量。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探讨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于云波 《魅力中国》2010,(22):194-195
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从技术、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构建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析模型,为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外资对中国品牌“弱化”并购策略及企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并购在中国越来越频繁。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并购策略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倾向性,具体表现“弱化”策略,削弱中方企业的竞争力。中方企业必须认识这种策略,在此基础上因应寻找破解之道,最大限度地在并购中保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英国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莉  严中华 《特区经济》2009,242(3):94-95
本文探讨并评论了英国政府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通过法律明确社会企业法律地位,成立专门管理部门,推行"社会企业战略",实施"社会企业行动计划"以及制定积极优惠的税收框架等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薇薇 《科技和产业》2008,8(11):7-8,2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参与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环境。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西方国家集群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跨国公司的R&D投资也呈现国际化趋势。为了防止核心技术外溢出,跨国公司以往的R&D活动都集中在母国进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倾向于科学技术发达、具有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的东道国进行。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科研实力的显著增强吸引了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设立R&D机构。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来华设立R&D机构的现状特征,然后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overseas and domestic R&D activities of Taiwa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 Because domestic (overseas) R&D activities may enter the overseas (domestic) R&D determination equation as an endogenous right‐hand side variable, the traditional estimation approach will be invalid due to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wo R&D decisions be estimated using a simultaneous Tobit model.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aiwanese MNEs that engage in higher levels of domestic R&D activities will engage in overseas R&D activities. Interestingl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aiwanese MNEs increase their overseas R&D activit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stead of their domestic R&D activities, whereas Taiwanese MNEs that engage in overseas R&D activities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raise their domestic R&D activities. As for the other common determinants of the overseas and domestic R&D activities, firm size and the capital–labor ratio are found to be the main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