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保持升级势头,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在我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带动下,我国房地产销售摆脱了前几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全国35个大中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3.
如何消解房地产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两年来,随着国内房价不断攀升,国内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之争又激烈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4,(7):44-45
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结果表明:2003年12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6.19,处于景气空间。与2003年11月份相比降0.26点,与2002年12月份相比上升2.01点。表明2003年房地产开发业总体景气水平明显上扬。全年“国房景气指数”的基本走势是“高开低走”,由年初的最高点109点,经过6、7两个月小幅反弹,最后回落到106点  相似文献   

5.
1.进入持续、加速增长阶段。据跟踪调查,从投资增长看,2003年151家调查企业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额达43.6亿,比上年增长53.9%。其中46.1%的投资用于普通住宅投资,20.2%用于土地购置,14.5%用于写字楼及商业用房,10.9%用于别墅及高档公寓投资,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其它投资分别占3.1%和5.2%。我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4,(5):65-65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房价涨跌之争甚是热烈,正反两方各执一辞,难分高下。近日,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通过大量数字对比和科学分析后断言:近期北京房价上涨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1-7月,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旧延续了自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开发投资611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及上半年下降18.5和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9.
京沪住宅建设和房价走势分别代表了我国北方和南方乃至全国房地产的“晴雨表”。自2003年年底一些业内专家提出2004年我国房地产将出现拐点之后,关于我国房价“涨”、“跌”的争论,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成本上升决定了我国房价在2004年仍将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0.
11.
李焱 《首都经济》2004,(5):60-60
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是拉动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市大规模的拆迁和改造,买房置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京城百姓不得不考虑的一件大事。然而,房屋类别、复杂的权属关系往往令购房者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对此,业内专业人士将房地产市场中的一手房与二手房作了一番细致的比较,以此帮助购房者清楚消费,明白置业。  相似文献   

13.
房价是涨还是跌,这是上海楼市永不疲惫的话题。对于上海房价的走势,多方、空方各抒己见,买方、卖方不断地进行博弈,大家都期望房价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运行。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里,上海的房价既不会疯涨,也不会大幅度下跌,而是在盘整中不断上扬。政府应该体现自身的作用,使广大老百姓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景气指数在连续多年逐步上升后,2004年一季度首次出现下滑.预示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对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开始显现。2003年以来.中央及上海的监管层已经着手从宏观经济、金融信贷和土地储备这三方面来调控楼市,防止泡沫经济与金融风险的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4,(15):37-37
尽管全国的房地产业从整体上看仍属健康发展,但专家们认为这并不能掩饰其“肌体”上日益明显的三大“病变”:经济适用房比重大幅下降,产品结构失衡;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率低,但利润畸高;作为银行抵押品的房地产对中国金融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一丁 《首都经济》2004,(9):62-63
随着8月31日的来临,对大限后北京土地市场供应会不会断档、房地产价格会不会大涨、房地产市场是否还能健康发展等问题,人们议论颇多。甚至有人对未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能否走稳部产生了怀疑。为此,笔者提供如下的事实与数据,以表明今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仍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7.
18.
曹敏捷 《浦东开发》2003,(10):28-29
问过许多朋友,你们购房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得到的最多答案是“综合因素”,用时下最时髦的消费观念来说,就叫作“性价比”,它可以包括房屋的经济性、适用性和舒适性等。  相似文献   

19.
《首都经济》2004,(9):66-66
新现象:开发商“外逃”?如果说2003年北京的开发商开始走出北京,到其他城市“圈地”是扩张市场的发展战略的话,今年,北京的开发商表现出来的投资外行、走向外地、开始关注二手房市场等等表现则带着宏观调控下“外逃”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