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萍 《理论观察》2009,(6):150-15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其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能干活的人”,而是适应时代、社会需求的应用性、职业型、特长明显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新型人才。心理行为训练在高职中的实践及应用,将有助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获得启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心理行为训练的设置及改革,发挥心理行为训练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当中有一部分人从小娇生惯养,经不起挫折,容易因缺乏生命意识,形成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应把心理健康救助体系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创建教育、预防、治疗一体化的心理救助网络.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提高消费能力的途径:社会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学校教育应进行与消费心理、行为有关的消费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教育;家庭应帮助子女摒弃不健康、不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针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和从众性等问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社会、学校、家庭应把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逆能力,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新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将现实生活与网络相结合,丰富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信息时代推崇传统主流文化;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探索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地域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认为只有根据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育对策,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实现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7.
张菲珅 《魅力中国》2014,(6):209-210
博客“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及心理特征,成为大学生新的网络家因。大学生在使用博客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思想行为特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大学生博客网的内容,总结提炼出博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分析了博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原因、途径、机制作了较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面子”在中国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中,几乎是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等.“面子”心理不独存在于中国,但却是在中国表现最为明显.分析中国人“面子”心理形成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面子的特征及主要的社会功能等方面,使人们更加了解中国人的性格结构以及社会行为,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90后”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行为差异性,提出了改变对策建议.要端正入党动机;加强情感教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奉献精神;创新大学生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悦悦事件”中对于众人所产生的冷漠行为,包括道德冷漠和心理状态等内因,也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群体影响等外因.针对这些内外因,可以从社会层面包括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建立道德赏罚机制、积极引导群体规范与舆论等和个体层面包括培养健康的道德心理、亲社会行为、良好的价值观、移情能力和强化道德教育等方面减少冷漠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具体表现为:从众心理、捷径心理、自负与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功利心理和畏难心理。分析大学生创业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层面探索预防创业过程中不良心理的具体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信用消费是指大学生凭借个人信用从同学朋友那里获得资金或者向家人索取额外生活费用,或对银行信用卡进行透支进行消费的行为.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消费的主流人群,研究其信用消费问题对未来经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大学生信用消费模式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大学生信用消费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秋惠 《理论观察》2022,(12):142-145
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较好地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等多种资源,在多项空间领域和各类学校教育平台上进行探索,形成多维度的资源学习系统。大学生学习问题与心理困境相伴而生,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当前大学生学习问题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以“心理育人”机制为抓手,结合学校发展背景,探索能够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新路径,提出可发展持续性的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成效举措,同时,通过心理育人的实际举措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改善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加快学校“三全育人”的步伐,促进大学生成为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顾茜 《魅力中国》2011,(10):263-263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和巨大转折,这样一场空前的社会转型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先锋力量——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使得其在政治情绪、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方面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但是,政治心理是复杂的,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等原因,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又蕴含着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对其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学校和个人多角度,寻求解决大学生政治心理问题的对策,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及其行为具有社会消费心里和行为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选择城乡大学生两个不同的主体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便更突显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及其影响,并由此提出缩小城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差异,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着创业意愿不高、创业成功率不高的现象,缺乏相应的较为完备的心理支持是这种现象存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主观认同,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社会支持之一。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体系,理应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维度的支持。高校可以通过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整合教育教学队伍、建立社会联动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创业的意愿,进而提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为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技能资本和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的关系,首先,研究了心理资本和技术资本与大学生创新氛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大学生心理资本和技能资本对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最后,研究大学生创新氛围起到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技能资本对创新行为有重要正向作用,团队氛围在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新氛围中起重要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技能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心理适应、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多社会化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农村家庭和学校先期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和自我认同危机引起强烈震荡的结果.通过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给予大学生活的全面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关怀及完善贫困生经济援助机制等,以促进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个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从事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院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中出现了心理弱势群体,如何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郁闷”,保持健康心态,应该受到学校各部门的关注和重视。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著…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地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明确而肯定地表明,人体的健康不仅包括正常的身体素质及生理,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健康和正常的心理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不健康行为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该项调查还显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由此可见,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人才的素质,而大学生日趋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尤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