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引  顾博 《黑河学刊》2015,(2):113-114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日益成熟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各种思潮和文化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在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价值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对公民的价值观念造成种种冲突。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民众中的认同度产生冲击,对政治民主化形成巨大的压力,促使社会利益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栗娜  鲁霞 《黑河学刊》2007,(6):9-10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并造成了激烈的价值冲突。价值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从价值主体性角度对现阶段的价值冲突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从价值主体性关系结构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偏差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 ,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活动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最大的资本就是人 ,而青年员工是企业最具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生力军。青年员工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而青年员工队伍的成长则取决于自身价值取向的定位。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激励机制和收益分配方案等 ,这给人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影响 ,青年员工价值观念的变化成为整个队伍建设中思想变化最明显的一个特点 ,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的最大引导力量 ,直接影响着青年员工的价值取向 ,进而也影响着青…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网络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 《黑河学刊》2009,(6):13-15
改革开放前,社会成员价值观上表现高度一致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呈现了多元化趋势。这种现状的出现既有其国际原因,又有其国内原因。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应看到,多元的价值观念如果处理不好,必定会引起冲突,社会发展、稳定还需价值的认同。因此,如何使价值观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婧  李乐 《改革与开放》2011,(8):144-145
近十年来,我国遭遇了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恐慌,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每一次突发性流行病爆发,治疗与防控以及社会的不稳定性加剧,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较大的财产损失。本文将探讨在我国建立行之有效的突发性流行病保障体系,为应对突发性流行病给予较稳定的资金支持,避免对财政的冲击,并有一种较好的保障计划提供给民众,较有效的解决治疗费带来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也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有双重影响,因此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价值"这一概念属于哲学范畴,要表达的是普遍存在在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对人这一主体的意义。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和多样化的生活中,价值和价值观念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直到现在,人类文明就是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着价值的冲突与选择。21世纪以来,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面临着各种困境与挑战,因此人类对于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思考,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性的重大课题。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讲话时提出"共同价值"这一概念。阐明"共同价值"的概念,对构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给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带来了机遇,如为政府治理带来新理念、为政府治理提供新模式、为政府治理注入新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可能会增加信息犯罪、加剧道德危机、加剧社会分化。为了应对这几个方面的挑战,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是完善大数据环境下的法治建设;二是为大数据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和商品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更易导致女性陷入做“人”难与做“女人”难的两难的境地中。小说《永远有多远》的女主人公白大省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进入了误区。作品揭示像白大省这样的女性,在重新确立生活理想、价值观念时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以及坚守着最后一丝真情和良知的艰难与执着。  相似文献   

12.
一、价值观念的变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学校德育观 伴随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学校德育也必须现代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德育观.转型期我国逐渐确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主体上趋向义利统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追求自律、互利、公正、奉献等价值实现的精神.新价值观念体系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实现上更加务实,注重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3.
对信息环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将超过任何一项科技发明。人们可以在网上从事经济活动、开会、学习、看病、收发信件、聊天、打游戏 ,甚至可以在网上谈情说爱。因此 ,21世纪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网络社会"。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应看到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日益突出的潜在危机。信息革命的兴起 ,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也使得人类与信息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 ,信息泛滥成灾、污染严重、信息犯罪、流通失调等一系…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们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建设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养分,同时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也体现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网络信息的恶意篡改、窃取、传播不良信息等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文章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常见的问题,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重点阐述了数据加密技术的方式,给人们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务管理观念是人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理念,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把货币转化为资金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进行周转才能产生时间价值,因此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间价值观念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中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丹 《黑河学刊》2007,1(6):74-7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利益结构和价值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新的执政理念,不可忽视的是加剧的社会公正失衡与"社会正义"程度低等现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推动历史文明演进的精神动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道德是一种软性制约,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使道德的权威性与制约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呈现出一定的弱化.我们应确立与现代化目标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积极推进社会转型期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发挥道德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伦理道德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超载与反超载表象背后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丹 《发展》2004,(3):31-32
从2003年12月1日起开始的华北五省联合整治超载,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超载不再是一个公路运输问题,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违法行为.它成为许多社会问题的节点,同时也成为各方利益争夺的表象.治超可能带来或加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菜价上涨,煤矿关闭,电力紧缺…….而直接受到治超影响的货车司机则频频给媒体算账,来解释"不超载不赚钱"这个奇怪的现象.治超带来的社会成本似乎超出了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势必给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价值观)、精神状态、道德风貌等带来深刻变化,也势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面对这种现实,许多青年都非常关心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道德建设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仅就上述问题略作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