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基,研究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以知识存量为视角,没有深入知识本质揭示被转移知识对原有知识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过程机理。实际上,受被转移知识的影响,原有知识结构异化才是技术创新产生的最直接根源。基于元素-架构知识结构分类视角,打开了知识结构的暗箱,研究了被转移知识促使企业内部知识结构异化,从而产生核心设计概念创新和架构关系创新的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基,研究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以知识存量为视角,没有深入知识本质揭示被转移知识对原有知识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过程机理。实际上,受被转移知识的影响,原有知识结构异化才是技术创新产生的最直接根源。基于元素-架构知识结构分类视角,打开了知识结构的暗箱,研究了被转移知识促使企业内部知识结构异化,从而产生核心设计概念创新和架构关系创新的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3.
企业知识结构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知识结构分析入手,以知识结构在知识场的作用下不断地演化、创造新知识,并通过知识应用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企业知识结构与知识创新关系的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提出从企业知识结构与知识创新关系的角度认识企业的知识创新实践,为进一步实证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涛  张雁  李姝 《经济管理》2012,(3):179-188
能力构建的本质在于通过跨层次知识转移形成新的组织知识来对能力内在的知识集合进行替代、补充和增强,以构建出具有新功能企业能力的组织活动。管理认知是推动企业能力构建的关键因素,然而,企业是由不同层次主体构成的复杂组织体系,不同层次的管理认知也会存在明显的层次间分工和合作。通过引入能级的概念可以区别不同组织层次间知识活动的差异,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能力构建活动中会代表相应的高层次主体来与低层次主体进行互动,并以差异化管理认知对低层次知识进行再加工,并赋予相应的活化能使其发生活化反应,最终以能级跃迁的形式来完成知识在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次间的跨层次转移,从而完成能力构建。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视角,任何组织开展的活动均可视为知识活动。企业大学所从事的知识活动不仅包括知识转移活动,还包括知识创造活动和应用孵化活动,不同企业大学开展的知识活动不同,对以上3类知识活动的主导程度也不同。借鉴扎根分析流程,通过多案例研究梳理企业大学的里程碑事件,对企业大学的知识活动类型进行理论提炼并总结相应能力支撑体系。结果发现:①企业大学模式类型并不绝对而是多元的,随着企业大学知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延伸,逐渐演化为不同模式类型;②知识转移活动并非是企业大学唯一的知识活动路径,不宜忽视企业大学知识活动的全息性特征;③企业大学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能,还应树立支撑能力组合观念,尤其应该按照企业大学知识活动特性和规律构建相应关键能力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曹巍 《生产力研究》2003,(6):49-51,71
知识作为资源在经济组织尤其是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了经典作家的广泛关注 ,甚至对探讨企业的起源问题都有深远影响。本文对知识和企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知识的可转移性与转移成本、知识资源的配置与决策程序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作者认为企业是长期内控资源诸手段的有效载体 ,能以较小的成本生产和传递知识 ,并通过不同程度的授权解决控制问题 ,而最终决策仍然受到占有和传输知识资源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知识形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心能力。企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核心能力稀缺且难以模仿,知识吸收决定了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决定核心能力的可延展性,知识的保持与创新决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在自身知识与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使知识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发生转移和共享,整合创新而成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结构观点看母子公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子公司关系,从本质上反映了公司内部相互间的知识转移关系。运用知识的结构分析方法,提出了企业知识结构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母子公司知识结构和母子公司问的知识转移,来阐述母子公司关系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9.
尚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109-113
在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研究了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与知识积累机制,认为技术转移驱动下的技术积累机制使军民融合企业呈现出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竞争力特征。技术能力、组织性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军民融合企业竞争力及持续成长能力的提升,导致了技术转移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及持续成长乏力等。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积累与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了优化军民融合企业知识结构、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淑文 《技术经济》2008,27(6):32-35
本文从自主创新的角度,运用组织学习机制,揭示了企业知识结构演化的内在机理,构造了自主创新与企业知识结构演化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实证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知识共享成为组织获取前进动力的主要方式以及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结合目标取向理论与特征激活理论,将团队心理安全纳入到个体目标取向对个体知识共享影响的研究中。对120个研发团队(含485个团队成员)样本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学习目标取向与证明取向都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知识共享,且团队心理安全在两者关系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个体回避取向显著负向影响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心理安全在两者关系间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织搜寻理论和战略协同理论,探讨元素—架构双元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战略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元素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架构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正向影响,双元知识搜寻平衡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搜寻策略与创新战略存在适配性:探索式创新正向调节元素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对架构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应用不显著;利用式创新正向调节架构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对元素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拓展了外部知识搜寻研究视角,可为企业合理选择知识搜寻策略和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徐茜  张体勤 《时代经贸》2007,5(4X):25-26
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知识拥有水平、工作满意度、薪酬水平、组织承诺、工作自主性、职业发展等。本文从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对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动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Drawing on the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theory, this study regards market orientation as a market-based learning and seeks to advance insight into how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terorganisational knowledge stores together affect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Our findings from a sample of 246 manufacturing firms provide supporting evidence fo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both explorative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The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innovation gets amplified when firms possess large amount of interorganisational knowledge, demonstrat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produ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which is less known. This study, therefore, sheds light on the under-researched area of literature surrou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roles of knowledg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n firm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5.
知识隐藏是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主题。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但从组织情境视角探究员工知识隐藏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鉴于此,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竞争氛围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尤其是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竞争特质、公众自我觉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竞争氛围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具有积极影响,员工消极情绪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②员工竞争特质对竞争氛围感知与员工消极情绪关系存在调节作用;③员工的公众自我觉知在消极情绪与知识隐藏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④员工竞争特质和公众自我觉知共同调节消极情绪对竞争氛围感知与知识隐藏关系的中介作用,即当员工的竞争特质和公众自我觉知同时较低时,该中介作用更强,反之更弱。  相似文献   

16.
知识网络能力概念是在组织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交叉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揭示了知识网络能力研究的必要性。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构建“能力-创新行为-绩效”和“能力-网络位置-绩效”模型框架,验证知识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网络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创新二元行为在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网络位置跃迁在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基正向调节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结论拓展了知识网络能力相关理论研究,支持了从知识网络能力视角出发的组织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routines inside 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and facing hierarchical pressure leading to either truce or conflict. After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hierarchy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selection in the evolutionary literature, we mode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within a firm trying to interfere with its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ir own practic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highlight the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present in various organizational set-ups and their related knowledge distribution. It is shown that networking designs are the most profitable organizational configurations because of their dynamics of learning, though they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truce problem.JEL Classification: L14, L20, L22, B52, D83Correspondence to: Nathalie Lazaric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导向会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员工创新,有必要厘清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化综合检验关于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关系的84份实证研究文献。结果显示: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显著正相关,团队层面的正向影响比员工个体层面更强;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在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即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激发知识共享促进员工创新;员工特征、企业特征、文化背景等情境因素,以及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测量因素,均显著影响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标导向会对员工行为产生指引和影响作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引入知识共享和知识隐藏两个变量,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构建多类别成就目标导向通过双路径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成就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不同成就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学习目标导向和绩效趋近目标导向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知识共享起中介作用;绩效回避目标导向负向影响创新行为,知识隐藏起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氛围调节成就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