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改变,我们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又积累了宝贵的改革经验。虽然未来的改革仍然充满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树立“科学改革观”,进一步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改革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07,(24):32-36
2006年改革的基本判断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领域不断拓宽,改革举措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四位一体”的改革取得新进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政府转型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事关民生的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有实质性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却有着最不可能重复的理由。今天的中国之所以为世界瞩目,一方面源于三十年改革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那些主导着时代的弄潮儿。在全社会举行庆祝改革30年的活动时,他们理应得到赞誉和嘉奖。  相似文献   

4.
印度近三年的经济形势宋天佑一、概况90年代初,印度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放宽了对本国私营企业的限制,大力吸引外资,调整外资政策,改革金融体制。经济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1995年印度经济增长率达到6%,1996年增至6....  相似文献   

5.
15年的距离     
30年。中国经济结构改革成就斐然。30年,中国社会结构改革却明显滞后。有调研报告显示,落后于经济结构15年。  相似文献   

6.
周其仁 《中国报道》2013,(10):108-108
从上世纪80年代参与改革研究到现在,我认为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用过去的语言说,就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生产力就会“拱”,不会善罢甘休。这样的事情天天在发生,在每个领域都在发生,这个层面的改革天天都有。但光有这个层面的改革不行,这个层面的改革还要被吸纳成为国家政策和制度,没有这个过程就不是完整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1996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有助于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中央财政收人的增长可能会相对慢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从支出上看,各方面对财政需求的压力很大,支农、教育、科技、国防等重点支出要保持适度增长,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正常晋档升级必须保证,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财政提供必要的支持,1996年到期的国债还本负息额将比1995年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30年改革虽然也有不少问题和缺陷,但成就无疑是主要的,而且是举世公认的。30年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改革本身的成就;另一方面是改革所带来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9.
一、安徽农村改革历程 安徽农村改革30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8年,改革的重大突破期,核心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1978年冬天,安徽小岗村的“分田单干”拉开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一座丰碑,意义重大而深远。其后,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出了五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束缚,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高佐之 《首都经济》2008,(11):30-3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和北京市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企改革取得了卓著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农村改革30年,值得追忆,值得回味,值得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市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文彪 《浙江经济》2014,(24):24-25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纵向撬动政府职能转变,横向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呈现了六大改革亮点,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李玲 《中国西部》2014,(18):62-65
这些年医改的改革理念、改革方法和路径是新一轮改革的先行者,应该说新医改在推动新改革。下一步医改往纵深推进,需要国家全面综合改革来推动医改。 医改十年大事记 从过去十年医疗改革时间表看,中国医疗改革方案是2009年提出来的,实际上2003年已经开始了。2003年爆发的"非典"公共卫生危机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新时代。当时,医改的争议非常大。争议的焦点在于,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将经济改革方法平移到医疗改革领域。  相似文献   

14.
《重庆经济》2008,(1):50-53
一、改革面临新机遇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进一步扬起解放思想的风帆,为重庆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改革探索、率先趟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全市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从30年前农村改革揭开序幕,到30年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偶然的巧合昭示着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上海农村30年的改革历程,研究改革给上海的农村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总结上海农村改革实践的基本经验,这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上海农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苏改革》2002,(4):44-46
2001年,全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坚持以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农村改革取得喜人的成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等三项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科技教育等方面改革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村改革,从土地革命算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算起,也已经有40个年头了。40年的农村改革,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19.
时下,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制度红利的逐渐衰弱,呼吁加快改革之声此起彼伏,社会各界无不翘首以盼,过去的经验表明,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召开了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在这种形势下,上海按照黄菊同志“思想要有新的解放,经济要有新的发展,改革要有新的突破,精神文明要上新的台阶”的要求,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以改革促发展,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