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首先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其差异的计算确定人手,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概念,并规范其相应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有关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来确认计量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债务法关注的是利润表中所列示的收入和费用在列支的时间、范围、标准等方面与税法的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并按照会计所得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应税所得计算的当期所得税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税款。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现行会计实务中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为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本文主要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会计和税务对收益的规定有很大的差别,非一般意义上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运用传统递延法和债务法有局限性。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资产负债观逐渐取代了收入费用观,衍生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暂时性差异,我国也在所得税准则中提出运用此方法。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如何对传统方法在长期股权投资运用的局限性进行改善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在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按税法规定对企业收益、费用或损失因确认和计量不同产生的差异,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既可以选择递延法,也可以选择利润表债务法。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5.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际化趋势。何以要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原来的利润表债务法?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哪些优势?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钟子英 《会计之友》2008,(22):34-35
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际化趋势。何以要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原来的利润表债务法?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哪些优势?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等的确认方法产生了较大差异。1994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该规定一方面明确所得税的性质是费用,另一方面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或债务法)之间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春国 《会计之友》2008,(22):36-37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与过去采用的利润表债务法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二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替代利润表债务法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与过去采用的利润表债务法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二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替代利润表债务法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得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比利润表债务法在运用上更复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同时国际上也流行的所得税会计方法。该方法从资产负债表出发,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费用,加上当期应交所得税形成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2.
迟丽华 《会计之友》2007,(2X):77-78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会计实务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会计实务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在会计实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6.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陛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首先根据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的必然性,同时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旧企业所得税准则及制度在会计处理上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准则改变了原会计制度中可选的多种处理方法,即禁止使用应付税收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和债务法(实质为利润表债务法),规定使用国际上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种改变不仅是方法的改变,重要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相比更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采用一种财务报告使用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在财务报告中反映这些交易和事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比分析了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关于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的概念、收入和费用扣除项目的理解、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析程序、确认报表项目等,对各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公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一律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而以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实务中一般采用应付税款法,会计教学上一般只介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这里的债务法是指利润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